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的友善故事書─一個多元感觀的有聲繪本

博物館頻道

  MLA到校教育推廣:那些關於孩子的無限可能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在不同觀者之間意識與轉換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87期 2019.1.15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在不同觀者之間意識與轉換

文‧圖/黃郁晴

  如果,一間博物館不舉辦活動、沒有科技在展廳運作,在當今,仍會是一間博物館嗎?如果,今天史前館不再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仍是史前館嗎?

機緣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因對於博物館的憧憬、自身所學的質疑、未來種種的無法預測等等,而踏進了這塊熟悉又陌生的場域。之所以熟悉,是因為從兒時至今,博物館就在我們生活周遭,與我們共存同一城市,校外教學、旅行也多少去過幾次;現在的熟悉,在於實習一個月中每天報到,同一條路徑的往返、同一個空間的摸索,即便每每上演不同的事件,踏進坐落於荒野中的建築,仍是不變且熟悉的味道。陌生,儘管博物館是我們生活的一小環,我卻從來沒有認真的思考過,博物館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為何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甚至實習結束的今日,對於腦海曾有過對於博物館的定義,更加模糊。

初始印象

  在史前館的實習經驗,推翻過去我對博物館的印象。以前對於博物館的記憶停留在,買票、專人導覽、耳機導覽、入場參觀……這樣的程序,無論是常設展或是特展。實際上,史前館並非死板板矗立於一地,而是充滿了生命力與魅力。以前我沒有注意過博物館裡,除了展廳參觀以外,同時還有其他活動持續進行著,例如針對家庭觀眾規劃的夜宿史前館,針對孩童設計的繪本營、考古玩一下、與特展結合的手作活動等;也沒有想過,除了解說員導覽、耳機導覽外,展廳中還有數位遊戲的空間:我們可以對鏡頭互動、拿平板操作,有模擬的碎裂陶片與模型,利用這些工具,認識展品、時代更迭所發生的事件。

  很珍惜這一個月間,從「觀者」的角色,轉變為另一種「觀者」的角色。身為觀眾時,比較在意自身的心路感受;但身為工作人員時,位置是站在館方的角度,同為觀者,視野截然不同。一個月旅程中,身分從觀眾到工作人員的轉換,工作從後台跨越至前台的體驗,包括協助夜宿史前館、童書繪本營等活動執行、第一線的工作,例如協助DIY區、展示廳服務台、教育資源中心服務台、特展顧展等。

站在幕後,不為人知的酸甜苦澀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看不見而忽略,大家都知道,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更沒有無中生有的東西,我們卻因為沒有看到那個「過程」,而忽略了它存在的過程,包括我。

  在博物館中,從參觀者的角色不見得會多想到這個展間是怎麼完成的、作品要怎麼搬運、上面的展櫃從哪裡來的,也不會注意到展場細微的設施。在展間中,有一顆顆已定位好的Beacon藍芽定位裝置,可以協助日後導覽系統,我們要一一測量高度、校正色號、測電量、拍照記錄、拆下塗色、黏著回去,一個不及手掌大的東西,花費許多時間與心力。

  另一個經歷是參與「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佈展,才知道原來從零到有是這麼一回事。除了金錢、工作夥伴的配合與溝通,在這裡,每個小細節都必須被重視,運輸、測量距離水平、放置、視覺感受等任何一個細節都是重要的。放置的高度、裁切一張紙,一公釐都得斤斤計較;搬運一塊玻璃,所乘載的除了重量,還有謹慎的壓力。這些不曾注意的事物,在這次參與種子特展佈展、Beacon就定位的任務,讓我開始注意到這些不易為人注意卻默默在運作的人事物。

博物館的日常生活由各種細節堆疊而成。

站在幕前, 說話的藝術/故事的更迭

  在展教組分配的工作多屬第一線工作性質,從服務台、DIY區協助到展廳服務,每天要面對的就是「人」,各式各樣的人,不同的人接收不同的說法。在實習初期,有時會納悶,明明是同樣的問題、同樣的回答,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接受,有些人卻聽不懂,但換個說法,或許就可以通了。在第一線學到最多的是溝通以及快速轉化說法的方式。另一個則是享受身為觀者的時光,每天看上百上千人經過,很多的家庭與故事不斷上演,時而備感溫馨,有時也藉由他們的對話反省自己。


