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南島文化專欄
  對話的維度──臺東縣達仁鄉土坂村Maljeveq研討會側記

南島文化專欄

  《Maljeveq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紀念土坂村具有歷史意義的1968年五年祭及那時的村民》相片集幕後花絮旁觀隨記

博物館頻道

  卑南遺址精華區的保存與開展:卑南二期計畫簡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64期 2013.12.1

《Maljeveq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紀念土坂村具有歷史意義的1968年五年祭及那時的村民》相片集幕後花絮旁觀隨記

文‧圖/黃郁倫

  費羅禮博士(Dr. Raleigh Ferrell),一位年邁的美國學者,年邁到已經無法再搭乘飛機踏上臺灣的土地。臺灣是他45年前造訪的田野地,費羅禮博士曾在1968年前後前往臺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從旁記錄當年的Maljeveq(五年祭)(編按),並定居土坂部落進行一年的文化與語言調查。


小冊子封面,為1968年土坂五年祭刺球時祭竿相撞的瞬間。

  適逢2013年10月土坂部落再度舉辦Maljeveq,費羅禮博士透過臺灣年輕的語言學後輩黃維晨的協助,與當時的田野助理,如今已是年過60歲的土坂部落長者Drungdrung Tjakisuvung(朱振貴)以及部落青年Tju'ai Tjakisuvung(朱連惠)共同合作,將許多45年前第一手資料進行整理,出版一小冊針對Maljeveq而挑選的影像集《Maljeveq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紀念土坂村具有歷史意義的1968年五年祭及那時的村民》(Paiwan Tribe’s Great 5-year Ancestral Rite: Historic 1968 Celebration in Tuban),於Maljeveq前夕送還部落族人手上。費羅禮博士的動機很簡單:希望把當年部落與他分享的資源回饋給部落,並藉此鼓勵部落居民以自身文化為榮。

  即使已退休的費羅禮博士經濟條件不佳,他仍基於以下兩點要求而堅持自費出版這批影像集:第一、他不要部落為了這批資料的出版而有任何開銷上的負擔;第二、他不要因為這批資料的出版而產生任何個人得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協助排版,我看著小冊子一路從雛形、修正、意見的衝突、趕工、祭典前送抵部落等,也不免心生一些感想,以下做為旁觀隨記。

  這位人類學暨語言學者,即便他早已遠離田野地點許久,但終其一生都再也無法把背上承載的情感與責任卸下了。如李維史陀在《憂鬱的熱帶》裡說的,人類學家「染上一種長久不癒的無根性;最後,他沒有辦法在任何地方覺得適得其所;置身家鄉,他在心理上已成為殘廢。(李維史陀1989[1955]:57)」聽聞別人形容費羅禮博士資料出版的動機,我所理解到的是,他想要在有生之年盡其所能將資料經整理後交還部落。我看到的是人類學家那永遠背負的鄉愁,在田野地時思念家鄉,在家鄉時卻心繫田野地;不容許自己背叛或辜負任何一方,雙重的歸屬感導致如此的性格。人類學真是眾多學科當中,副作用數一數二之多的一門學科了。

  人類學不只副作用多,還脆弱得很。費羅禮博士謹守一道極為嚴謹的防線,儘管相片集圖文印製費用再怎麼拮据,也不願意接受別人出資分攤、不肯申請補助,就是怕落人口實,誤會他為利、為名,或利用他人成就自己。他的態度幾近極端,堅持一切花費都要自己承擔。也因為受限於此,印刷的頁數、份量等,都在和成本拉扯,尋找最低限度的平衡。

  我曾經不解地想要干預,只要大家想法募資籌錢,再多個幾千元就可以加印一倍的數量了,何不為之呢?但重要的是,有許多事情就是無法以效率之名,或以投資報酬率之名,行破壞之實。費羅禮博士為人行事的小心翼翼,某程度也說明了要覺察可能的環境險惡、人心的不可掌握。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將這件事的立意明確下來—就是將1968年Maljeveq的記錄送回部落族人手上—便將防線內他能力做不到的事排除了。人類學的脆弱或許也是學術界數一數二出了名的,如果不像費羅禮博士這樣謹慎,稍不留意就會遍體鱗傷。

  不只傷己,傷人也是輕而易舉。在決定與編排內容的過程中讓我看到,部落青年Tju'ai自始至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同時尊重部落長者的意見,也尊重費羅禮博士的意見,再偷渡一些在部落必得兼顧的眉眉角角。在她身上,我看到排灣族部落裡很強調的關係與身份,尊重與不逾越。

  另一方面,在遇到意見相左的時候,她身為雙方溝通的媒介,卻也能決斷做出選擇。在一次我以為「糟了,怎麼辦?」的討論時刻,Tju'ai果決做出判斷,隨即進行溝通,讓相左的意見沒有衍生為僵持(它很有潛力可以是的)。如果不是她,這項工作將會造成哪些不圓滿,我也難以想像。


小冊子封底,為1969年左右的土坂村。

  小小冊子,文字與影像的量也不是太多,但分工卻一層又一層:黃維晨與Tju'ai雖然是實際溝通的兩人,但他們事實上分別是轉達、代言費羅禮博士以及部落長輩的意見。某程度來說,黃維晨與Tju'ai也在就各自專業和所學發揮自己,也將自己的思考融入工作當中,而非缺乏思考地傳話、執行而已。

  這共事過程實在是很愉快的經驗啊。當Tju'ai化解了上述衝突後,我感嘆地說:「你怎麼那麼好?」她卻回應我:「那是因為你們都很好哇。」我又見識到一次很美好的價值:真正能把人聚在一起的,不是某種理念或理想,而是對他人的信任與情感。

編按:由於許多族人並不喜歡「五年祭」此一簡化祭典神聖性與重要意涵的說詞,但外界目前還無法以其他稱呼理解該祭典,因此印製時仍以「五年祭」作為Maljeveq的中文暫譯,目前是一種不得不的作法。

引用書目:
李維史陀,克勞德(Levi-strauss, Claude)
1989[1955]《憂鬱的熱帶》。王志明譯。臺北:聯經。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