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那些恐龍化石可以告訴我們的事──談野望影展「骨骼之秘:恐龍再現」

考古探索

  記「考古速報」──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展示(上)

博物館頻道

  3D工作坊系列-考古文物高精度3D建模技術應用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78期 2018.9.1

記「考古速報」──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展示

文/葉美珍‧圖/李坤修、劉世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本館臺灣史前史展示廳目前展出「考古速報」特展,為獲得重大考古發現獎的舊香蘭遺址發掘成果,以及上里遺址的考古新發現。上期電子報〈「考古速報」──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展示(上)〉已敘述舊香蘭遺址部份,本期接著談上里遺址考古新發現,以及兩處遺址文化內涵亮點,以作為結語。

  上里遺址屬卑南文化晚期遺址,位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西側坡地,2004年經當地人士指引本館考古人員李坤修等前往調查而發現,隨後並持續進行多次地表調查至今。

壹、上里遺址概述


圖版1.上里遺址地表現況
(李坤修攝)。

  上里遺址位在紅葉村上里部落南方,北絲鬮溪右側與其支流所夾丘陵坡地。遺址地表高程介於500公尺至600公尺之間,與北側溪谷的比高約300公尺。北側3公里外,隔北絲鬮溪為紅葉遺址,東南側隔北絲鬮溪支流,1.6公里外初鹿尾山坡地為巴蘭遺址,1.8公里外「五家坡」為初鹿遺址。附近地區主要為畢祿山層及廬山層地質,由板岩、千枚岩、硬頁岩、石英砂岩、砂岩等組成,常見相關岩石露頭及散布地表。

  上里遺址在2004年被開發者通報後,本館考古人員進行數次調查。因為大面積開闢為農場,遺址已全面被破壞,然因土地開發為菜園而非開闢梯田,所以遺址埋藏較深的文化層應仍保存某種程度的完整,不過原來露出地面的建築結構遺留已蕩然無存。經由地表遺物的分佈狀態推測,遺址東西向長約800公尺,南北向寬約400公尺,總面積超過20公頃。

  由於產業道路暴露的石板棺上緣不斷被車輛輾壓,2013年3月在地主同意下,本館進行搶救發掘6具石板棺,石板棺出土豐富陪葬品(註1)。本館通報主管單位臺東縣政府文化處,並陪同文化處人員視訪上里遺址。

  2016年臺東縣政府委託本館進行縣境縱谷線及南迴線沿線巨石文化遺址調查,該計畫人員於上里遺址調查、記錄不少巨石遺留、石板棺、石器、陶片等(註2)。

圖1.上里遺址B1石板棺平面圖
(李坤修攝)。

  上里遺址推測年代介於2500B.P.至2300B.P.。考古搶救發掘時在23平方公尺面積中出土6具石板棺墓葬,其中B1、B3、B4等3具有出土陪葬品。尤其B1石板棺除結構形式特殊外,棺內陪葬品組合新奇而豐富,屬東部新石器時代考古首例,不僅創單體棺陪葬品數量最多紀錄,同時也寫下單一棺主陪葬玉器種類及數量最多的紀錄,因此展場以B1陪葬品為主要亮點。

  B1石板棺為女性所使用,陪葬品大部分為裝飾品,以及少量陶器及石質武器、工具。展品包括陶罐、陶紡輪、錛鑿、矛鏃、戈形器以及小型玉管珠、條狀玉飾、玉玦、珠串線板等裝飾品。

貳、展品簡介

一、陶罐及陶紡輪

圖2.B1陪葬陶容器紋飾
(李坤修攝)。

  陶紡輪2件都呈算盤珠形,直徑約3cm,高約2cm。紡輪一向被視為捻紗線工具,隱含著纖維處理、織布及服飾製作等工序,象徵這是當時的重要工作。因織品工序繁複,直至今日,傳統服飾織品仍被視為重要資源,女棺主應亦穿著製作精良之服飾,惜未能保存下來。

