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連結──首次嘗試聯合東部高中職原藝班教學合作之創作展覽
文‧圖/kuli‧kilang
構想緣起
「認同與連結──東部高中職原藝班南島文化創作聯展」,是個首次嘗試與高中職學校展開深度館校教學合作的成果展覽,也是原藝班作品在校外交流的展覽。其推動構想主要是源自本館近年來收藏與接受外界捐贈許多臺灣原住民和南島文物,相關研究也陸續展開。並於民國100年承蒙教育部補助進行南島常設展廳部份更新計畫,接續完成14族原住民族現況展示,同時呈現文化傳承與連結廣大南島世界的面貌。
原住民藝術教育為執行原住民族教育法重點之一,也是傳承原住民藝術與文化、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基礎,國內一些高級中等學校據此設置「原住民藝能班」全力推動各項原住民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項目,成效斐然。
本館臺灣原住民和南島文物收藏與相關研究,適可結合高中職學校藝能班教學,分別從議題的深度、廣度規劃題材內容,讓同學們認識臺灣原住民族與南島文化之關聯性,除了傳承原住民文化的學習外,亦能經由實際參與認識南島文化,透過發揮創意進行實作。讓新一代的原住民學生經過主題性的思考創作激盪,能夠運用學校技藝來詮釋自身族群文化的多元呈現,使原住民可以大聲地在博物館裡說出自己的族群故事。
教學經過
初次的館校合作,希望讓學生有個不一樣的學習環境。基於結合技術與文化內涵的教學理念,本館研究人員就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度內涵與南島語族文化的寬廣面向,提供了良好的資訊;然而,文化內涵是需要經過族人自身述說的,本計畫亦教導學生如何回到部落詢問家人或族人文化相關的技巧,讓學生花些時間與社區族人談話,調查自己創作的文化題材。同時,也示範如何將文化題材轉化為創作實體。
事實上,一個創作品的完美呈現,最重要的功臣,還是需要學校老師耐心在技術上教導,不論是版雕、版畫還是蠟染,或是複合性媒材,能夠讓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創作,才能發揮同學與生俱來的藝術潛能,所呈現的作品才能在水準之上。本次合作是一個新的嘗試,透過文化教學、田野調查,以及技術指導,試圖讓一個民族作品,散發出其文化靈氣。
此次館校合作教學內容,主要是推廣去年南島展廳所更新的幾個概念展示中的兩項主題。其一是「活出歷史」,這項教學內容並非想煽動族群之間的溝通問題,而是想要讓同學們正視過去歷史,並以正向角度活出屬於自己的現存歷史。
本展示所要呈現的,是希望將課程的內容跳脫一般以文字為中心的文獻歷史敘述方式,進而能探索原住民內在精神活動及動態歷史變遷的種種面向。希望透過這樣的作品呈現方式,能更深刻地把握住有血有肉的文化歷史經驗,引發具有同理心的歷史理解,而不只是客觀知識的堆砌與鋪陳。
創作心得
<滅絕>,張旭東、余雅慈,關山工商原藝班。 |
<海祭>,薩巫瑪(曾文海),關山工商原藝班。 |
在此次關山工商原藝班同學們對於該主題所創作的作品中,蘭嶼的雅美族張旭東同學與布農族的余雅慈同學,運用了漂流木的特性聯手創作<滅絕>這項作品。在他們創作想法中提到:「蘭嶼拼板舟的船眼圖案與核廢料的輻射標誌,顯示出傳統與現代產物的諷刺對比。我們憂慮,因核廢料在蘭嶼帶來的輻射污染,間接導致文化滅絕的危機。」另外一位阿美族的薩巫瑪(曾文海)同學則是運用蠟染進行創作的<海祭>:「用自己的意念把要表達的呈現出來,舞動的身軀結合了圖騰表達舞動中的『八字牽手』的形式。透過空虛的身軀,代表文化在下一代淡去流失,頭目正告知不可忘記的祭典。」
