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流浪的種子:移動與遷移─從地方到他方的故事」國際當代藝術交流特展策展感言

南島文化專欄

  復旦大學博物館蒐藏之臺灣原住民族標本文物調查紀要

博物館頻道

  Kids Awesome-臺灣首創唯一的兒童博物館(下)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76期 2018.8.1

復旦大學博物館蒐藏之臺灣原住民族標本文物調查紀要

文.圖/王勁之

在中國的臺灣原住民族標本文物

  臺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文化深具特色,早期曾有許多工藝品及生活器具被收藏家攜出海外,其中一部份目前蒐藏於中國大陸地區。為能掌握這些海外臺灣原住民標本文物現況,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規劃執行了兩次臺灣原住民標本文物於中國的概況調查計畫。第一次是2011年前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第二次則是2017年前往上海復旦大學。

  素聞上海復旦大學博物館典藏了數百件臺灣原住民族標本文物,該批文物歷經戰亂得以倖存,備受各方關注,因此在2017年歲末,本館兩位研究人員溫璧綾及王勁之聯繫前往上海進行實地考察。考察行程包括申請調閱復旦大學博物館的藏品,進行檢視館藏、紀錄及評估,進行蒐藏歷程訪談,並參觀考察復旦大學博物館展示及典藏空間,同參與博物館營運學者及文物修復人員經驗交流。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及大學博物館

  復旦大學位於中國上海市,創建於1905年,原名為復旦公學,孫中山先生曾擔任首任校董。1911年因辛亥革命及經費、校舍等因素,學校曾經一度停辦。至1917年,復旦公學改制為私立復旦大學,當時的校長前往南洋集資,在江灣地區購地及建設,成為現今的復旦大學校園基礎(今日的邯鄲校區)。江灣校舍於1920年開始建造至1922年落成,當時建蓋的教室名為簡公堂,為現在的復旦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址。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以下簡稱文博系)創辦於1984年,乃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且影響最大的文博教學與科研高教機構之一。

本館研究助理溫璧綾與劉朝暉館長於復旦大學博物館入口合影。

  1992年元旦正式開館的復旦大學博物館(300號樓:景萊堂)座落於校園西區大草坪,為文博系學生重要的教學實習基地,其外觀為上、下兩層的建築,總面積約1,600平方公尺。博物館目前擁有藏品約為2000多件,以陶瓷器與青銅器等各類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及歷代古錢幣收藏最為完整,其中有300餘件殷商甲骨文片更是彌足珍貴。除此之外,也藏有一批當代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和美國抽象藝術作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博物館所收藏臺灣原住民族相關文物數量多達430餘件,為中國相關蒐藏數量最豐碩的研究機構之一,同時也是復旦博物館藏品中的重要亮點。

復旦大學博物館中展示的排灣族配刀。

本館研究助理王勁之介紹史前館的概況及典藏環境。

  博物館陳列室總面積約800平方公尺,一樓規劃為「高山族民俗文物展覽」和「文物教學標本展覽」兩個固定展廳,依照不同歷史時期,分類展出歷代古陶瓷100餘件,作為文博教學的實物補充資料。博物館二樓則為兩個臨時展示廳(即特展空間),不定期舉辦各類特展。

復復旦大學的蒐藏空間規劃

  復旦大學博物館的典藏空間目前設置於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正在規劃整修。大學博物館的文物保存及典藏式包裝,有些作法仍承繼過去常用的織錦及木盒包裝,但也開始引進博物館典藏等級之無酸紙板及緩衝墊材的自製典藏包裝。存放典藏品的櫃架多採用開架式的存放方式,主要優點為藏品狀況一目了然,但較容易遭受落塵污染,且缺乏防盜及防止震落的保護措施。

  因復旦大學正在進行典藏空間的規劃,我們也講述及分享了史前館的典藏空間規劃經驗,諸如典藏環境的控制、溫度及相對濕度的控制、昆蟲及微生物危害的控制、預防酸害、氧化及光害等,大約有20~30位有興趣的文博系及其他科系的師生齊聚一堂,彼此交換經驗。

