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知本老爺酒店的異業結盟
港口遺址玉器系列(一):人獸形耳飾
跨越隔閡: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展示(上)
史前館電子報第137期 2008.08.15 
   

跨越隔閡: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展示(上)

文‧圖 / 陳涵郁


醒目的大牛奶罐後方所佇立的五層樓磚造建築,就是原為毛料倉庫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在2006年增建前的外觀。

  根據美國政府人口統計的最新數據,波士頓總人口為五十八萬九千人,其中白人佔54.5%、拉丁裔居民佔14.4%、黑人或非裔美國人佔25.3%、亞裔人佔7.5%、美洲或阿拉斯加原住民佔0.4%(U.S. Census Bureau, 2007)。置身富含文化多樣性的城市,「認識多元文化」逐漸成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波士頓兒童博物館(Boston Children’s Museum)在教育推廣上的重要使命及特色,1979年遷至交通更便利的波士頓灣畔後,除加強配合波士頓地區各種族群及社會經濟階層居民的需求外,展示與教育課程的發展也針對周邊居民多元文化的特性與尊重不同族群的觀點。

  該館佔地兩萬八千平方英尺的展場中,有四成以上的展示強調文化的認知與欣賞,文化相關藏品數量達3萬多件,是館藏比例的四分之三。1980年代中期獲得國家補助後,博物館得以擴大社區服務範圍,包括協助社區舉辦節慶活動如猶太光明節、中國新年與端午節、日本新年、櫻花祭、兒童節、馬丁路德日、美洲原住民慶典等,透過展示、節慶、表演等各種活動,促使各社區能在博物館中互相交流(Fang, 1998)。1987年成立「多元文化委員會」,除進行波士頓地區各種族群的風俗文化研究之外,亦探討這些少數族群的兒童在美國適應與發展的情形(黃淑芳,1995)。

《兒童橋》(The Kids Bridge)

  1990年設計完成的《兒童橋》,是館方以展示探討多元文化議題的首次成果。展示團隊透過與波士頓地區的美洲原住民、非裔美國人、拉丁、愛爾蘭以及越南社群的孩子、家長與代表合作,進行數個月的討論以決定展示走向與內容。展示入口處長達四十六英尺的橋,象徵本展示的中心要旨—「在族群間搭起一座橋樑」,是由社區居民一同搭造的,其中一個展區邀請各社區自己製作的小型特色展,各自挑選富代表性的物件。除了在策劃過程中與社區居民的交流互動,展示附帶的學校教程、系列書籍、教師訓練以及觀展時的課程活動都持續的締造博物館與波士頓社區間的緊密關係。

  館方首次使用三個互動式影片教程貫穿全場:「波士頓尋寶」(The Great Boston Treasure Hunt)帶領觀眾隨著影片中的小朋友探索四個不同的街坊,尋找對住民而言特別的東西;「跟我說話」(Speak to me) 透過孩子及社區居民介紹他們的文化、語言,學習用西班牙文、柬埔寨文、海地話、廣東話說「我愛你」;「理解彼此」(Getting Across to each other)呈現了十八個真實故事,透過互動式的電腦螢幕引導觀眾思考種族問題的面對與化解:聆聽影片中小朋友描述遭歧視的經歷與挫折、悲傷的種種感受後,觀眾可以透過選項選擇回應的方式。

  此外,展場充滿不同社區蒐集來的文化物件,如食物、衣服與玩具;亭子中可聆聽不同語言的搖籃曲;精美的「街坊之窗」(Neighborhood Windows)單元,孩子可以透過小窗子,觀看模型屋中由社區藝術家所繪製的波士頓地區不同文化的家庭生活細節,包括伊斯蘭祈禱的儀式、越南新年、薩爾瓦多慶生會、非裔美國家庭的聚會、墨西哥獨立紀念日、感恩節以及其他的宗教信仰與族群的特有活動。這些豐富的內容訴說著文化差異背後的共通點是對家人的愛、對信仰的虔誠以及為了好玩而發明各種遊戲(Northey, 1996;Graeber, 1997)。

  本展有別於館方過去所針對的二~十一歲的兒童觀眾,將內容設定在八~十歲可以理解的範圍內,透過孩子的口述親身經歷的影片探討、呈現種族歧視的現實,實為一項大膽的實驗。它以柔性的展示氛圍,帶領家庭思考這個平常避而不談的議題、提供討論的素材與機會,並希望兒童能經由了解其他文化,反思自身,鼓勵同情、接納與尊重的情感。波士頓兒博館透過製作這個展示,主張兒童博物館應「透過兒童眼光,發展有關社會及其問題的展示及教程」的社會使命(Northey, 1996)。(待續)

(作者為史前館南科籌建小組約僱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