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摩登史前人出遊季──107年南科園區考古教育推廣活動

考古探索

  記「考古速報」──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展示(上)

博物館頻道

  一個跨國合作的實驗計畫──「2018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實驗計畫」執行紀實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77期 2018.8.15

記「考古速報」──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展示

文/葉美珍‧圖/李坤修、劉世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本館史前展廳目前有考古速報特展,展出獲重大考古發現獎的舊香蘭遺址發掘成果,以及上里遺址的考古新發現。首先由重大考古發現獎說起。

壹、前言:重大考古發現獎

  臺灣重大考古發現獎是首次辦理,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以下簡稱文資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規劃的獎勵專案。

  文資局規劃此專案目的為獎勵於考古遺址發現重要遺跡、遺物與人體遺留之考古發掘計畫主持人、學術(或專業機構),所執行發掘計畫必須是在行政與學術規範下妥善而完整地發掘考古遺址,並採用最合適先進的整理分析研究方法,完整精細地發表符合考古學術要求的遺址發掘報告,以作為考古遺址保護與教育推廣的基本資料,推進考古學術研究,並促進社會大眾對考古遺址類文化資產的關注與保護。所規劃獎項包括「重大考古發現獎」及「學術優秀成果獎」兩大項。

  相關獎勵辦法訂定後,文資局委託史語所辦理首次全國2017年「重大考古發現及學術優秀成果獎」專案計畫評選活動,評選對象為2005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後,由符合「考古遺址發掘資格條件審查辦法」第四條、第五條規定之考古遺址發掘主持人、學術或專業機構執行之考古發掘計畫。

  本館以2003年底至2007年執行之「臺東縣舊香蘭遺址考古發掘計畫」,透過臺東縣府推薦參加評選。去年(2017)9月1日於史語所舉行評選會議(圖版1),計十餘件考古計畫參加評選。評選結果,前述「臺東縣舊香蘭遺址考古發掘計畫」,因該遺址豐富文化內涵對於研究臺灣金屬器時代史前文化及東部史前文化發展有其重要學術貢獻及價值,獲得「重大考古發現獎」殊榮(圖版2)(註1)。

  2017年11月29日文資局網站公告評選結果,12月1日發文通知,26日於文資局衡道堂小禮堂舉行頒獎會議,並在同地點為得獎的考古遺址製作特展,展示其重要文化內涵。該舊香蘭遺址特展在今年(2018)2月撤展,本館為宣揚舊香蘭遺址之重大考古發現,接續辦理相關特展,並另外增加文化期相略早於舊香蘭遺址的上里遺址考古新發現,其重要程度不亞於舊香蘭遺址。以下分篇概述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特展亮點。


圖版1.文資局評選會議海報(李坤修攝)。 圖版2.重大考古發現獎牌(李坤修攝)。

貳、失落的文明──舊香蘭遺址重大考古發現

一、舊香蘭遺址概述

  舊香蘭遺址位在臺東縣太麻里鄉舊香蘭社區的東南方約300公尺,臺9線公路至海岸線之間的沖積平原上(圖版3),1998年因出土石板棺而被發現。本館於2003年至2007年受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期考古發掘工作,發掘探坑分布於釋迦園區及海岸區,其中海岸區搶救發掘過程頗為艱辛(圖版4),最大影響因素是多次颱風造成淹水,曾經在6個月內遇到8次登陸或未登陸的颱風造成淹水,已開挖之探坑土層塌陷淹沒,必須重新界定及開挖探坑範圍。


圖版3.舊香蘭遺址自公路東側釋迦園延伸至海岸區(李坤修攝)。 圖版4.海岸發掘區颱風過後探坑常須重新發掘(李坤修攝)。

  舊香蘭遺址出土房屋結構遺留(圖版5)、石板棺墓葬(圖版6)等現象,以及陶器、單石、石輪、磨製石器、玉器、金屬器、骨角器、琉璃珠、瑪瑙珠等重要器物,其物質文化特徵最重要的是以百步蛇紋裝飾器物。蛇紋飾出現在石刀、骨角器雕件及陶器的外表上,顯示是一種相當普遍的裝飾性紋飾。此外,文化層出土琉璃珠、初溶玻璃材料、鐵渣等,證明舊香蘭遺址先住民有自製玻璃器、鐵器之技術。更重要的是舊香蘭遺址出土鑄造金屬器之石質模具,為臺灣史前遺址首見。從模具特徵推斷,所鑄造的器物包括青銅鈴、青銅刀柄等,證實舊香蘭遺址可能也是臺灣史前製造青銅器的工廠。

