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祝臺灣考古學的大家長宋文薰老師,生日快樂!暨「宋文薰教授九秩華慶祝學術論壇」影像回憶錄感想

話題‧話語

  518博物館日,快來屏花東館小旅行

藏品放大鏡

  館藏十件文物小故事:月形石柱與白守蓮一號岩棺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4期 2014.5.1

館藏十件文物小故事:月形石柱與白守蓮一號岩棺

文/黃國恩、圖/史前館提供

月形石柱

月形石柱。

  卑南遺址是臺灣幾個國定遺址之一,很多人都聽過這個遺址,也知道這個遺址以大量石板棺及精美玉器陪葬品而聞名,但是其實早期研究者對卑南遺址的興趣是從地面上的石柱開始的。

  卑南遺址很早以前就被發現了,早在1896年,也就是日本治臺第二年,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到臺灣東部進行人類學調查時,就曾拍下了卑南遺址石柱的影像,這是卑南遺址首次進入文獻之中。

  1914年,佐山融吉在《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眉族》中刊出一張稱為「阿眉族舊跡的石柱」的照片,就是月形石柱最早的照片。緊接著在1915年,河野喜六《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刊有兩張月形石柱的照片,而且在圖說中特別註明遺址當時仍留有七、八個有穿孔的石柱。

  卑南族傳說此地為阿美族始祖之一Riwairabin一家所居住的房屋,為卑南族人不敢靠近之地。另外也記載當地因為豪雨、洪水又遭雷擊而引起大火,村落被摧毀而成廢墟,此村落遺址即為現在的卑南遺址。這個文獻說明當時根據傳說,月形石柱是一個被毀棄的村落遺跡,而且就直指是阿美族的村落遺跡。不過後來的考古發現很難證實這個說法,從出土文物來看,要把這個遺址和阿美族關連在一起需要更多的證據才行。

  當年遺址上的石柱很多,1929年鹿野忠雄調查卑南遺址時也還存留很多,但傾斜倒塌的也不少。後來1945年金關丈夫及國分直一在第一次發掘卑南遺址時,也還記載了至少有5支石柱。但歷經多年以後,這支「月形石柱」卻已經是卑南遺址上目前唯一仍矗立在地上的石柱了。

  月形石柱因上端略有殘損,因此形成上窄下寬的外形,高約4公尺、寬約1公尺、厚約10公分,頂端原本有一個完整的穿孔,但因殘損僅存半圓穿孔,看起來宛如弦月,因此稱之為「月形石柱」。月形石柱因殘損而形成一種特殊的美感,加上它是目前卑南遺址僅存在遺址上的遺跡,也是原住民傳說故事中的主角,因此後來臺東縣的縣徽設計也就採用了月形石柱圖像為基底。

  1930年,鹿野忠雄在《關於臺灣東海岸的巨石遺址》一文中,對卑南遺址的石柱群做了概略的描述及推斷,也對其中最大的那支石柱做了清楚的測量。他提及這些石柱的長軸方向都是北偏東-南偏西,而且上方都有穿孔,石質皆為板岩,而附近卻不產板岩。

  這就有很多疑問了,為什麼要立這些石柱?為什麼要從遠方運來板岩?為什麼方向角度都一致?鹿野直接推測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讓他們不惜從遠方運來笨重的板岩,成排的豎立起來,而這些石柱應該是建築物的立柱。後來的考古發現也證實,石柱的走向與建築結構的方向一致,石柱做為建築物結構的一部分應該是可信的。至於是不是宗教的力量讓他們使用厚重的板岩呢?沒有人知道,但是使用來自遠方巨大板岩為建築材料,表明了這需要某種搬運的技巧及眾人的力量,而這似乎也暗示了有某種社會階層的存在,整個搬運的過程都需要一個權力中心做規劃及整合,群眾服從權力中心的指揮才能使工作順利進行。

  矗立了三千多年的石柱當然也有老化的危機,如果不加以保護,總有一天會風化消失。2009年文建會(現為文化部)委請專家以精密儀器為月形石柱進行總體檢及維護,歷經歲月洗禮的月形石柱在經過繁複的修復後,挺拔如昔,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親自前來卑南文化公園認識它。

