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農務輪工演變而來的婦女節慶:卑南族巴布麓部落的mugamut
文‧圖/王勁之
對於卑南族人而言,小米是重要且珍貴的農作物,也是往昔重要的糧食來源。在每年寒冬將盡,春天即將來臨時,便是小米播種的季節。過去在利嘉、南王、下賓朗及巴布麓等部落中,都曾經盛行著由婦女們所集合組成的輪工隊misaur。當春天播種之後,misaur的成員會輪流交替前往各家戶的小米田,合力清除迅速生長的雜草,同時也進行疏苗的工作。等到持續約一個月的除草任務結束時,婦女們就會舉行除草完工慶mugamut,以撫慰misaur功成解散的惜別之情,並慶祝工作順利完成。
圖1.早期的婦女團體合照,感謝潘高德先生提供。 |
隨著時代變遷及生計方式的改變,今日婦女的除草輪工隊幾乎都已不復存在,但有些部落仍然持續舉行以mugamut為名的慶祝活動。其中有部分的意義也逐漸轉換成為婦女所專屬的歲時節慶。以位於臺東市的巴布麓部落(Papulu)為例,當地的卑南族人在日治昭和七年(1932)時,已由卑南社(Hinan Puyuma)經市區再輾轉遷徙至部落現址定居。當時農業種作仍是多數家戶的主要生計方式。現今部落中仍保存早期的婦女團體合照(圖1),根據林娜鈴女士的調查,這張珍貴的照片拍攝於民國38年或39年,見證了當時舉行mugamut的情形。之後隨著生計方式改變,從事農作的族人減少,巴布麓的mugamut也因此曾經中斷了廿餘年。
圖2.當代(民國102年)的mugamut團體合照。 |
民國50年代中期之後,巴布麓開始發展出以婦女為主的部落歌舞表演團體,除了經常協助政府機關接待外賓,同時也經由觀光展演賺取外快收入。此外,部落婦女們也踴躍參加家政班,並配合地方政府辦理婦女節活動(當時3月8日訂為國定假日婦女節),從而逐漸凝聚形成了新的婦女組織。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巴布麓的鄭月眉女士開始追尋往昔的回憶,她認為卑南族人應該使用mugamut的形式,來辦理屬於自己的婦女節慶。這個想法獲得了眾人的支持,於是在民國62年,巴布麓部落恢復舉行mugamut,且一直持續至今,不曾再有間斷(圖2)。
依筆者的參加經驗,巴布麓的除草完工慶mugamut近十年以來並無太大的改變。每年3月上旬,部落的婦女團體便會召開籌備會議。女性長老及婦女幹部也會前往年度中的喪家探訪kirepanau,安慰家屬並邀請他們前來參加部落的節慶。男性族人則是預先前往山區,尋找野生的荖藤traker,準備作為慰勞婦女們的贈禮。
mugamut當天早晨,巴布麓的婦女們頭戴花環並穿著傳統服飾,前往部落會所的廣場集合。待人員到齊之後,便依著長幼順序列隊。婦女們敲擊著手上的鐵磬tawlriyulr,精神抖擻地呼喊emuyuy,拉開了mugamut的序幕。聲勢浩蕩的遊行隊伍,以小跑步的輕快步伐,環繞並護衛著年長的婦女們向前行進。在途經重要地點時,隊伍也會特別多繞一週,以表示致意。
圖3.婦女們以並列的隊伍,提握著荖藤返回部落。 |
圖4.婦女長老們聚集圍坐,開始吟唱mugamut的傳統歌謠emayaayam(「鳥鳴之歌」),年輕的婦女們則站在外圍應和。 |
作為贈禮的荖藤traker,事先已放置在部落外緣的指定地點。當遊行的隊伍抵達後,婦女們會稍做休息。並由巫師或耆老在路旁施行儀式,以阻擋穢物跟隨隊伍返回部落。歇息過後,婦女們以並列的隊伍,提握著荖藤返回部落(圖3)。在返程的路途中,照例會舉行分齡競跑活動。優勝的代表將會拿到帶著新鮮綠葉並以彩帶裝飾的細竹枝lremung,另成一隊伍行進。其餘眾人則依舊兩兩成對,共持著荖藤返回部落會所的廣場。
在廣場上,婦女們依年齡排序,全體牽手共舞。男性長老則在旁邊唱歌助興,有時也會下場帶領跳舞。共舞結束後,婦女長老們聚集圍坐,開始吟唱mugamut的傳統歌謠emayaayam(「鳥鳴之歌」),年輕的婦女們則站在外圍應和(圖4)。
為了讓婦女們盡興地慶祝與歡樂。因此mugamut當天均由男士負責烹煮午餐(圖5)。下午則是嬉鬧與歡樂時刻,各種娛樂性活動及趣味競賽,以及所提供的禮物獎品,通通都是特別為了婦女們所特別準備,並且依年齡區分安排。歡樂的時刻將會一直持續至傍晚。最後由男性們將荖藤切段(圖6),逐一分贈給前來參加的婦女,作為mugamut慶祝活動的落幕尾聲。
|
|
圖5.mugamut當天均由男士負責烹煮午餐。 |
圖6.由男性們將荖藤切段,逐一分贈給前來參加的婦女。 |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王勁之
2008 《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觀念與建構》,頁44–48,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興、陳光榮
2000 〈除草完工慶〉。《普悠瑪語文化教材(南王版)》,頁73–74。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教育學會。
林娜鈴(Seze Pakawyan Katadrepan)
2014 《普悠瑪(南王)temararamaw的傳承與存續》,頁14–18。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碩士班碩士論文。
孫秀女、孫瑞納
2001 〈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點滴話卑南》,李瑛主編,頁69–77。臺北:鶴立。
陳文德
2010 《卑南族》,頁71–73。臺北:三民書局。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