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祖先的盛裝: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下)
城鄉差距,提醒著史前館的核心責任
Old is pure─從《馬利科彎英雄傳》、《泰雅族風情》兩本舊書談起
史前館電子報第130期 2008.05.01 
   

重現祖先的盛裝─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下)

 文 / 方鈞瑋 圖 / 涂寬裕


太魯閣群女子盛裝

太魯閣群男子盛裝

太魯閣群男子胸兜

前文連結:重現祖先的盛裝─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中)

太魯閣群的傳統服飾

  太魯閣群原居於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的山區,之後因為人口增加與尋找耕地等因素,一部份人越過中央山脈沿著立霧溪與木瓜溪流域兩側居住。就行政區域來看,本群主要分佈在南投縣仁愛鄉廬山、松林、靜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秀林、景美、水源、銅門、文蘭;萬榮鄉西林、見晴、萬榮、明利、紅葉;卓溪鄉立山、吉安鄉慶豐、福興與南華等地。

  在族群分類上,太魯閣群(Truku)原屬於泰雅族賽德克亞族中的一群,經過了時代的變遷,在當代族群成員自我主觀的認同意識下,逐漸發展出「太魯閣族正名運動」,要求成為獨立族群。2004年1月14日這項要求獲得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成為第12個臺灣原住民族。為利於傳統服飾討論的一體性,在此仍維持以「太魯閣群」進行討論。

  太魯閣群的織品以輕、薄、素、淨著名,服飾多半以白色苧麻為底,局部夾織色線形成紋樣。本區域的紋樣主要以菱紋為主,並以單獨的形式出現,這與其他地區採帶狀的連續圖案,或由許多小菱紋組合成大菱紋的表現非常不同。男子上身穿著胸兜、無袖長衣與套袖,下身穿著遮陰布,為了禦寒與遮羞的需要,會加穿一件披肩。女子上身穿著無袖短衣與套袖,下身穿著片裙與護腳布。片裙穿著時從左、右各圍一片,並以腰帶繫綁固定於腰間。在披肩與片裙上,以黑、紅或桃紅、青藍二色挑織成錯落分隔的小菱形,呈現清新淡雅的風格表現。

木瓜群的傳統服飾


木瓜群女子無袖長衣正面

木瓜群女子無袖長衣背面

木瓜群男女合照

木瓜群男子披肩

木瓜群男子盛裝

  木瓜群原居住於南投濁水溪上游與眉溪兩岸,之後因為人口增加與尋找耕地等因素,輾轉越過中央山脈來到花蓮木瓜溪流域居住,因此被稱為「木瓜群」。清朝末期,因受太魯閣群的壓迫,於是向南遷徙至花蓮縣壽豐鄉溪口與萬榮鄉明利兩地,光復後有部分族人再遷至秀林鄉佳山與萬榮鄉見晴、萬榮等地居住。

  木瓜群的服飾以白色苧麻為底,並利用黑色與紅色毛線挑織紋樣,以白、黑、紅色的對比製造紋樣的立體感。男子上身穿著胸兜與長袖長衣,下身穿著遮陰布。男子長袖長衣正面下襬處與背面腋下至下襬處挑織有菱形與山形等紋樣。女子上身亦穿著胸兜與長袖長衣,下身穿著片裙與護腳布。為了保暖與遮羞的需要,男女皆使用披肩。值得注意的是,木瓜群會在長袖長衣背後與披肩上夾織紅色羊毛流蘇。這種形制的衣服也被鄰近的阿美族人廣泛穿著與使用,在整個泰雅族服飾中,這個現象相當特殊,也正說明著族群間的互動與接觸。

(作者為本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引用資料: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6年。

尤瑪達陸著,《祖靈的盛裝:泰雅族傳統服飾文化叢書(II)Atayal篇》苗栗:苗栗縣原住民工藝協會,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