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角印象──劉其偉父子的新幾內亞行」特展,談新幾內亞的過去與現在
文/劉世龍
記憶中的劉其偉先生,似乎都穿著一身的卡其服,閒來便叼著煙斗談笑風生,有著文化界老頑童之稱。至今,劉其偉也已往生了10年。回顧他一生經歷閱歷豐富,早年臺灣地區對於非洲、大洋洲地區文化鮮少深入探討,尤其是在人類學與藝術領域中,多數透過劉其偉創作與影像介紹拓展我們的視野,那個知識封閉的年代,劉其偉在藝術創作意趣,讓我們重新體現原始民族與自然界芸芸眾生百態。
劉其偉年輕時代是一位工程師,在1949年後才慢慢踏入了現代繪畫創作,並在藝壇上嶄露光芒。爾後,劉其偉也在東海及中原等大學教導現代繪畫理論相關課程,透過劉其偉對原始藝術的解析,重新認識藝術的本質。雖身為工程背景,但劉其偉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駐足臺灣當代藝術與人類文化探險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高業榮教授與劉其偉先生於1993年新幾內亞回國後至本館(夏麗芳攝)。 |
劉其偉一生的足跡踏及中南半島(1965-67)、非洲(1984、1992)、菲律賓(1972、1981)以及新幾內亞(1993)等地,同時也對臺灣的排灣、魯凱(1984)以及雅美(達悟)(1980)原住民族群具相當研究。也正因這樣的涵養,因緣際會下本館人員與劉其偉在1993年曾在臺東相遇,時間恰好為劉其偉完成新幾內亞的文化探險之旅後。當時本館為建館籌備時期,為擴展本館南島文化研究領域,正積極購藏相關文物標本。當時劉其偉與高業榮、江韶瑩先生,受邀擔任本館南島地區相關文物的評鑑委員,進行臺灣原住民以及東南亞文物的鑑定。1997年劉其偉先生在臺東舉辦畫展,也成為與本館的最後相遇,雖然劉其偉的相關文物並未捐贈本館,但是相關的研究卻成為各界相當重要的資料來源。
劉其偉一生文化探險足跡的脈絡,提供本館近年致力於南島研究極具價值的學習典範,其所出版有關文化人類學著作包含《菲島文化與藝術》、《蘭嶼部落文化與藝術》、《文化探險──業餘人類學初階》、《文化人類學》、《巴布亞新幾內亞行腳》等著作,皆是一般人想認識南島文化的知識來源。
劉其偉謙卑表示自己為業餘探險調查,但文章內容意涵卻融合了生態環境、人類學與藝術知識。他對於田野調查工作的目的,雖說僅為研究現代藝術不得不從原始藝術著手;並由於追求藝術的始源,又不得不涉及民族學及其關連的問題做探索。《婆羅洲雨林探險記──原始部落文化藝術》一書中,透露出劉其偉一直有一個希望,如何把東南亞文化圈──臺灣、南中國、菲律賓群島、婆羅洲……等地的物質文化,編造一本典型而有系統的「面具藝術圖錄」,希望把隨著世紀行將消逝的珍貴藝術留存下來,即對於精神文化的研究,做些貢獻(劉其偉,1983:289)。
1993年劉其偉先生與子劉寧生前往新幾內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
劉其偉的兒子劉寧生於《海洋之子劉寧生》書中提到,劉其偉1993年的新幾內亞文化探險,對於一般人而言,要深入這些瘴氣瀰漫的叢林,忍受蚊蟲的叮咬,往往是無法忍受的。但劉其偉卻以82歲高齡深入蠻荒之地,當他努力爬上山坡地進行調查、訪談工作時,不免顯露疲倦之色卻不肯放棄(劉寧生、劉永毅,2001)。他博取了當地原住民深厚的友誼,這種天真熱情的態度,是劉其偉所秉持的態度,也值得後輩的學習。劉其偉在該地所採集與記錄的文物與影像,提供臺灣日後研究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文化與族群重要的資料。
頭戴假髮的胡利族(Huli )男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
巴布亞新幾內亞在整個大洋洲來說,是非常特殊的島嶼,根據人類學的研究,距今四萬年前,西巴布亞沿海就已有史前人從東南亞經過印尼群島,逐島推進至此,而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南島語族,雖挾著高超的航海技術向東擴散至西巴布亞新幾內亞,但卻在新幾內亞的東部與高山阻隔望山興嘆,成為少數保有自身獨特文化及語系,而自成一格的巴布亞語系世界。
對一般人而言,巴布亞新幾內亞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但它卻是世界第二大島、南半球第一大島。十六世紀時,西班牙航海家無意間發現了新幾內亞島 ,由於島民髮質又捲又蓬,故將之命名為「蓬蓬頭之島」。巴布亞一詞是馬來文Pa- Pua「蓬蓬頭」的意思。然而,也由於高山阻隔,將原住民族群切割成許多小群體,因此幾乎一半以上的巴布亞語系,都只有數百名使用者,而族群間的殺戮與爭戰不斷,使得複雜的冶煉技術與書寫系統無法形成基礎,造成當地始終停留在石器時代。
巴布亞新幾內亞保有許多原始文化的物種與社會,但隨著西方大船駛進港灣後,這些文化漸漸瓦解,生態體系也遭受破壞當中。石器時代的風俗也隨著十九世紀以來,遭受了三次文化衝擊。四百年前,荷蘭東印度貿易公司於此設立貿易站,大量當地物種遭受獵捕送往歐洲,其中包含大量的天堂鳥標本與羽毛。1942年,日本軍隊南下至本島,同時入侵荷屬新幾內亞及東部澳洲的領土,使本島東部和北部高地成為二次世界大戰中西南太平洋的主戰場。最後的改變,則是歷經不同歐洲強權的殖民與讓渡管理,直到1975年從澳洲政府代管中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然而該島土地以中間為界剛好分成左右兩半,一半為印尼的伊利安省,而靠近所羅門島這一側為獨立國家。
現今的新幾內亞地圖(左側為印尼之一省,右側為獨立國家巴布亞新幾內亞)。 |
新幾內亞獨立至今近四十年,這個地區從原始社會躍進網路社會,其實有很多矛盾之處,包含從一個自然崇拜的社會邁入基督宗教信仰,或從早期部落戰爭的食人行為,到現今法治社會與氏族關係的衝突,種種現象都值得我們去探討。本展覽預定於7月27日開幕,本館希望藉由這次展示,提供觀眾另一角度去看地球村同樣的南島語族如何過著不同的生活模式,並經由此展神遊新幾內亞一趟。
註:1546年西班牙人雷特斯(Ortiz de Retez)由菲律賓返回巴拿馬地峽途中,因偏離航道而到了現在的新幾內亞島,在1526年其實有人(名叫Horge de Menezes)已到過該島,發現當地人種不是印度尼西亞馬來人,而明顯與非洲黑人有關,因此雷特斯將當地命名為新幾內亞。
參考文獻
劉其偉(1983)。婆羅洲雨林探險記──原始部落文化藝術。廣城書局。
劉寧生、劉永毅(2001)海洋之子劉寧生。圓神出版社。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