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資訊媒體的新思維
文/劉世龍
圖1.畫家老布魯格爾繪製的巴比塔。 |
在《聖經》創世紀第11章有著這麼一段預言故事,據說當時的人類聯合起來建造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巴比塔(Tower
of Babel)(圖1)。為了阻止人類的計畫,上帝遂讓人類說起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造塔計畫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這個故事提供我們一個想法,在文字未發明前,人類因為語言各異無法溝通,然而這結果卻引發人類持續思索透過各種媒介以傳遞訊息。
為了紀錄人類所留下的訊息,從早期結繩記事、岩畫、印刷術的蓬勃傳遞資訊,乃至於現今超越時空的限制,人類藉由數位與網路科技,又再次建立了一座座巴比塔,讓彼此更容易經由媒介傳遞與溝通。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改進使用不同符號演繹、簡化紀錄了場域與事件,每個歷史事件的傳遞,都透過了圖像符碼這樣的探針,試著呈現真理。而在時間軸與空間軸所留下的物件,也成為過去歷史脈絡中重要的傳遞者。因此,文化多樣性可透過歷史載體自身訊息所傳遞多層次脈絡,同時提供我們跨越藩籬與探索,劃分人們本我(itself)與他者(the
other)的不同性。
博物館的功能延伸—信息傳播
圖2.麥克魯漢
|
博物館的功能,從最早期的收藏、研究乃至展示、教育功能,演變至今資訊傳播之重要性是不可抹煞。博物館收藏具有時代意義的載體並進行演繹,將其實質正確媒體資訊傳播予社會大眾,因此不可忽視其責任。在公立博物館的社會機制下,它嘗試著建立起區域性或國家象徵的重要訊息傳遞的角色。想當然爾,博物館亦因此背負社會教育的重責大任。近廿年來,無論全球或是臺灣本土公立博物館都面臨著新思維與新興媒體訊息爆炸的壓力。回顧六○年代,傳播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圖2)便預知未來科技技術與創造對人類感官的延伸。無論是地球村一詞或是網路銀河系,在當時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於現今環境中卻已呈現大幅躍進且成為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技術革新延伸了人類感官的能力。因此,博物館也必須重新認識媒體環境(medium
environment)的重要。
在麥克魯漢看來,媒體就是資訊(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註1),其傳遞的是媒體本身的特性,媒體本身改造人的能力遠大於媒體所傳遞的內容對人的改造。從人和媒體的關係出發,麥克魯漢把媒體分為冷媒體和熱媒體(註2),熱媒體只延伸一種感覺,並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滿資料的狀態。冷媒體則相反,傳達的是低清晰度,需要人的感覺器官去填補。
在訊息傳播的時代演進,麥克魯漢分析人類傳播工具的演進可區分為「口語文化」(oral
culture),傳播範圍僅限於共同觀感的聚落內部居民,感官著重在於口、耳、觸覺上的使用。而文化傳播的第二次重大改變,在於古騰堡的活字排版印刷革命,麥克魯漢稱這時期為「機械文化」(mechanical
culture),這個時期的傳播型式,突顯了視覺感官的應用,線性、繪畫並透過文字將方言擴展於大眾媒體。而在傳播歷史的第三次重大改革,便是所謂「電子文化」(electric
culture)的共鳴性,改變人類的傳播歷史,也強化了即時性傳播的回應。至今,電子文化的傳播革命,已滲入並改變社會消費習慣,透過數位複製與再編譯,媒體傳播顛覆實體空間的單一性,數位社群的力量與資訊媒體的傳播似乎也改變了實體社會的秩序與價值觀。
然而,公眾媒體的傳播利益到底為何?以一個公立博物館做為公眾媒體的資訊站,對於現今虛實的媒體環境衝擊下,除了回顧過去的歷史脈絡,遠瞻未來,雲端數位資料的傳播,是否也有可能成為下一階段重要的知識寶庫?文化資產數位虛擬化的資訊蒐集、保存和傳播,正加速推動著博物館社會公益性、公眾性的實現,也帶動博物館文化核心價值於最大範圍的實現。
公共利益的媒體思維
公立博物館做為提升國民素養的基礎下,博物館納入公共文化建設,乃是保障公民公平享有獲取知識與歷史見證的權益,因此以文化公益性、公共性的核心勢必建立在博物館的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該價值以文化資產為主導媒介,並強化標靶媒體(target medium)為資訊迅速傳播,透過科技媒體為輔助工具的數位、網絡化傳播,在目前的確可達到有效傳播速度與最大涵蓋範圍。因此在未來,博物館將頻繁透過新興媒體將最古老的文化傳播在我們面前。反觀我們,也應審思在博物館內部實體空間總體知識傳達的效率是否可達到知識成本的概念。
