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祝臺灣考古學的大家長宋文薰老師,生日快樂!暨「宋文薰教授九秩華慶祝學術論壇」影像回憶錄感想

話題‧話語

  518博物館日,快來屏花東館小旅行

藏品放大鏡

  館藏十件文物小故事:月形石柱與白守蓮一號岩棺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74期 2014.5.1

祝臺灣考古學的大家長宋文薰老師,生日快樂!暨「宋文薰教授九秩華慶祝學術論壇」影像回憶錄感想

文‧圖/葉長庚

  宋文薰先生為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現人類學系)教授,於1988年當選中研院院士,1994年退休後為名譽教授至今,今年5月14日是宋先生90歲的生日。日前臺大人類學系配合2013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舉辦「宋文薰教授九秩華誕慶祝活動」,本館電子報亦以專題於第271期向宋先生致敬。

  筆者有幸參與3月21日的慶祝活動,在當日影像回憶錄中,從許多考古界的老師、前輩提到宋先生過去的種種,更讓筆者深受感動。故在宋先生生日前夕,除了撰文獻上最深的祝福外,亦分享製作影像回憶錄的心得與感動。

大家的老師-宋先生

史前館張善楠館長親自參與慶祝活動並致上本館同仁的祝福。

宋先生最喜歡的禮物。

宋先生與家人一同欣賞影像回憶錄。

宋先生回應眾人給予的祝福。

宋先生贈予史前館之珍貴藏書。

宋先生與師母在史前館合影之照片被陳列於展示廳中庭。

  臺大人類系的傳統中,學生們都稱呼老師為先生,所以影片中的受訪者皆稱宋文薰老師為宋先生。然影片中幾位稱呼宋老師的年輕同學們,反而是在宋先生退休不再開課後才到系上求學的,包括筆者,都沒有真正上過宋先生所教授的課程,實是甚為遺憾。

  早期,幾乎所有唸考古的都會修過宋先生的史前史課程,從前輩與師長的言談中,可以知道宋先生是個嚴格的老師,但上課非常活潑,講起課來甚至眉飛色舞。宋先生上課常帶著考古標本進行實物說明,並分享自身的考古經驗,大家對其上課打製石器的加工方法印象深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老師在影片中提到,在1960年到1980年代間,宋先生是孤獨而且寂寞地扛起臺灣考古所有的教學與研究的責任。1980年以前,臺灣做考古的人很少,宋先生可謂是當時代表人物,結合了早期日本學者與中國學者傳承,當時考古學界的大教授,則成了宋先生的最佳寫照。

  關於宋先生在臺灣考古中的工作與重要貢獻,許多人會提到東部八仙洞長濱文化的發掘、臺灣巨石與麒麟文化的研究、卑南遺址的大規模考古發掘等重要事蹟,似乎都與臺東縣息息相關,故其在1984年被贈予臺東縣榮譽縣民之殊榮。然而宋先生在臺灣北部、中部、南部等地區亦都有許多考古工作的成果,包括文化層序的建構、主題式研究與大規模考古工作的進行,可以說開拓了臺灣考古學的領域。更大的貢獻是教導了許多學生,目前也都是臺灣考古學界的中堅份子,可以說是大家的老師,也是臺灣考古學的大家長。

「做事要嚴格,做人要溫和,要心存厚道。」

  筆者於人類學系就讀時,常看見一位和藹可親的白髮長者在系館出入,後來知道是宋先生;不過常在聊天時聽說宋先生以前是位很嚴厲的老師,和當時的形象完全不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呂理政館長特別提到宋先生是嚴格的老師,但性格很溫和的人;也提到以前田野工作每天工作量很大,而且晚上一定要把當天的資料與標本都整理完,所以不僅是工作過程的嚴格,對體力的要求也很嚴格。但其實宋先生很少有發脾氣的時候,對人也少有疾言厲色的情形。呂館長說他從宋先生身上學到「做事要嚴格,做人要溫和,要心存厚道」的處世之道。

  宋先生在考古工作上非常投入,常常從早到晚工作,埋首在桌子前,甚至在辦公室過夜。據說在田野工作時,腳步很快,工作一絲不苟。雖然宋先生後期很少親自進行考古發掘,但仍非常注意每一個環節的進行,並時時提醒,尤其特別重視測繪作業,對於考古工作的精凖性與現象的判斷都要求很高。

