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Vuvu的話─對史前館與電子報的期許

考古探索

  岩棺二、三事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到館參觀教學的王道──編寫臺灣史前史展示廳學習手冊有感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00期 2011.4.1
 

岩棺二、三事

文‧圖/李坤修


圖一:臺東縣文化中心前的白守蓮1號岩棺。

臺東縣文化中心前的岩棺

  臺東縣文化中心的表演廳門口右側不太顯眼的角落,靜靜躺著一座史前岩棺,不仔細看會以為只是個方形水泥塊(圖一)。這座岩棺乃出自臺東縣成功鎮白守蓮遺址,是該遺址出土三件岩棺中最完整的一件,同時也是臺灣地區難得保存尚稱完整的岩棺之一。1986年白守蓮遺址上開闢產業道路,岩棺遂被移到目前的位置至今。在文化中心前經歷二十多年風吹日曬雨淋又裝垃圾的歲月後,終於在2010年9月由文建會指定給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保存。文建會文資總管理處將與本館合作,於2011年4月開始進行這座岩棺的清理與強固,然後再遷移至本館內做展示、典藏。值此之際,筆者一方面為這座岩棺即將擺脫千年來的悲慘命運感到欣慰,但另一方面腦海裏也不禁浮出一個想法─這算是好命運嗎?

岩棺流浪到臺北


圖二:臺灣博物館前的新社岩棺。

  臺北市新公園內的臺灣博物館門口不顯眼處,也擺放著一座史前岩棺(圖二),型制大小和臺東縣文化中心前的白守蓮1號岩棺相近。這座岩棺在1987年自花蓮縣豐濱鄉公所遷移至臺北後,一直放置在博物館前供民眾觀賞至今,其間雖然更動過位置,但依然未改變風吹日曬雨淋也被裝垃圾的命運,其情境猶如白守蓮的1號岩棺。

  臺灣博物館的這座岩棺乃出自花蓮縣豐濱鄉的新社遺址,根據博物館提供的資料,在1977或1978年間為不肖商人盜取,準備運送至臺南再轉賣到日本,經豐濱鄉民黃先生報警處理後,岩棺被攔截下來,暫時由豐濱鄉公所保管。1984年筆者曾與宋文薰教授一起至豐濱鄉公所探視,岩棺仍被綑綁在粗大的木架中,隨意放置在一處民房外的牆邊,直到1987年臺灣省立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前身)向豐濱鄉公所商借,岩棺才得以脫離無人聞問的牆角,但卻又要流浪到臺北。

  臺灣博物館前的新社岩棺和臺東文化中心前的白守蓮1號岩棺,是臺灣目前保存狀況較好的兩座史前岩棺,但它們都被強迫遷離原始存在的地點。或許是因為保存太「完整」,所以它們才同樣遭受這般的噩運。但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是因為完整,所以它才會在被帶走後還能幸運被國家保存下來。其幸乎?不幸乎?就讓大家自己判斷吧!

白守蓮遺址與岩棺


圖三:白守蓮遺址。

  白守蓮遺址位在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白守蓮聚落西側的山坡邊緣上(圖三),自日本時代以來就以發現三座岩棺及大量單石而知名,也因此被視為新石器時代麒麟文化的代表性遺址之一。不過在這遺址上仍到處可見鐵器時代的陶片,且1999年試掘所獲得的碳十四年代也只有820±40B.P(劉益昌等,2000),因此這遺址所屬的年代仍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1956年臺灣大學宋文薰教授調查白守蓮遺址後,把三個岩棺分別編號為Taknipai岩棺Ⅰ﹑岩棺Ⅱ及岩棺Ⅲ。Taknipai是阿美族語,據說意思是岩棺(Taknipt)出現的地方。岩棺Ⅰ和岩棺Ⅱ出現的位置是在海階平臺上的稻田中,岩棺Ⅲ則位於海階邊緣小丘陵上。岩棺Ⅰ保存最完整,但在1986年已被遷移至臺東縣文化中心前,正確出土位置已不可考。根據宋文薰教授的記錄,大概於岩棺Ⅱ西南側約30公尺處。


圖四:1992年白守蓮2號岩棺仍保存在荒廢的稻田中。


圖五:白守蓮2號岩棺被盜後搬到花蓮三棧的情形。

圖六:岩磐上的白守蓮3號岩棺已剩底座。

  岩棺Ⅱ一直到1992年都還保存在荒廢的稻田田埂上(圖四)。根據文獻資料,早年部分阿美族的村莊遇到大旱時會利用這岩棺舉行求雨祭祀,並從岩棺上敲下碎片帶回去,因此在宋文薰教授調查時,岩棺Ⅱ的週壁已多破損,但這並不是它最壞的結果。1994年一位住在花蓮的古物商不在意已殘破不堪的狀況,仍僱人將這岩棺盜走運至花蓮三棧(圖五),雖然不久後即為臺東警方所追回,但棺身已破碎成數塊,並且也因此失去它原始位置,白守蓮三座岩棺從此失其二。目前岩棺Ⅱ標本由本館暫時保存。

  白守蓮岩棺Ⅲ因保存狀況不佳且深藏在樹林內,比較不為人知(圖六)。這座岩棺的主要特徵之一是直接雕琢在岩磐上,但因破損嚴重,其週壁幾己消失,只剩一個底座及底座上一點棺壁的殘留。可能也因為這緣故才得以保留在原地,而從其破損的狀態推測,也可能和過去原住民祈雨行為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白守蓮遺址是東海岸岩棺分佈最密集的地方,被視為麒麟文化的代表性遺址當之無愧。但遺址上的岩棺不是被敲破就是被強行帶走,至今現場竟無一保存完整者。這種現象宛如臺灣東海岸巨石文化遺留的命運縮影,或許這也是另一種代表性吧!

岩棺、祈雨、阿美族

  臺灣東部早期阿美族會利用岩棺舉行祈雨儀式,這是討論岩棺功能時一定會被提到的現象,或許已經變成一種常識。但是直到目前,大概沒有人知道阿美族為何會利用岩棺求雨並把它敲破。筆者認為岩棺的年代及功能的認定應該是造成謎團的主要因素。

  長久以來岩棺一直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麒麟文化(約3000年前)的產物,而阿美族被認為是距今1000年前後才出現的族群,兩者年代上的落差自然會讓阿美族選擇岩棺祈雨的行為變成無法理解。但如果岩棺出現的年代不是在3000年前而是1000多年,那麼這兩者間的迷霧就變成輕淡了許多。關鍵是岩棺出現的年代是否會晚至1000多年前?白守蓮遺址出土的碳十四年代已提供它的可能性。

  阿美族把岩棺當成求雨石的另一個謎團,筆者認為起因是岩棺功能的認定。因為被考古學家稱之為「棺」,所以這項器物就直接和埋葬死者功能相接連,也因此就和可用來祭祀求雨的神聖功能產生落差。但如果岩棺「不是棺」,或者「不只是棺」……。考古學家或許可以為前者解釋,畢竟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任何岩棺做人體埋葬的直接證據。但如何詮釋後者的現象呢?或許阿美族人從來不認為岩棺是棺。

參考書目

宋文薰
1972 〈臺灣東海岸巨石文化在東南亞史前史上的地位〉《國家科學委員會年報60-61年》:366-36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76 〈台灣東海岸巨石文化〉《えとのす》6:143-157
劉益昌、顏廷
2000 《臺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海岸山脈東側與綠島》。臺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報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童春發│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