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可以帶回家的智慧導覽機:淺談史前館行動導覽App建置經驗」

博物館頻道

  「Kamaroan i‘Atolan:阿美族都蘭部落的土地故事與生命敘事」在卑南遺址公園

回想‧迴響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急不來的學習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44期 2017.4.1

2016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急不來的學習

文‧圖/吳宗勳

  很感謝史前館可以提供這次的考古實習,對於考古資源以及接觸管道稀少的臺灣來說,對學生而言是個很珍貴的實習機會。


陶片分類中。

  我與同學在研究典藏中的考古組實習。以往都不知道考古材料在發掘出土後、收藏入庫前,還有那麼多繁複的準備程序。而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其中一環準備工作,主要是將在發掘現場或工作室初步清洗後的陶片拼貼、分類以及紀錄。

  我們將一大袋加路蘭遺址的陶片倒在桌面,並開始依照質地(質地越細緻者數字越小,由一至三或四)、部位(例如圈足、不同器型的口緣等等)、是否有紋飾、顏色(為方便拼出來)等來分類擺放。這個程序是為了讓下一道程序(拼起來)可以更順利進行。

  分類後,就要開始尋找能拼接起來的陶片,並用無酸膠B72陶瓷黏著劑將之拼湊起來,這是為了能較準確判斷遺址中的陶罐數量以及遺址大小(每個研究者對於判斷數量的方式以及部位都有所不同)。分類的動作固然花了不少時間,但找陶片並拼起來的程序更是讓人找花眼睛,往往手裡拿著一片有新鮮斷面的陶片,眼睛搜尋著一大張桌子,但卻找不到他的小夥伴,此刻會不斷地想要強迫自己把對的組合找出來才願意善罷甘休。

  我是一個不太有耐心的人,在實習的前幾天,總是想快速將陶片做好分類,並催促著自己快點拼好陶片,繼續開下一袋。但拼湊的工作急不得,必須要仔細檢查以及比較同一層位不同區的陶片,才可能拼湊出完整的陶片。可能是從小沒有拼拼圖的習慣吧,拼到後來才慢慢拼出一些心得。

一個蠻完整的帶底圈足。

  拼貼完陶片後,就進到我們工作的最後一段了-紀錄。這個階段要將一袋的陶片依照質地(不同質地分開擺放以及秤重紀錄)、部位(部位獨立、個別裝袋、秤重並測量其資料)、是否有紋飾,分開擺放並紀錄層位、區塊。由於這樣的紀錄工作比較明確,不像找陶片那樣不確定性很高,所以做起來的確比較得心應手,不過實際接觸陶片的分類以及尋找黏合的過程,才是紮實訓練辨別陶器的敏銳度以及了解各時代不同風格的學習過程,可以藉此做比較跟認識各個紋飾或器型的微微變型。而紀錄的部分則是著重在數據登錄,以便讓研究者可以更清楚看到該層位或遺址的規模或是器型的演變。到這裡我們的階段工作就算完成了,就會繼續開下一袋。

  而工作之餘,仍有其他時間來了解史前館其他工作以及臺東之美。在史前館除了實習以上工作外,我們也觀摩了地下庫藏以及攝影、入庫的工作,更認識許多友善的大姊跟大哥。這次實習之旅意義深刻,除了學到考古相關知識以及博物館專業工作外,也是一段難忘的學習經驗。

(本文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學生,2016年史前館實習生)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林志興│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