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在新南向政策下的新風貌

考古探索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上)

博物館頻道

  雖微弱,但閃爍:第七屆臺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55期 2017.9.15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上)

文‧圖/葉美珍

前言

  卑南遺址於1980至1988年因車站興建而作搶救發掘,發掘區以卑南文化堆積為主,並涵括前階段的繩紋陶文化。史前館以卑南遺址為建館重心,目前管理之卑南遺址面積超過30公頃,卑南遺址尚有部分屬於私有土地,尤其在卑南文化公園東南側。史前館考古人員藉由2000年至2015年間幾次考古發掘之出土遺物,辨識出三和文化早期文化層(李坤修2002、2015a)。

  以圖1作示意,藍色框為搶救發掘工作區(註1),現為車站鐵軌及道路設施分布,以及月形石柱保護區。黑線框為卑南文化公園,粉色塊為「考古現場」(考古棚架),月形石柱區與後二者均為史前館管理。紅線圈為三和文化早期遺物分布區(註2),屬私人土地。


圖1.卑南文化公園及考古現場(棚架)位置示意圖。

  存在於距今3000至2300年前的卑南文化,在藍線及黑線區域都有分布,尤其集中在黑線區東半至藍線區。卑南文化人以製作使用素面陶器為主,採行石板棺葬。

  紅線圈為存在於距今2300年前以後,進入鐵器時代的三和文化層分布區,製作使用之陶器以紋飾陶為主。兩者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徵,代表強烈的文化變遷,加以卑南文化人之墓葬為石板棺葬,三和文化早期人群則實行無棺具的土坑葬。

  在物質文化與墓葬行為巨大差異之下,引發兩方面的思考。一是居住卑南遺址的三和文化早期人群,是否為同地區卑南文化人的直接後代;二是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兩物質文化發展是否具延續性。按物質文化為人所創造,兩者原本緊密牽連,但當我們辨識數千年前的人與物質文化時,可能有許多盲點,成為需要多方思考的問題。

  在人的方面,因卑南遺址及舊香蘭遺址三和文化墓葬未保存具質量之人骨遺留,無法直接由體質來驗證三和文化人與卑南遺址卑南文化人的關聯性。在良好體質證據未出現之前,主要以工藝技術相關物質及葬俗等文化行為來推敲。

  在物質文化方面,思考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關聯性時,必須牽涉到舊香蘭遺址,因為該遺址三和文化人使用石板棺葬,且有些裝飾品直接承襲卑南文化晚期(例如出自「考古現場」之器物),石板棺陪葬陶器三和文化紋飾陶器(註3)。卑南遺址與舊香蘭遺址之三和文化期,就目前所獲得的碳十四年代數據,卑南遺址在距今2310至1980年前之間,舊香蘭遺址最早碳十四年代雖為距今2150年前左右,但也有類似卑南遺址土坑葬陪葬陶器之同型器,故推測舊香蘭遺址早期與卑南遺址時間相差不遠(李坤修2015b)。

  如果暫就上述年代作為依據來討論的話,舊香蘭遺址早期的物質文化及墓葬行為似乎較卑南遺址同時期行土坑葬者更接近卑南文化。由於卑南遺址採土坑葬的三和文化時期族群,與同時期其他遺址葬俗表現不同,因此成為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接軌的關鍵點。

  卑南遺址行土坑葬者究竟是外來族群,或是石板棺葬俗消失的卑南文化人?在此試做兩種推論。

  (一)卑南遺址三和文化人是卑南文化人或其後代,在2300年前受到島內外之外來族群因貿易或短暫居留,帶來鐵器及其他外來物資之強烈影響,於原有陶器製作基礎上,迅速發展出三和文化系列紋飾陶器,而且因石板缺乏而採用土坑葬。而此時外遷、散布至縱谷南端、東南海岸淺山坡地,如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舊香蘭遺址的居民,尚保留石板棺葬俗,尤其舊香蘭遺址石板棺葬俗持續到距今1000多年前。

  但此推論最大癥結在於單一聚落的石板棺葬俗消失。假若同文化之鄰近部落都還使用石板棺,且板岩石板原即須從鄰近之中央山脈產區運出,難以理解卑南遺址聚落為何不再採行持續千年之石板棺葬,而在此方面造成斷層。

  (二)卑南遺址三和文化人是外來族群,由於卑南文化晚期族群在早於距今2300年前即陸續外遷、散布至縱谷南端、東南海岸淺山坡地,如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等,這時卑南聚落人口減少甚至荒廢,於是來此貿易或有意遷移的外來族群得以進入。

  採行土坑葬的族群引進鐵器,製作及使用紋飾陶器,並強烈影響遷居縱谷南端、東南海岸淺山坡地的卑南文化人後代,產生通婚關係,促進物質文化融合與變遷。舊香蘭遺址居民因鄰近海岸,在距今2000年前之後,由「山地資源適應」轉為「山地與海洋資源」適應,受到更多外來物質文化直接影響。

  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發展延續性需要由各方面資料來持續研究,而可確定的是卑南文化與三和文化接軌的關鍵點仍在於卑南遺址,其中重要的證據是陶器傳統之銜接,尤以紋飾可作為探討標的。卑南文化陶器亦有帶紋飾者,尤其是卑南文化晚期陶器,其器型、紋飾與三和文化陶器不同,下一期文章就來談幾種出自「考古現場」之卑南文化晚期陶器經典紋飾(未完待續)。

註1:此區內搶救面積14550平方公尺。
註2:框示範圍長380公尺,寬170公尺,約6公頃面積中,遺物密集區約1.5公頃。
註3:舊香蘭遺址石板棺多陪葬小型陶器,卑南遺址土坑葬多陪葬中大型陶器。

參考資料

李坤修
2002〈卑南遺址的新發現及新問題〉,《臺東文獻》復刊7:40-71。
2015a《臺東縣國定卑南遺址南側列冊範圍調查研究計畫報告》,臺東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計畫報告。
2015b《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報告III-文化層的陶質標本》,臺東縣政府委託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計畫報告。

談「考古現場」出土陶片的經典紋飾(下)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主任)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李玉芬│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