博物館應朝多方位的資訊媒體傳達,公立博物館所在進行國家文化政策的訊息傳達者來說,就必須思考在多元文化與尊重多樣環境與重現的精準性。如何將博物館中「物件」的資訊有效地進行傳遞,滿足觀眾參觀博物館的心理需求,是博物館提高自身形象的關鍵所在,透過互動傳播方式造就文化產業種種可能,試著提供公眾全新感知環境。
觀眾進入博物館空間,除了與館員的互動外,如何活用新興媒體本質與特點,以成為無形的語言溝通,是提昇博物館管理者理想的體現與觀眾的總體評價來源。因此,媒體資訊的傳播是博物館形象構建的重要因素。在新媒體時代,作為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其良好的交互性、分眾性、趣味性、形象性,為博物館形象的提升、博物館資訊的傳播、博物館品牌的建設等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感知體驗的媒體角色
|
圖3.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透過自主媒體的傳遞,傳遞並分享博物館活動,包含網站與Apple
Store免費提供下載解說影片,達到共享的概念。 |
博物館的收藏演進,傳遞訊息媒介的改變,成為博物館在收藏型態的最大轉捩點。在物質文化的大量收藏後深知物件傳遞訊息的不足,進一步重視所謂非物質文化、聚落與自然環境生態的內容記錄,這種觸及不同媒體的保存,都為了傳達高清晰度的文化意涵陳述,舉凡各種反映在文化現象的媒體(包含實質物件與數位資料)都成為博物館重要的收藏評估範疇。然而,這些統稱為媒體(medium)的文化資產,若無適切的公開資訊環境傳播下,這些資產似乎連媒體的意義都無法界定。而處於以環境訊息為主的博物館,所有媒體都會因人類感知回應的多寡而產生冷熱效應,雖然我們以感官刺激二分法的概念,當然取決於博物館對訊息傳播的共鳴效應。尤其在現今訊息回饋零時差的時代,我們不可否認所謂的「媒體即訊息」,對於博物館在處理任何媒體所應負的社會責任與創造性的啟發,都具有無遠弗屆的指標性價值(圖3)。
結語
近年來,新興媒體即時互動性一直是成就公立博物館的參與效應,活絡參觀者進場意願的指標。如何成就原有資產的價值性,是博物館實體場域應就傳播學「使用與滿足」理論來加以架構,以參觀者為立場,藉由受眾對媒體的使用動機和獲得需求滿足,來探詢大眾傳播給人類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透過視覺傳達的秩序與認知,以使用者的角度來反省博物館媒體傳達扮演的角色。
在此,我們思考的博物館新興媒體,固然有許多迷思都侷限在數位媒體(digital
media)這一塊,但是回歸訊息本質思考,博物館建置新興媒體應重視的是所謂音響空間的共鳴與殘響。當今媒體時代,事件的引發與迴響透過公眾媒體的傳遞猶如野獸洪流般,往往在無法思考正確性之當下,又被另一波訊息淹蓋。因此,媒體與訊息對博物館而言,就必須透過主控發聲權的概念以傳遞資訊。無論是實體空間(如出版、展示陳列)或是虛擬空間(網頁、網路電台、電視、youtube、社群網路、雲端資料庫),都是博物館主控自有品牌建立與傳播的管道。因此博物館在未來,必須要有創立媒體與保存媒體的概念,尤其在過往物質文化保存與創造未來文化方面,公立博物館的知識範疇亦應涵括未來性、創造性與公眾利益性的考量。
公立博物館經常扮演服務公眾的機制,卻也反映了一個區域社會性格的塑造場域,或是地域環境的演進過程。因此博物館須以不同層面溝通的媒體本質,除了維繫原有的研究典藏功能,如何透過新興媒體的運用,在當下博物館似乎都應該重新思考主動出擊,準確把握自己的特色並承擔起社會責任的義務,發揮優勢,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註1:麥克魯漢的著書中,原文為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媒體即按摩)。
註2:例如收音機是熱媒體,電話是冷媒體;電視是熱媒體,電影是冷媒體;照片是熱媒體,卡通畫是冷媒體;象形文字和會意文字是冷媒體,拼音文字是熱媒體;同樣作為書寫媒體的話,石頭是冷媒體,紙卻是熱媒體。
參考資料
麥克魯漢著,汪益譯《預知傳播事(Essential
McLuhan)》,台灣商務出版。
李文儒《博物館文化與新媒體傳播》《中國文物報》 2010年2月24日第6版
昆汀.菲奧里(Quentin Fiore),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著,譯者:楊惠君,《媒體即訊息》,出版社:積木文化。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