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移─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國際當代藝術交流特展策展感言
文‧圖/張至善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移─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國際當代藝術交流計畫特展,本特展以「流浪的種子」為主題,在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兩種視角下以雙策展形式,探討區域間移動與遷徙的過程及其相互影響。透過來自國內外藝術家的當代藝術作品與駐地行動,與博物館在人類學、自然史物件所呈現的觀點下相互激撞,引領民眾開啟哲學性思考,從新的角度發現文物及自然史的文化意涵,進而反思人類遷徙的歷程;也透過展覽探究藝術家又是如何看待歷史、並從自己所屬的社會與族群中發現新的內容及意義。
為什麼想辦這樣子(跨域合作)的特展?
史前館以「構樹」及「樹皮布」闡述人與植物的「移動與遷徙」。 |
我個人是森林系畢業,來到博物館工作後,所接觸的工作內容,經常是跨學門的合作,不論是策展或是研究,我吸收到許多珍貴經驗,與不同能力面向與觀點的人合作與互動往往得到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我認為能夠穿透人心打動人的方法有很多,以「知識」是一種,以對「美」的追求是一種,只要能穿透內心,造成感動與喜悅的方式都是很棒的方式。因此想嘗試與「當代藝術」合作來探討同一個命題「移動與遷徙」。看看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這樣的想法其實始於6年前,2012年7月,在羅素玫老師的引介下,我與丘延亮老師、許淑真、盧建銘碰面了,在聽到淑真與建銘他們一起進行的民族植物計畫、行動與展覽後,我受到無比的震撼,其中的感動是原來有人是用這樣的形式來理解植物、說明和擁抱它,而藝術的創作與行動竟能產生強大的撞擊,不是知識上的解答,也不是悠悠的情懷,而是強烈的情感牽動。以半生接觸「植物」的工作者而言,這衝擊太巨大了。我也分享了當時已進行了5年尚處於膠著狀態的構樹研究現況,我抱怨道:「跨領域的研究太艱辛了!」不記得是淑真還是建銘說了「其實沒有跨領域的問題」,我一直烙印在心上。
實際上,自從到博物館工作,我越來越清楚「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思維上的差距,使用的工具、語彙和習慣的典範,儘管如此,還是要常常切換著對話思緒,所以當聽到他們說出其實沒有界線這樣的想法時,僅覺得也許有道理,但也無法完全接受。直到在博物館各項的策展中,我逐漸有意識的逐步加深展覽中對「藝術」描繪的深度。逐漸能理解他們所說的「沒有界線」境地。然而,這境界對我而言會是「永遠的追求」狀態,這彷彿是道似有若無的界線。
特展以「當代藝術」和「人類學博物館」相互觀看、對話角度出發。畫面為安聖惠作品《夢與夢之間》。 |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徙–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預期進行「當代藝術」與「人類學博物館」的跨域合作,雖然還是以跨域合作出發,但現在的我已能想像藝術「沒有邊界」這樣的境界。我們藉由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以共同的命題,並陳由博物館策展人與當代藝術策展人所策劃的展覽,探討移動/遷徙的主題概念。而臺東場是以「流浪的種子」為題,在此地以雙策展的展覽策略,讓「人類學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在這樣的概念下碰撞、發生與對話。
史前館以背兒帶保護人類的「種子」交互對話展出。 |
「流浪的種子」在史前館策展面向上,以多義性的種子發想,除了具體的植物種子以外,也具有開啟未來,期待發展的意味,應用作為一種隱喻。為了呈現「移動與遷移」以及「植物、種子」,以具象及抽象隱喻的物件凸顯遷移、傳播、融合等意涵。因而採取有機的植物或是具漂流、融合等意義的物件,分別是「構樹」、「來自大洋洲的郵票」以及「背兒帶」。這三項看似無關卻又顯示出精心安排的脈絡。
「構樹與樹皮布」是我們進行多年的研究主題之一,本研究是以植物的移動來見證人類偉大的遷徙,研究顯示,現今所有分佈在太平洋各小島的構樹,全都來自於臺灣的東部和南部。從史前時代南島語族的先祖就帶著臺灣的構樹在太平洋上移動。而「來自大洋洲的郵票」則是以隱喻的方式看待這些從太平洋,到日本,再來到臺灣的文化種子。「背兒帶」則是保護人類的「種子」的重要物件。
「流浪的種子」精心邀請與配置可以相互對話的作品,例如構樹—棋盤腳(林舜龍)、芋頭(陳科廷)、在地食用植物(Yoon Soojung)、歸化植物(Na Hyun),背兒帶—編織(林介文、安聖惠)等。教育活動也以藝術家與博物館館員互動進行安排,重視互相分享和觀看的價值。當代藝術的作品極具穿透力,擁有魅化的迷人力量;讓蘊含詩意想像質地的作品與「人類學博物館」基於文物典藏、人類學研究精華的展示進行對話,這個展覽將伴隨著知識與文化醞釀的美感,交織出豐富的視覺、聽覺、身體感官的饗宴,這些努力,希望能漸漸跨越那似有若無的界線。
本次展覽探討的主題「移動與遷徙」,其最基本的提問是「我是誰?」、「我來自何方?」和「我往何處去?」前面兩個問題也許可以藉由科學方法得到答案(還不一定),但這樣的答案排除了心靈和情感的色彩,也無法解答「往何處去?」的問題。顯然這世界還有很大的一塊是由內心、由哲理、由情感所組成,而答案也就需由這樣的地方去深掘、去尋找。而「藝術」恰巧可以填補了這樣的空缺,甚至能進一步提昇到完全不同的境界。
駐村藝術家增山士郎的作品《身分T恤計畫》與達魯瑪克部落合作創作。 |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移─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是一個美好的跨域結合,在這個展覽中我們看到了博物館以藏品出發,以研究成果來開展「流浪的種子」故事,例如以「來自大洋洲的郵票」、「背兒帶」等材料。林舜龍、陳科廷、Na Hyun、Yoon Soojung等創作者也直接以「植物」為題材,創作自己的作品。而來自不同地域、國家的藝術家也以不同的手法、面向,探求展現「流浪的種子」深層故事。藝術不分國界,是心靈共通的語言,穿過藝術的廊道,我們得以窺見藝術家隱藏在心中的珍貴思維,巧手經營的張力和平衡,一件件的作品彰顯出獨特的生命力。我們相信,這次由人類學博物館與當代藝術的密切對話,是此一場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展出,讓我們穿過藝術的廊道,看見流浪種子各種美麗的姿態。
致謝:感謝在展覽籌備期間辛苦的工作伙伴,一次次解決碰到的問題,沒有大家的付出,是無法完成這個特展的。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移─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國際當代藝術交流特展雙策展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