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博物館驚魂夜,好膽你就來!!

回想‧迴響

  尋寶傳奇:我看「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展覽

創作芬太奇

  為國寶說故事系列:玉匠(上)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22期 2016.5.1

博物館驚魂夜,好膽你就來!!

文/邱瓊儀‧圖/邱瓊儀、黃彥霖、公共服務組

  夜間的博物館是什麼樣子?恐龍、大象、木乃伊會走動移位?展廳裡藏著穿梭千年的時光隧道?神秘的博物館裡,古老傳說被技巧性編成故事,讓現代人聞之嚮往。透過不同行銷手法與包裝,博物館的夜間參訪活動,甚至夜宿博物館展廳的獨特體驗,在民眾意猶未盡的口耳相傳下,替博物館拓展出不同的行銷管道。更重要的是,從有趣的活動體驗與角色扮演,讓民眾從中獲得充滿知識、娛樂、獨特的博物館參訪經驗。

口碑行銷?口碑效應?還是口碑推薦?

  網路盛行的時代,論壇、部落格、社群網站、通訊軟體等等主導了網路世界中的溝通模式。口碑行銷(Word-of-mouth Marketing簡稱WOMM)透過網路平台來發揮宣傳功能,輕易排除了時間、空間、跨國界、民族與語言的限制。

  過去的口碑行銷,是被動地藉由客戶的口耳相傳,不斷拉近客戶,提升產品購買率與知名度。如今,口碑行銷則是以精密設計過的行銷手法,透過影音、圖像、文字、口耳相傳等途徑,以掌握關鍵少數,吸引更多數的大眾的方式進行。

  近兩年,在行銷宣傳預算有限的狀況下,博物館規劃活動時即期望透過口碑行銷手法,藉由網路特性,讓活動能在最快速的時間內引起大眾注意,經由分享、轉貼等途徑,讓訊息廣泛流傳,藉以開發並吸引新客戶。透過包裝與設計的活動,若能輕易成為討論話題、引發民眾參加與購買的意願,則可發揮活動最大效益。

讓民眾親近博物館的活動

  史前館近兩年以不同與以往的行銷宣傳模式,辦理各種大型特色活動、每月主題導覽等,不僅結合博物館展示主題傳遞知識,更增加與遊客、周邊社群甚至文創市集的互動。再搭配異業的活動合作,博物館漸漸不再是高不可攀、冷冰冰的學術殿堂,反之化身成好鄰居與好伙伴。博物館開放了場域與附屬設施,加入貼近生活的特色市集、有機農特產、部落風味美食與公益宣導等元素,讓博物館的空間除了知性的展示之外,也產生更多好吃、好玩、好買的消費行為空間,讓民眾願意花時間走一趟博物館,帶回滿滿的收穫。
史前館主題活動:親子野餐微旅行。 史前館主題活動:FUN 4小小童樂會。
史前館主題活動:FUN暑假。 異業結盟:熱氣球Walk-in活動。

從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發想出『夜宿博物館』

  隨著時代變遷,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內容也逐漸多元且活潑有趣。2006年美國一部改編自童書《The Night at the Museum》的冒險喜劇電影「博物館驚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上映,敘述一位剛離婚的父親找到博物館警衛保全工作,負責在夜間看守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結果發現博物館展品在夜晚都活了起來,引發一連串的故事。

  由於電影叫好叫座,接二連三推出續集,由此也引發民眾對博物館不同的想像,博物館界順著趨勢推出更多不同以往,更獨特的行銷活動。「夜宿博物館」活動,在有效運用各館展覽特色例如跟恐龍一起睡覺、與魚共眠、夜訪史前人等新鮮噱頭話題下,逐漸在臺灣博物館界發酵。

