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歸塵,土歸土:淺談遺址墓葬與人骨教堂展示
文‧圖/林秀嫚
「塵歸塵,土歸土」,無論我們接受與否,死亡都是自然生命週期的一環。相對於以7月做為鬼節的臺灣,西洋傳統上認為萬聖夜(10月31日)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也是諸聖節(All Hallows' Day)的前夜。基於不同國家人民對鬼節的對應方式不同,我們對人骨與墓葬的態度也有所不同。
人骨、墓葬、墓園、納骨塔等概念、稱呼或實質物件,在臺灣多因傳統宗教與民俗因素的影響而受到民眾忌諱。排除生命禮儀公司、法醫與警方,臺灣社會以考古學研究為接觸人骨與墓葬之第三大勢力。
圖1.烏山頭墓葬,仰身直肢,有覆臉陶及明顯拔牙現象,頭頂陪葬陶瓶(李坤修 2015烏山頭遺址的史前文化及其墓葬,《骨說史前人》:45-64)。 |
以臺灣考古遺址的研究為例,臺灣西部各遺址少見棺槨(歷史時期的漢人墓除外)而東部則多見石板棺。舉例來說,西岸的烏山頭遺址於1997年發掘出土了39座墓葬(35座人墓葬與4座狗墓葬),其中,35座人墓葬中只有B33及B35兩座嬰兒墓葬以陶容器為棺,其餘皆未見葬具。再者,33具未使用葬具的人骨頭部多朝北,而葬姿則以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兩種為主。另外,少數墓葬會出現人骨頭部以陶片覆臉(頭)的現象(圖1)。
相反地,東岸的卑南遺址則出現大量以板岩為材的石板棺。石板棺的埋葬方向多半一致(南南西-北北東),且大致可以分成4種類型,包括「卑南型」、「岩灣型」、「“II”字型」與「頭棺型」。其中,以「卑南型」石棺占遺址出土石棺總數90%以上,如1993-1994年發掘出土的石板棺即以卑南型為主。石板棺內的墓葬類型則主要可以分為單體葬與複體葬(20-22%)兩種。人骨以仰身直肢葬為主,且頭部多朝南南西方向。上顎側門齒與犬齒的拔齒習俗亦常見於卑南遺址出土人骨。
不同於臺灣,歐洲人骨教堂則是以人骨做為主體的景點。歐洲人骨教堂至少有八座:葡萄牙埃武拉(Évora)古城內的人骨教堂(Capela dos Ossos)、波蘭沃茲科郡(Kłodzko)切爾姆納村(Czermna)的「生死沉思者庇護所」(Kaplica Czaszek)、捷克布拉格以東約70公里的小鎮(Kutna Hora)的塞德萊茨藏骨堂(捷克語:Kostnice v Sedlci)、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東南側的聖伯納迪諾骨教堂(Chiesa di San Bernardino alle Ossa)、義大利巴勒莫(Palermo)的人骨教堂(Capuchin Catacombs)、羅馬的人骨教堂(Capuchins Crypt)、奧地利哈爾施塔特(Hallstatt)的小型人骨教堂、巴黎地下墓穴(法語:Catacombes de Paris)。
基本上,這些人骨多來自教堂的信徒,或是因戰爭及黑死病而死的人們。以捷克的塞德萊茨藏骨堂(中文俗稱人骨教堂)為例(圖2),13世紀的Sedlec地區修道院長亨利,奉波希米亞國王奧克塔文二世之命,前往聖地耶路撒冷帶回來一把泥土並撒在教堂周圍的墓園裏,認為埋骨於聖土就可上天堂的信念,Sedlec因而遠近馳名,甚至中歐富豪紛紛將此地視為最佳福地,並以能葬於此地為榮。然而14世紀一場黑死病和15世紀的胡斯戰爭造成了大量死亡(至1318年左右,已有約3萬人安葬於此),因此,到了16世紀(約1511年),受限於墓園容量,修道院才計畫另外興建一座禮拜堂來容納荒廢的遺骨。這項任務一開始是交由一位半盲的僧侶來執行,由他負責將骨頭移至教堂內部。直至1870年,Schwarzenberg家族買下此教堂,開始從墓地挖掘出四萬具枯骨,經徹底消毒後,聘請木刻師傅František Rint將人骨排列成各種圖案,成為教堂的每件裝飾品。塞德萊茨藏骨堂於1871年完工,包含主吊燈、十字架、聖杯、門楣、拱門、家族徽章、四座大鐘等,其中包括Schwarzenberg的家徽與Rint自己的簽名。
其他如埃武拉人骨教堂則建於1510年,原來的功能是做為皇室的祈禱室,後來為了解決墳場不足,才把超過5000具當地人屍骨放置於此,之後並作為教堂的裝飾。而巴黎地下墓穴則是因1786年爆發瘟疫,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生危機的問題,人們將埋在市區所有公墓中的屍骨轉移至此。它位於今天巴黎十四區的丹費爾-羅什洛廣場地底,為一條長達280公里的藏骨地窖長廊(圖3)。此地原為地下石灰石採石場,1786年至1814年作為公墓使用,現已開闢為博物館。粗略估計有600萬具遺體藏於巴黎地下墓穴,僅有一小部分墓穴供公眾參觀。
這種針對死者進行特殊的儀式,其實已可見於山頂洞人(於周圍散布紅色赤鐵礦粉末)。換言之,若不論人骨教堂於後期以人骨進行裝飾性藝術的巧能,東西方傳統對人骨與墓葬的處理方式都存在當時人們對特定信仰的表現。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