  卑南遺址是臺灣首次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之史前遺址,即是由宋先生與連照美老師共同負責執行。或許因為宋先生與連老師對田野工作要求嚴格,所以常能在許多場合聽到過去曾參與卑南遺址考古發掘的師長們聊起當年工作的辛苦,同時也看到那些田野工作經驗成為每一位前輩在考古學路上的重要養分,總是令無緣躬逢其盛的後輩十分嚮往。

  史前館的興建亦是始於宋先生提出卑南考古遺址現地博物館的想法催生而成,並由連老師出任籌備,因此才有現在的國家級考古學博物館。宋先生對本館有很大的期許,不僅多次來館參訪,也協助過本館進行標本鑑定工作,後來還將個人珍藏的重要圖書捐贈本館。本館有鑑於宋先生對臺灣考古學界偉大的貢獻與無私的付出,亦推薦宋先生榮獲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評審委員特別獎終身成就獎。

令人羨慕的愛情故事

  「像菟絲花,兩個人一起,一起成長。」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屈慧麗老師談起宋先生與宋師母之間時的形容,可見二人鶼鰈情深。在生活中宋先生總是陪伴著師母,師母也非常在意宋先生,例如在宋先生身體不好的時候,師母就常在辦公室裡看著宋先生陪著他一起工作。兩人彼此間盡心盡力,互相照顧,互相付出,真是讓人羨慕。

  這段浪漫的跨國戀曲還有幾個感人的小故事。宋先生小孩分別取名為「曄」、「和」、「平」,合起來就是「日華和平」;因為師母喜歡小王子的故事,所以宋先生就到處收集各種不同版本或語言的小王子書冊。還有一個小八卦,聽說宋先生用日文寫給師母的情書,是達到可以集結成冊的程度。

  而一張由卓浩右學長拍攝宋先生牽著師母的手散步在洞洞館(台大人類學系系館)旁的照片,可以說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最佳詮釋。

考古之外

  宋先生除了考古學的專業外,對於美術、音樂與文學都有涉獵,據說原本想攻讀美術史領域,後來陰錯陽差就成為了考古學大師。筆者求學過程中,由於研究生室就在宋先生辦公室對面,偶爾可以聽到宋先生分享給大家的音樂。從多位師長處得知,原來宋先生特別喜歡歌劇與法國香頌,許多人也在其薰陶之下而培養出興趣。

  影片製作其實有一些幕後花絮,其中有段故事是宋先生曾經到某一個餐廳用餐時,要求經理將掛於牆上的畫搬走,原因是那幅畫實在是難看到會影響食慾。可見宋先生不論什麼時候總是享受著生活,欣賞著身邊所有美好的人事物,也欣賞著人生。

  難怪許多師長總是提到宋先生就像是一個考古學家的典範,讓人想要成為一個和他一樣的考古學家,再加上其瀟灑浪漫的個性,對學子的影響不僅止於學問的傳授,對生活與生命都有影響。宋先生治學的精神與生活的態度,讓考古學進入到學生的生命之中。

  如前所述,筆者遺憾未能修習宋先生所開設的考古學課程,然而求學過程中,承蒙宋先生贈送許多考古學書籍,也曾因筆者攻讀考古學而親自介紹有關史前館與卑南遺址的資料,令筆者感念在心。在這重要的日子,從更多師長的記憶裡彷彿使自己對於宋先生更為熟識,也更加敬仰。

結語之後

  最後,藉本文特別感謝連照美老師、呂理政老師、劉益昌老師、陳文山老師、陳瑪玲老師、韓旭東學長、香麗蘋學姊、屈慧麗老師、劉克竑老師、張光仁學長、夏麗芳女士、陳伯楨老師、李作婷學姊、黃鈺錠助教、陳靜文助教、王哥(王智德)等師長以及黃維君、黃郁倫、尹意智、溫天賜等同學在影像回憶錄製作過程所提供的協助。謝謝您們在百忙之中接受訪問,並且提供寶貴的意見與回憶,使得成果得以完成,如影片開頭提到:「一個偉大的考古學家,不是一部短片所能道盡。這段影片一定有所遺落,就如同考古遺址般,無法保存所有的遺留與脈落。本片當然無法呈現完美的內容,但如同考古不變地追求過去的真實,將永遠不會改變並且持續下去的是…」「臺灣考古學 一代宗師 宋文薰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