孩子在幕前的歡樂,背後有著許多工作人員在幕後的付出。

  服務台區象徵史前館服務門面,大部分觀眾的問題不外乎廁所、導覽時間、方向指示,偶爾有突發狀況;DIY區則是充滿童趣的氛圍,歡樂中時而夾雜一點質疑與責備,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畫得不好,要他們自己畫又不認同孩子創意而干涉;顧展時,於展間角落巡視作品的狀況,有些人靜靜地欣賞、有些人則充滿好奇心,當觸摸標示請勿觸摸的作品、拍打玻璃櫃或將作品當作自己的網美拍攝背景時,就是我在觀者與觀者間、幕前與幕後中最拉扯的歷程。

  因為參與到佈展,看見藝術家對自我作品的要求、對於作品的矛盾,像這次特展有幾件複合媒材的作品,很吸引觀眾的目光,想觸摸或在作品中穿越,而觀眾在作品間嬉戲時,能夠強烈感受到觀者與創作者間的對立,那種對立,是情緒所釋放的張力,藝術家希望心血能被看見,和觀者有良好的交流與互動;但同時也看見觀眾期待的表情,例如小朋友從遠處衝奔過來便想要觸摸、想在作品中遊戲。而在此刻的瞬間,了解策展人與藝術家內心的掙扎,到底該不該畫線?放上了線,破壞了作品的視覺效果;沒有放線,則是作品被破壞,情緒對立的緊張氣氛,或許也成了博物館間獨有的美。

  在觀者與觀者流盪間,一直有一群默默引導我們的人,很謝謝館員對於我們的錯,從不指責;對於指導,從不吝嗇;交代的任務,給予信任,讓我們可以自在的在這空間發揮、想像。

  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五味雜陳的感受無時無刻在這空間中醞釀、發酵,實習的充實與觀者轉換的歷程,也浮出些疑問。何謂一間博物館?博物館的定義是什麼?實習期間因為看到了過去沒有看見、沒有注意到的博物館:注入了活動、注入科技輔助,意識到這些素材的加入,讓我開始思考,何謂一間博物館這個問題。

實習反思

  博物館有許多樣貌,可能是注重歷史性的真實與呈現,亦可能是注重創造性與藝術性的展示,不論是傾向何種類型的博物館,可能隨著時代的更迭有所創新,隨著時代注入新意、導入科技。史前館將現代科技與史前社會、文物結合成數位互動,科技的媒介帶來新的感受、更真實的體驗,讓觀眾可以參與在其中,簡單了解史前時代的社會樣貌;數位畫面的輔助,可以想像幾千年前的生活形態與文物雛形;總總活動的導入,增加史前館的吸引力、親近性、參與率,藉由活動與遊戲讓人更貼近史前館,更專注於其中。

  反之,活動與科技伴隨著改變與突破,具象傳遞考古的真實性,在樸實的古物之外添加趣味性,它,會是一個推力還是阻力?會不會在展示的空間中,觀者不再專心於欣賞,忘卻了活動與數位互動畫面之外的內容與故事,因此失去了本質的純粹?

  如果,今天史前館拿掉其所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仍是史前館嗎?回到這個問題,何謂一間博物館。對我來說這很抽象,也很簡單,博物館作為一個展示、交流教育的空間;也很難,難在於,什麼樣的空間。

在不同觀者身分的流動間,在博物館的日常運作當中參與及創造。

  在觀者與觀者流盪間,一直有一群默默引導我們的人,很謝謝館員對於我們的錯,從不指責;對於指導,從不吝嗇;交代的任務,給予信任,讓我們可以自在的在這空間發揮、想像。   

  在這空間中,什麼是館方想呈現給觀眾的?
  在這空間中,什麼是觀眾想看到的?

  雙方在彼此猜測中尋求一平衡點,符合彼此想像的平衡點。講究文化平權的世代,多方觀點爭辯論述的社會,博物館這個塞了數千數萬件的寶物間、塞了創作者的心血、研究員的考證、解說員的註解、觀眾的主觀意識,塞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與對立,在這龐大知識的空間中,那個「何謂」的定義更難以定義,不過,更甚於局限的同時,它也更貼近我們。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學生, 2018年史前館實習生)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