  陪葬的小陶器,高約10cm,寬約14cm,雙豎把凹底無足。外表紅褐色,器表帶刺點紋組合紋飾,器腹的刺點組成一道寬約5cm的帶狀紋,在帶狀紋上下兩道水平紋間刺上連續交叉線條,構成一連串相對三角格及菱格,並在三角格內施刺點紋。空白菱格表現出蛇背紋,帶刺點的三角紋表現蛇腹紋。

二、玉玦組成之環身帶飾

圖3.上里遺址展場
(劉世龍攝)。

  B1棺主陪葬大量玉、石質飾品,包括頭飾、項飾、胸飾、腕飾等。其中一串胸飾有如綬帶般斜肩佩戴,並環繞於前胸及後背,為首見之玉飾佩戴形式。胸飾包含新石器時代晚期流行的几形玉玦6件,仿几形玉玦之墜飾28件,與動物形結合的几形玉玦3件,人獸形玉玦殘件1件以及殘半之帶四突起玉玦1件。

  佔多數的几形玉玦高度在3cm-7cm,寬度2cm-3cm,整串胸飾包含卑南文化晚期三大類玉玦型式演變與功能變遷。其中几形耳飾表現出自「具耳飾形態與結構」到「只具耳飾形態但失去結構」,最後「不具耳飾形態與結構」等三層次變遷,最終成為形式意象而無耳飾功能,充分反映當時玉器文化的變遷。

三、珠串線板及小型玉管珠組成的複合式飾品

  330顆小管珠散布在棺內南側的陶罐與條狀玉飾之間。分布的區塊長約60cm,寬約30cm,出土於單體葬人體的頸部或胸部,符合管珠的功能特徵。管珠橫剖面多呈方形,只有少數呈圓形。器物形制大小變異大,大型標本長12.1mm,寬4.9mm,厚4.2mm。最小型標本長0.4mm,寬2.8mm,厚1.3mm。

  管珠附近有2對串珠用之線板,板岩製,其中2件呈細長形,帶10個線孔。另2件寬短形各有4個線孔,為珠串的重要構成組件,功能為匯整、排列珠串,成為適合配戴的形式。線板當時將約330顆小管珠串成2件珠飾;另還配1件玉鈴墜飾,戴在棺主的頸項或胸前。

四、條狀玉飾組成的額飾與腕飾

  條狀玉飾為臺灣玉質,B1出土81件標本,器物形制相當一致,都略呈扁平版狀,大致上長度5cm以內,寬約0.6cm,厚約0.3cm。窄面兩端各有一穿孔,一側寬面佈滿平行橫線刻紋。玉飾分布在相當於棺主頭部及雙手腕等三個位置,條狀玉飾並排串連成片狀飾品,鬆緊可彈性自由調整,護住額頭及雙腕,也可作為額飾及腕飾。

五、玉環

  玉環為臺灣玉質,作為手環使用。以環身特徵分類,包括扁肉及高肉兩類,B1出土的1件玉手環器身帶3對整齊細穿。B4出土高肉玉手環,直徑在8cm左右,適合作為男生佩戴用手環或女性佩戴之臂環。

六、工具、武器

  包含錛鑿、矛鏃及戈形器。錛鑿出土7件標本,都是臺灣玉質。6件集中分布在棺內東北角,1件出現在棺內南端。其中2件是寬短的錛形,5件是窄長的鑿形。

  1件矛頭及2件箭頭,都是板岩質。矛頭長15cm,寬約3cm,厚0.6cm。標本底端有3個細圓穿,細穿分別位在中脊及器身兩側。1件長條形板岩片,經加工磨製,未帶刃線,長約13cm,可能為礪棒,用以修磨工具及物品,與6件錛鑿、1件矛頭、1個陶紡輪在棺內東北角聚成一團,形成特殊的現象。

