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文化資產環境監測技術研習」石質古物保存維護技術簡介

南島文化專欄

  碰撞與對話:記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

回想‧迴響

  2015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真切體會在博物館工作的樣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10期 2015.11.1

碰撞與對話:記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

文‧圖/王勁之


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

  「卑南學」是「卑南族族群研究與部落調查」的簡稱。由卑南族人自行推動籌辦的「卑南學」學術研討會,自2013年開始舉辦。這是一個以卑南族相關調查、研究與記錄為主題的跨學科研討會議。依卑南學推動小組的規劃,採每兩年一屆的方式持續召開,並以每屆出版一本論文集為目標。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於2015年10月17日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前館)視聽中心舉行,由卑南學推動小組及臺東縣卑南鄉下賓朗社區發展協會共同主辦,史前館參與合辦,聲動娛樂有限公司贊助。


〈Puyuma陸稻早於小米假說〉發表人鄭浩祥及鄭予文。

  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主題訂為「碰撞與對話:關於『卑南族』的想像與部落現實際遇」,共分為「文化與社會」、「信仰與界域」、「碰撞與對話」、「復振與踐履」、「文學與民族」五個場次,合計十五篇論文。在第一個場次「文化與社會」所發表的二篇論文〈Puyuma陸稻早於小米假說〉及〈流動的「界」:以當代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傳承現象為例〉中,分別從農作物的選擇及織布技藝的傳授,來探討當代卑南族人的跨界現象。

  第二場次「信仰與界域」的三篇論文〈疾病行為的文化詮釋:兩個卑南族詢巫過程之田野資料分析〉、〈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象徵與界限〉、〈原住民觀光意象的型態與反思:以卑南族作家書寫及下賓朗部落族人為例〉,則討論了卑南族人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實踐。在上午的這二個場次中,前述的五篇論文也共同帶出了卑南族人在面對時代的變遷時,如何納入外來之物,並重新整合內部既有意義的議題。

  下午開始的第三場次主題為「碰撞與對話」,討論了卑南族文化價值在當代國家社會中所遭遇的問題。〈「找回教育權」的行動實踐與法律分析:從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談起〉一文,從國家政策及法律的研析,討論卑南族的教育權利。另外兩篇〈民眾需求與官僚代表性:卑南族人對公務人員之特質期待〉與〈從Papulu事件解構媒體報導狩獵新聞的媒體反思〉則指出在政策及法律之外,置身其中的執行人員態度與做法,也可能產生重要的影響。


〈巴布麓薪傳少年營─「文化復育計畫」〉發表人林娜維。

遠從日本前來的山本芳美教授。

  在第四場次「復振與踐履」發表的是〈Puyuma少年會所建築與教育理念暨實踐體現〉、〈當代初鹿部落青年對kituvangsar的記憶及認同〉、〈巴布麓薪傳少年營─「文化復育計畫」〉。這三篇文章的作者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其共同的關懷是對於卑南族青少年的族群文化教育與傳遞問題。

  第五場次「文學與民族」的前三篇〈我族與他族,故鄉與異鄉:試論林志興《族韻鄉情:檳榔詩稿》〉、〈《檳榔詩稿》以外詩作的自我解析〉、〈卑南族女性形象的建構:以長篇小說「白鹿之愛」為例〉均為文學分析,討論蘊含在文學作品中的族群性及民族文化觀點。而且發表人與被評論的作者均在現場,引發了熱烈的對話。〈從傳說和日本公文書資料中所看到的「陳達達和張義春」:以日本資料和小說「護衛兵前後」為主軸〉則是相當特別的場次。發表者山本芳美為日本都留文科大學教授,她在日文資料中找到卑南族歷史人物的新發現,特別從日本前來與大家分享。當她略帶艱難地運用中文發表時,在場者均為她的誠意與努力感到動容。

  另特別一提的是,本屆會議所安排的表演也相當精采。在上午開場時演出「原住民族組曲」的臺東大學音原獻合唱團,由下賓朗部落的林蕙瑛老師所指導。下午開場則是由大巴六九部落「思奈舞蹈班」小朋友的獻唱。他們的演出,讓嚴肅的學術會議增添了不少活潑與歡樂的氣氛。

  在本屆的「卑南學」學術研討會中,除了對於前述十五篇論文內容的討論與對話之外,對於學術論文的標準與格式的使用,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卑南學推動小組的巴代先生特別說明,希望透過「卑南學」學術研討會的持續累積,建立並成為重要的卑南族知識資料庫。未來對於「卑南學」內容的徵集,除了提供各領域學術研究者發表對於當代卑南族各項議題的研究之外,同時也希望讓部落文史工作者有可以發表的機會與空間。

  許多文史工作者在部落進行長期的紀錄工作,累積了寶貴的資料。經過時間的流逝,這些紀錄資料不但是未來學術研究的基礎,同時也可能將會比許多所謂的學術性文章更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正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的陳文德先生在會議結束前所言,重點並不在於是否使用學術體例的問題。而是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更加理解當代卑南族人的生活面貌。確實,就此而言,「卑南學」的學術性,著重的乃是一種系統性的討論方式,讓關心此領域的人們可藉此進行研討與交流,增進理解並進而解決問題。同時也為日後留下資料及記錄,成為推動卑南族持續發展的資料寶庫。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