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文化資產環境監測技術研習」石質古物保存維護技術簡介

南島文化專欄

  碰撞與對話:記第二屆「卑南學」學術研討會

回想‧迴響

  2015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真切體會在博物館工作的樣貌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10期 2015.11.1

「文化資產環境監測技術研習」石質古物保存維護技術簡介

文‧圖/林采薇、張家瑜

  本次文化資產局所主辦之文化資產環境監測技術研習,臺東場次於2015年10月6日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研習活動中邀請蔡育林助理研究員、榮芳杰助理教授以及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學員進行一系列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相關講座。講座包含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機制及作業介紹、文化資產環境監測計畫宣導及推廣、環境監測與保存作業方法及技術介紹等內容。本次研習分為岩棺展示區與考古學實驗室兩個部分,工作團隊分別帶領學員進行環境監測與保存作業方法及技術實務操作。

研習營全體合影。
搶救古物大作戰─白守蓮I號岩棺的環境監測保存維護歷程。

  研習課程中,本工作團隊分為兩組,一組於考古學實驗室內,另一組則於白守蓮I號岩棺展示區進行實作課程。考古學實驗室內之實作主要分為兩個核心,分別為古物風化之處理,以及溫溼度掌控。

  古物風化處理的部分,由講師進行講解並示範,指導學員們使用紗布及加固劑進行加固作業,並實作及展示3D掃描修復系統如何進行古物模擬修復及運用。

  溫溼度掌控的部分,首先為乾燥劑的運用與量測記錄,讓學員自行裝置乾燥劑及進行記錄,掌控濕度的變化,而後展示電子溫溼度計的讀取及資料彙整方式。

考古學實驗室內之3D掃描實作課程。
考古學實驗室內之溫溼度圖表及資料講解。

  岩棺展示區的實作則包含拍攝、可見光檢測、紫外線檢測及裂隙監測及繪製圖表等。白守蓮I號岩棺平時的可見光檢測作業,主要由工作人員採取肉眼觀察的方式,針對岩棺表面的損壞、附著物、地衣生長、劣化與風化等現象進行記錄,並以數位相機拍照,製成「重要古物─白守蓮I號岩棺維護記錄表」。考慮到學員人數較多,不便開放讓大家近距離觀察岩棺,因此這部分實作課程著重介紹岩棺的基本資料,解說可見光檢測作業方式,與拍攝記錄照片的正確方式教學。

  另外,也提供給學員可見光檢測作業使用的記錄表格作為參考。延續研習活動上午課程所介紹的岩棺監測保存維護歷程,實作活動讓這些知識不只是想像,而是能近距離模擬專業檢測技術與正確的監測記錄方式。


於白守蓮I號岩棺展示區域進行講解及實作課程。

  透過系統性的介紹這個課程,讓學員掌握保存維護作業的方法,學員也不時提出疑問,互動相當熱烈。藉由這樣的課程,不僅體會了可見光作業之於古物保存的必要性,更能學以致用,針對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各類物品進行觀察記錄,了解它們的變化過程與保存狀況。

  紫外線檢測作業需在低光度環境或夜間環境進行,以紫外線燈(UVL-54 UV Lamp及uvl-54 UV Lamp)近距離以小範圍掃描照射岩棺表面,並觀察螢光反應情形,針對結果進行記錄與拍攝、製成記錄表。

  由於不便讓學員過於接近岩棺進行此檢測作業,工作人員以黑布罩起置物架,製造低光度環境,並準備了岩棺保存維護作業初期清整下來的青苔、地衣,供學員以紫外線燈進行照射與觀察、拍攝記錄。

  細微隙縫觀察與記錄作業是由於岩棺本體過去埋於土中,受到大量植物根系影響而產生隙縫,為持續掌握與了解岩棺體部之隙縫是否有增加或變化產生,岩棺保存維護團隊會針對岩棺整體進行細微隙縫的觀察與記錄,以監測岩棺的變化情形。


研習營成員於白守蓮I號岩棺前合影。

  此次實作課程,工作人員準備了三塊帶有裂隙的石塊,提供繪圖紙、量測工具等,指導學員兩人一組互相協助以繪製隙縫觀察圖。繪製完成後,也提供「解答版」供學員參考,因此可以確認自己觀察到的裂隙是否確實為石頭上的隙縫而非石材紋理。

  透過本次實作課程,我們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分享本團隊所進行的石質文物保存維護方式,除了有機會進一步思考並複習日常施作之步驟及意涵,透過一問一答間與各位學員進行交流也獲益良多。

(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專任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