  經過長時間研究,以及參考碳十四定年資料,目前將舊香蘭遺址的史前文化歸類為鐵器時代「三和文化」,並歸納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大約在2310B.P.至1980B.P.之間,第二個發展階段大約出現在1980B.P.至1420B.P.之間,第三個發展階段大約出現在1420B.P.至1240B.P.之間(註2)。


圖版5.舊香蘭遺址住屋遺留之3號及5號礫石結構(李坤修攝)。 圖版6.舊香蘭遺址石板棺(李坤修攝)。

二、展示器物簡介

1.陶罐
  展示兩件出自石板棺的陪葬陶罐,石板棺陪葬陶罐多放置在兩個位置,一是在棺主頭端,一是棺主大腿與小腿之間。陪葬陶容器數量可能與石板棺使用次數有相關,例如出土兩件以上陶容器的石板棺多屬重複使用。展示陶罐屬小型陶器,1件為長頸折腹罐,1件為侈口折腹帶魚尾形單把陶罐,底部帶小圈足,器表飾以刺點形成之幾何形圖案,如圈印紋、弦紋等。

圖版7.失落的文明-舊香蘭遺址特展(劉世龍攝)。

2.紋飾陶片
  舊香蘭遺址主要印紋陶器有三類,其中最主要為三和文化印紋陶,紋飾以圈印、弦紋及蛇紋組成的帶狀圖案為最大特色,次之為華南風格印紋陶片,包括方格印紋、回字紋、雷紋、菱形紋、菱格凸點紋等為特色,第三類為極少量的厚胎陶器,可能與臺灣島外南方的文化風格近似。

3.金屬質標本
  包括金箔碎片、小金珠、銅鍊殘件、銅幣殘件等小型金屬質標本。舊香蘭遺址數片金箔碎屑細薄易皺,其中1件略為硬挺,為黃金摻銅質地。小金珠體積極細小,可能是煉金過程中殘液縮凝而成。舊香蘭遺址金質標本含金可達87%,其次為銀及其他金屬(註3)。

  銅錢為漢代五株錢殘片,錢幣正面殘留模糊的「株」字,直徑大小符合漢代五株錢形制大小。銅鍊為細扁銅條折成圈後串成,銅圈因手工折繞而形狀略有橢圓、扁長之差異。舊香蘭遺址銅器成份多為鉛錫青銅,少數為含銻鉛錫青銅、紅銅(註4)。

4.砂岩鑄模
  舊香蘭遺址砂岩鑄模以製作小型器為主,例如銅斧、刀柄、銅鈴及圓形金箔飾品等,按鑄模需成對才能澆鑄,遺址之同形鑄模通常僅發現單一件,未看到成對出土,且未採集到直接由這些石模鑄造的成品。展品為兩件銅鈴鑄模,1件雕刻可鑄出圓凸紋之陰紋,1件帶鈴舌。第三件為圓形金箔飾品鑄模,中央三重同心圓線條陰紋,外圍布滿可鑄凸點紋之陰紋。這類特殊的圓形金箔成品在宜蘭漢本遺址已出土類似型(註5)。

5.多彩琉璃珠
  多彩琉璃珠數量少而多為殘件。紋飾包括斜紋多彩及直紋多彩,形式有管珠及桶珠。斜紋多彩珠以黃色不透玻璃為坯體,外表貼附綠、紅、黃、藍、白等由右向左斜之色條,燒熔後製成。多彩珠特徵與16世紀至19世紀產於印尼的彩珠極為相似。

6.單色琉璃珠
  單色琉璃珠體積小而數量多,總共辨識出10種顏色,展示標本為其中佔多數的黃、綠、紅、藍4種單色彩珠,此類彩珠以熔解玻璃材料拉製裁切而成,多在印度至太平洋區域製作、交易及使用,被稱為「印度太平洋珠」(未完待續)。

註1:重大考古發現獎由本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計畫獲得,另學術優秀成果獎有4案。
註2:出自李坤修、葉美珍2017《失落的文明:從舊香蘭考古遺址看臺灣史前文化發展軌跡》,臺東縣政府出版。
註3: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方建能博士鑑定。
註4: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光祖博士鑑定。
註5:出自朱正宜 2017 《重見/建/現漢本:發掘階段成果特展展覽專輯》,宜蘭縣蘭陽博物館出版。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