復旦大學的臺灣原住民族蒐藏概況

申請檢視臺灣原住民飾品蒐藏。

  依此行的需要,我們申請檢視復旦大學博物館館藏。校方調出各項類別的臺灣原住民典藏品,包括服裝飾品、建築構件、木品、生活用具、武器、與精神信仰相關物品、泥偶模型等。經過連續數日的檢閱,開始對於這批藏品有了初步的認識及評估。該批藏品雖然含括了臺灣北、中、南、東各地區不同族群的器物。但很明顯地,東部族群(例如卑南族)的物件在質與量方面,都遠遜於北部族群(例如泰雅族)。南部族群(例如排灣族)的數量雖然也不少,但多為工藝品。相較之下,北部族群(例如泰雅族、賽夏族)的館藏則多屬生活器物,而且帶有生活使用的痕跡,屬珍貴文物。

  對於復旦大學的臺灣原住民文物的收藏來源及歷史沿革,文博系的麻賽萍及劉守柔老師曾下過一番考據。劉守柔認為,雖然長期以來,這批原住民文物的來源均被認為是復旦大學生物學系教授暨人類學家劉咸捐贈其藏品,但許多資料在歷史中被塵封及淹沒,且過往的移交過程有不少疑點。經過劉守柔老師的研究與考證,認為沒有可靠證據證明劉咸至臺灣收集該批文物。據早期的暨南大學民俗標本室管理者所言,這批臺灣原住民族文物多數可能是在臺灣的日本人所採集,後為暨南大學輾轉購得。當時暨南大學為了人類學系的學科建設而購買民俗文物,設立標本陳列室。之後暨南大學舊藏合併歸於復旦大學後,才由劉咸長期負責管理。從暨南大學陳列室標本到復旦大學博物館藏品的過程為:

1. 暨南大學於1946年成立人類學系,1947年購得日本人所收集之臺灣原住民文物,並於1948年設立民俗標本陳列室。

2. 1950-1952年,暨南大學人類學系圖書、民俗標本陳列室標本移交復旦大學社會學系和浙江大學人類學系。

3. 1952年,復旦大學撤銷社會學系,劉咸改任生物學系教授。這批文物長期存放於生物學系。

4. 1989年復旦成立文博學院,籌建博物館。1991年復旦大學博物館開始對外展覽,臺灣原住民文物成為基本陳列之一。

  除此之外,劉守柔也告訴我們,復旦這批來自暨南大學的臺灣原住民族蒐藏,也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的相關蒐藏有關連性,可追溯至丁惠康及金祖同這兩位知名的文物蒐藏者。金祖同是著名回族學者,他於抗日戰爭勝利後赴臺灣,在臺灣大學任教,1947年辭去臺大教職,沿臺灣東半部海線,逐步進行研究和標本收集。丁惠康醫師是名醫,也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丁惠康鼓勵並資助金祖同在臺灣調查,出資將原住民文物運回大陸,在滬杭等地舉辦公開展覽。

  金祖同在1946年開始收集臺灣原住民文物,並在此後得到丁惠康資助。1948年5月,丁惠康、金祖同在上海法文協會,舉辦「高山族風俗藝術展覽會」,之後將一些風俗照片和論著贈與暨南大學標本陳列室。1948年8月,丁惠康將臺灣原住民文物千餘件捐贈給西湖博物館,之後在20世紀50年代浙江博物館調撥原住民文物至中央民族學院。1949年,丁惠康將臺灣原住民文物兩百餘件和書籍圖片捐贈給清華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校調整,這批物品又調撥入藏中央民族學院,現藏於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劉守柔所提供的研究資料,讓我們終於逐漸釐清了現存於中國幾宗臺灣原住民族蒐藏品之間的關係脈絡。

未來的合作規劃與展望

  此次考察承蒙復旦大學文博系及博物館的陸建松系主任、劉朝暉館長、麻賽萍、劉守柔及俞蕙等諸位老師鼎力協助,得以順利完成初步的調查工作。復旦大學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蒐藏確實數量不少,且北部族群物質文化之質量均佳。但長久以來,因地理及政治的分隔,對於該批文物的整理及使用仍屬有限。藉由此次的交流與實地考察,未來希望能以館校學術合作,逐步建立更完整的臺灣原住民族文物蒐藏基礎資料庫。同時洽商雙方未來研究暨出版計畫之合作事宜,希冀達成保存原住民文化資產之貢獻。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