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一暝大一寸:臺灣的背兒帶與育兒相關物質文化樣貌簡介

南島文化專欄

  等待貝神回來的祭儀:淺談拉阿魯哇族貝神祭與文化復振

博物館頻道

  尋寶遊戲大挑戰──卑南遺址公園兒童節定向運動活動側記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98期 2015.5.1

一暝大一寸:臺灣的背兒帶與育兒相關物質文化樣貌簡介

文‧圖/張至善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稱史前館)於103年度策劃展出之「繁衍、祈福與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深獲好評,104年度續至美國紐約Stony Brook University Charles B. Wang Center(展期104年3月11日至7月11日)、紐約臺灣書院(展期104年7月27日至10月8日)兩處巡迴展出,本特展充分強調臺灣在文化上的軟實力,讓臺灣以藝術文化方面的實力走向世界舞臺。

  本文主要介紹史前館與輔仁大學及民間企業麗嬰房、民間團體臺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共同合作展出「繁衍、祈福和保護-背兒帶文化」特展中與臺灣相關的背兒帶文化,希望能喚起大家生活的記憶。


圖1.
臺灣閩南式拼花蒙被,製作年代:1955年,宜蘭羅東鎮,89×91cm。作者:江林阿英。臺灣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提供。

  臺灣漢人過去多以「揹巾」和拼花的「蒙被」來包裹與背負小孩。這裡介紹一件特別的蒙被,這件拼花蒙被(圖1),是由現年81歲的江林阿英阿嬤,在她21歲那年親手縫製的。從1954至1975年間她在羅東陸續生下九個孩子,全用此蒙被背大,如今三代同堂家族成員已達30位,可謂枝繁葉茂、子孫滿堂。為做這件蒙被,她四處蒐集漂亮的毛呢花布,聚精會神足足花了三個月才縫成。曾經沾滿汗水、口涎的蒙被,留下歲月的痕跡,也記錄她和孩子的成長經歷,這是她的故事,也是那個年代的母親共同的珍貴記憶。

  在澎湖,這紅色長條布(圖2)是岳父或丈母娘過世時,女婿除了身穿特定喪服外,老婆的娘家需要贈送此紅色長條布約7尺〈布尺〉披掛在女婿單肩上。此紅布俗稱紅綾盤甲,有傳承和託付的含意,據說用此條布揹小孩布會庇佑小孩平安長大!

  臺灣漢族不論是閩南或客家,在早期農業社會時期,都用背兒帶來揹負幼兒,長條型背兒帶是非常簡單的工具,但是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因應其頭腳的成長發育、保護和活動有不同的揹負纏綁方法,可說是一項非常簡單但實用且巧妙的背兒帶。
圖2.八十年代紅色背兒帶,臺灣澎湖,206x40cm,澎湖許香美女士提供。 圖3.八十年代長條印花背兒帶,臺灣澎湖,280x43cm,澎湖許香美女士提供。

  長條花布背兒帶(圖3)長約1.2尺(布尺),以前的婦女需要下田又要忙家事,常見姊姊或哥哥揹著弟弟妹妹在外面玩耍,包覆性要良好,所以帶子要更長才能安全托覆揹好弟弟妹妹,這種長條型的背兒帶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


圖4.
金門花被。

  而在金門地區,有一種特別的背兒風俗,除了背帶的顏色、樣式十分固定之外,還會有一件「花被」(音同揮佩)作為外層的包布(圖4)。花被是黑白相間的方格布,長約180公分,寬約45~60公分。花紋具有避邪的作用,為了增進防煞效果,常用紅線在花被繡上“卍”字,以祈幼兒平安成長。當地人認為夜晚是各種邪祟活動的時間,此時嬰幼兒應避免外出,若需外出務必用花被包覆以避邪。

  而有關臺灣原住民育兒的相關文化也很多,泰雅族擅於織布,會用長形織布來背負孩子,有時也使用背簍來背負小孩。布農族是一個山居的族群,除了使用布條來背負小孩,因擅長狩獵,也常利用獸皮來製成背兒帶。

  卑南族有一則傳說故事,敘述一位母親命令女兒背負小弟,自己則忙於煮食芋頭,女兒三次請求母親把背上小弟抱走,母親多次拒絕並佯稱要為丈夫送食而出門,少女尾隨其後,卻見母親和情夫幽會。看到野外飛翔的小鳥,少女心想自己若是小鳥,就能找到父親和他相會,因此將小弟身上的布撕開,當作兩人的翅膀,而變成了gagay鳥。


圖5.
男子短裙betan(史前館藏品)。

圖6.
雅美族(達悟族)陶偶童玩(史前館藏品)。

  卑南族男子會保留其成年禮的圍腰藍短布,於婚後做為包裹長嗣的初胎嬰兒包布;此布即為betan(圖5)。在成年禮中,對於受禮者而言是一種儀式性的重生,但對於成年會所卻是新成員的生產,就如同家戶中生產的新生兒一般。此兩者不但都具有繁衍的意涵,並呈現了生活空間、社會關係及身分認同的轉換。

  雅美族(達悟族)非常呵護新生嬰兒,在小孩還不會走路之前是不會背嬰兒外出的,只有已會走路的小孩才會一起帶到田裡工作。因此沒有背兒帶,只有搖籃。雅美族會用丈夫的丁字帶,剪成三片製成腹帶(awar)給孕婦使用以保護胎兒,嬰兒出生後也以同一條腹帶作為嬰兒搖籃。早前搖籃以馬尼拉麻製成,後來也有用外來的麻布袋剪裁而成。為人父母者也將「親愛小孩」的思維體現於陶偶童玩上(圖6),是昔日具體呈現親子關係的工藝。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