白守蓮一號岩棺

白守蓮岩棺展示。

  在本館山之廣場與後花園之間的半戶外走廊上,展示了一座來自白守蓮遺址的岩棺,這個岩棺從發現到進入史前館展示,可說花了近百年時間。它經歷了學者的發現研究、躲過了原住民祈雨的敲擊、忍受了靜置一隅的寂寞,最後安置在史前館展示,它是臺灣少數得以倖存的岩棺之一。

  白守蓮遺址位在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就在臺東知名景點三仙臺附近,早在日本時期就以三座岩棺及大量單石而知名,是新石器時代麒麟文化(又稱「巨石文化」,距今約3500~2000年前)的代表性遺址之一。

  遺址上的這三座岩棺分別被命名為Taknipai岩棺Ⅰ﹑岩棺Ⅱ及岩棺Ⅲ。Taknipai是阿美族語,意思是岩棺(Taknipt)出現的地方。後來就簡稱為白守蓮一號岩棺、二號岩棺及三號岩棺。這三座岩棺後來的命運都不相同,僅有一號岩棺保存得最完整,也就是保留在本館展示的這座。

  至於其他兩座就沒那麼幸運了。二號岩棺被人從遺址上盜走,之後雖然有幸追回,但棺身已破碎成數塊,無法復原,目前保存於史前館典藏庫中。三號岩棺直接雕琢在岩盤上且深藏在樹林內,雖然搬不走,但保存狀況卻很糟榚,破損嚴重,周壁幾乎全部消失,只剩一個底座及底座上一點棺壁的殘留。

  白守蓮一號岩棺呈一立體梯形,外部四面由上緣向下約70公分處帶有方形突起(約30x30x25公分),長邊的兩個側面各帶三個突起,短邊則各有兩個突起,下方有一個貫穿內外的穿孔。重量約5.3公噸,上端長度220公分、寬度110公分、高度142公分,內部大小約可容納一位成人直躺,只要有一點想像力,大概就很容易將這個由岩石雕鑿成的箱形物當作岩棺。那麼它真的是棺材嗎?這就得從頭說起了。

  所謂的「岩棺」是以大型的凝灰岩塊或集塊岩雕刻製作而成的石槽,是史前麒麟文化的主要遺留之一,主要分布在臺灣東海岸一帶史前遺址上。1914年佐山融吉在「蕃族調查報告書」首先使用「雨乞石」這個稱呼,報導了在東海岸發現兩座人為製作的大型石質遺物,它們很可能就是白守蓮遺址的岩棺。早年部分阿美族村莊遇到大旱時會利用這座「雨乞石」舉行求雨祭祀,並敲下碎片帶回去,所以叫它「雨乞石」,應該與當地阿美族的祈雨行為有關。

  1926年森丑之助更明確以文字及照片記錄白守蓮遺址有三件「石造遺物」,他認為這種「石造遺物」很像在日本發現的岩棺,此後學者就習慣以「岩棺」來稱呼它而沿用至今。雖然被稱為「岩棺」,但是實際的用途目前仍無法確認。1929年鹿野忠雄在調查後認為可能是王者的墳墓,也有人認為可能做為貯水池等實用功能,目前在考古研究上還無法確定岩棺的功能,不過認為可能與儀式或祭祀行為有關。

  1986年因開闢產業道路,一號岩棺被移到臺東縣立文化中心前一角,陪伴它的只有椰子樹及一塊說明牌,即使人來人往,卻也少有人注意到這裡有一件重要的史前遺物。隨著政府及民間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逐步提升,終於在2008年由文建會(現為文化部)指定白守蓮一號岩棺為「重要古物」,接著在2011年臺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史前館執行「國家重要古物─—白守蓮遺址岩棺遷移暨展示維護計畫」,白守蓮遺址一號岩棺才正式於同年8月由臺東縣文化中心前遷移至史前館,並同時進行後續的維護與展示,臺東縣政府仍為本座岩棺的保管單位。

參考資料

李坤修,2011。〈岩棺二三事〉,史前館《發現》電子報第200期。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