在課程中的另一項主題,就是與展廳更新主題呼應的「還我原名」。現代的原住民已經習慣了漢人有名有姓的命名法則,對於傳統的原住民命名制度沒有任何印象,少有年輕一輩知道每個族群原住民名字的由來都有屬於它的故事與意涵。
雖然恢復原名,是個看似回歸傳統的運動,實際上卻也挑戰著族人如何從傳統命名文化中,找出因應現代化挑戰的智慧創意。這次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大家我是誰?我們的傳統名字有多什麼美麗。
針對這項主題課程,關山工商原藝班的阿美族石宜旻同學運用蠟染創作了<takufan達谷梵部落>。她說上過幾堂課後,想把自己部落的名字呈現出來,回到部落進行調查,發現自己部落名字背後的歷史故事原來那麼豐富。此外,臺東高中原藝班的陳造華同學告訴我,他運用了泥塑的技法呈現了<tianiyau祖先的容顏>。他說:「塑造祖先的容貌時,我清楚的感覺到tianiyau的血液在體內流動,祖先的智慧與訓誡與我融為一體,提醒我不要忘本。Tianiyau是我們家族榮耀之名,我要大聲的說出我是tiama tianiyau。」劉主舲同學則運用版雕,創作了<勇士之名>,他說:「在都市,我只是一個不起眼的過客;回到部落,依循祖先傳承的智慧,卻是守護大武山的勇士。」章誠軒同學同樣運用了版雕的技法創作了<重視心中的vukid kusaza>,他說:「為了尋找心中的vukid kusaza(排灣族語意為荒涼之地),跟著長輩兩次尋根;祖先的開拓,充滿血汗與艱辛,這個地名,將一直烙印在後世子孫心中。」
以往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直覺式的想到什麼就創作什麼,甚至純粹只是為了作業而草草應付,對於作品與文化的結合,很少會有更深層的連結。若是同學在技藝養成的過程中,能夠有教師能在旁指導,將會啟動原住民學生對於民族母體的文化發展與傳承在心中激起一絲漣漪。關山工商原藝班的黃佩慈同學說:「這門課我還蠻喜歡的,雖然一下要我們做東做西,有時真的聽不懂,但是後面才慢慢瞭解自己的文化及傳承,也讓我知道如何傳承自己原住民的文化。」陳秀蘭同學也說:「還沒上時,心情抱著期待老師會教我們什麼?上了這堂我發現原住民文化是需要時間去調查的。」胡翔君同學說:「我的創作來源是來自於自己的想法與靈感,所以我所創作的來源是即興靈幻創作……」曾文海同學則提到:「如果沒有這堂課的話,我無法用如此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這堂課,也讓我學會把作品與故事結合,也學會做出有主題性的系列作品。」歷經一個學期的陪伴下來,我們發現不同的創作思維與回歸部落生活體驗,在純樸的同學們心中,似乎燃起對於民族母體文化的興趣,原來這麼地貼近自己。
本展示是推廣南島文化館校合作執行成果與學生的藝術創作活動,這回特別製作的特展,以彼此學習和相互觀摩交流為前提,並提供社會大眾認識、欣賞當代原住民族文化及精采的藝術創作與展演。期能與各地原住民族學子相互觀摩、學習機會,達到涵養傳統文化美感,提昇多元藝術發展目標。
史前館在經過了此次館校教學合作之後,其學生的創作聯展得到不少良好的迴響。我們更能確定博物館的研究與「認同與連結」主題展覽,需要主動向外推廣,讓更多的臺灣學子,尤其是原住民新一代,更能夠瞭解臺灣文化。並且讓原住民的知識,乃至於南島文化的智慧,透過各種可運用的媒材,在更多場合被看見。「根植於臺灣,放眼南島世界」將是新一代臺灣原住民的使命,該項計畫除了透過推廣教育認同民族、鄉土,也讓史前館與學校資源共享,彼此關係更加緊密,進一步拓展原住民在新世代的視野與認識自身肩負連結國際南島的角色,以期善盡社會責任。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