  此外特別的是1件石質戈形器,位在墓葬中段東側板旁。標本呈淡綠色,片岩質地,形狀寬短,中軸帶脊但兩側不對稱。長162mm,寬76mm,厚12.5mm,是出土陪葬品中最大型的物件。這件戈形器邊緣圓鈍無刃線,可能為象徵性的禮器。

參、結語

  獲重大考古發現獎的舊香蘭遺址,推估保存面積約20公頃,確定為金屬器時代三和文化之重要聚落。舊香蘭遺址三和文化晚期發展出不同的文化面相,尤其過去臺灣史前遺址少見與當今原住民文化直接關聯之文物,而舊香蘭遺址器物所帶百步蛇紋飾,已與現代原住民文化產生直接關聯性。

  這種關聯性逐漸可以往上追溯,較舊香蘭遺址略早的上里遺址屬於卑南文化晚期,處於轉化為三和文化的關鍵時期。上里遺址物質文化及現象之呈現與卑南遺址公園「考古現場」之卑南文化晚期現象略有不同,前者在山坡,後者在河階,生活環境不同使得文化相貌略有差異。

  其中最重要的是上里遺址B1石板棺保存之女性棺主陪葬品,帶來卑南文化晚期內涵的新視野。其單人陪葬品數量超越卑南遺址同時期石板棺,並以稀有的石戈作為女性棺主的陪葬品,一方面有保護棺主的寓意,一方面顯示棺主地位的崇高。

  此一女棺主隆重盛裝有如當地領袖,全身頭、頸、胸腹、手腕配戴玉質裝飾品,玉質常見灰白或淺綠而多不通透。從玉器質地及形制顯示當時所處玉器文化階段與卑南遺址晚期近似,但有許多卑南遺址未見形式。

  例如玉玦組成的環身帶飾,玉玦的形式在卑南遺址都有類似者,其中「几」形玉玦數量遠超過卑南遺址。「几」形玉玦約在近3000年前已開始流行,至2300年前在卑南遺址即很少出現。女棺主在當時蒐集到眾多「几」形玉玦,有些精緻者有早期工藝水準,似是傳世而來,有些作工粗糙,可能當時仿製,人獸形玉玦作工亦見衰退。

  以線板串起小玉管珠的項飾及條狀玉飾組成的額飾與腕飾是卑南文化晚期遺址中首次出現之裝飾品,玉管珠頸飾在三和文化轉變為以骨質線板串琉璃珠。不論玉管珠或琉璃珠,這種串珠項飾亦見於1000多年前南臺灣,至今亦為原住民文化中常見裝飾品。

  上里遺址考古新發現對於卑南文化發展具指標意義,玉器材質、製作方式及形制大小等顯示與花蓮平林遺址有密切關聯性,也暗示卑南文化晚期卑南、上里等史前聚落與平林遺址史前聚落的互動交流。而上里遺址陪葬陶器紋飾表現出蛇背紋及蛇腹紋,卑南遺址陶片可見類似之蛇腹紋,另有實線菱格中間帶著如眼睛般的圓圈內加圓點印紋,狀似帶有眼睛之抽象蛇背紋。此抽象紋飾之菱格後來轉為虛線,見於舊香蘭遺址陶器。

  蛇背紋及蛇腹紋顯示紋飾施作者可近距離觀察蛇身,或比較偏向山區住民陶器文化,舊香蘭遺址年代較晚又居海岸,陶器或其他材質雕刻品多半為詮釋蜷曲蛇身的抽象紋飾,比較接近是因應時空距離傳說下的產物,而蛇背、蛇腹、抽象蜷曲蛇紋都出現在近代排灣族的古陶壺上。本次特展所展出的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保存許多史前與近代原民文化相關聯的具體要素,帶來文化新視野與新的思考方向。

參考資料
註1:李坤修2017a〈臺東縣SL遺址石板棺搶救發掘報告〉,《2016年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紅:74-106。2017年7月7日及8日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紅廳第三場次。

註2:李坤修2017b《臺東縣史前巨石文物普查計畫─南迴線及縱谷線(105-106)》結案報告,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計畫報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陳登欽│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