「博物館驚魂夜~夜闖史前館 秘探史前人」


史前館「博物館驚魂夜」文宣。

角色扮演:史前人迎賓

迎賓活動:搗麻糬

寶藏Fallow Me

真人實境:鑽木取火。

真人實境:躺睡岩棺。

活動合影。

  2015年底,為了想了解民眾對夜間參與博物館活動的意願及興趣,史前館特別規劃推出「博物館驚魂夜~夜闖史前館 秘探史前人」活動。夜訪博物館是難得的參觀經驗,因此活動以善用史前館夜間的神秘性,讓遊客得身歷其境體驗靜謐的博物館,滿足不同於平常的探索經驗。透過多元的博物館體驗方式,藉由民眾口碑行銷宣傳,增加史前館知名度,開發潛在客源。

  2015年12月28日首次採夜訪與夜宿套裝遊程結合模式,名額為一梯次20人。將博物館展廳的夜訪行程,搭配入住委外經營的台東文旅休閒行館。行程從台東文旅出發,繞經史前館後方景觀花園,再至博物館參加夜訪活動。以史前館夜間環境導覽出發,入館以搗麻糬DIY活動體驗迎賓,接續由裝扮成史前人的工作伙伴帶領民眾夜闖史前館參與寶藏Follow me、史前桌遊大考驗、最佳冒險王等活動。

  夜探博物館展廳以休館關燈模式進行,民眾只能憑手電筒微弱光線前進,展廳中搭配不同音效與刻意安排的橋段,營造出神秘詭譎的氣氛,民眾可認識不一樣的史前館。整個情境透過模擬的演出活動,讓民眾從趣味中獲得文化知識,博物館也達到傳達環境教育、文化保存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教育意義。

  隔日民眾還可以在正常開館的模式下,再參訪一次週邊環境與展示廳,體驗史前館白晝與黑夜的不同面向。經過活動辦理檢討,本場次活動從構想、規劃、宣傳到執行只花了一週的時間,因辦理時程太趕,報名人數雖不如預期,但已引起了媒體與民眾關注。

  2016年1月19日特別規劃民宿業者踩線團,期望讓合作伙伴體驗不同的博物館,協助吸引住客參觀博物館。經過首次活動經驗,組內同仁檢討將部分內容與流程修改為:參與伙伴先至大廳報到、搗麻糬DIY體驗迎賓、史前人帶領夜闖史前館,活動安排寶藏Follow me、考古知識比手畫腳、最佳冒險王等活動,最後以勇士勳章DIY做結束(結合博物館2016起推出FUN手作專區活動)。1月30日應民眾要求,再增加辦理一場次活動,開放報名限額30人,瞬間秒殺額滿。

  綜合三梯次活動觀察,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對於搗麻糬活動躍躍欲試,尤其因為能用手直接抓著進食的方式,更令小朋友們回味無窮。夜闖展廳刻意安排的情境音樂(動物叫聲、石器敲擊聲、戰鼓聲等),再搭配真人實境演出橋段(鑽木取火、躺睡岩棺等等),更安排裝扮成史前人的同仁躲藏在展區黑暗處突然現身,讓現場驚呼聲不斷,營造出獨特的參觀體驗,更吸引媒體前來拍攝。

  媒體露出統計如下:
  20151224中央社『史前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驚魂夜 好膽你就來!』
  20151225大臺灣旅遊網『博物館驚魂夜 好膽你就來』

  20151225中廣新聞網『夜闖史前館 秘探史前人』

  20151225自由時報『夜闖史前館兩梯次報名』
  20151225太陽網『「博物館驚魂夜~夜闖史前館 秘探史前人」夜探加夜宿』
  20151226教育電台『博物館驚魂夜 好膽你就來』
  20160126地方新聞台『史前館驚魂夜 民眾館內摸黑探險』

結語

  博物館是終身學習的場域,除了具備了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及娛樂等功能,更是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博物館也是連結地方網絡的重要平台,不僅可以運用自身的特色,透過活動整合周邊資源形成文化特色,靈活運用不同的行銷策略,更可擴大觀眾對博物館的認同與共識。

  博物館已逐漸轉型,除了文化傳承的意義,近年更以文創發展帶動經濟產值,推展文化價值。從過去到現在,博物館的知性導覽、DIY教育活動及至各類型的文化體驗活動,不僅強化博物館教育推廣的深度與廣度,更能緊密連結民眾的生活與文化內涵。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推廣教育企劃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