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祖先的盛裝: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上)
瑞典的瓦薩戰船(上)
興盛於南太平洋的風與火─Te Vaka訪台交流有感
史前館電子報第128期 2008.04.01 
   

重現祖先的盛裝:泰雅族及太魯閣族的傳統服飾(上)

 文 / 方鈞瑋 圖 / 涂寬裕

前言


大嵙崁群女子盛裝

  日治時期之泰雅族包含現在的泰雅族以及太魯閣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最廣的族群,聚落遍及台灣、北、中與東部地區,所佔面積幾乎已達整個台灣島的三分之一。由於分佈範圍的廣大,不同地區的族人不僅有著不同的起源傳說與遷徙路徑,也有不同形式的服裝表現。「泰雅族」這個名稱是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因為統治需要所進行的分類與命名,實際上,這樣一個「整體」的泰雅族圖像,在過去並不存在於任何族人的認知中。對族人而言,他們知道居住在另一條溪流之外、穿著不同服裝類型、說不同語言的人是敵人。也因此,服飾在過去的生活中扮演區辨我群/他群的重要標準。

  服飾不僅是我群/他群的辨識標準,在傳統泰雅社會中,也是女子社會聲譽的來源。在傳說故事中,唯有勤於織布的女子,死後才能通過彩虹橋的考驗,到達靈界彼岸與祖靈相聚。此外,由於泰雅族分佈地區的廣闊,與周遭的漢族、布農族、阿美族、巴則海族、道卡斯族長久互動的結果,也產生服飾文化交流的現象。傳統服飾上所使用的羊毛、貝珠、銅鈴、貝板等材質,一一都是泰雅族與外在社會接觸互動的歷史證明。總之,泰雅族雖未發展出書寫的文字傳統,但傳統服飾卻扮演著一種無聲卻有形的溝通語言,記錄著悠遠漫長的族群歷史與價值。

  日治時期,由於日本政府認為織布--文面--獵首之間具有密切關連性,織布因而成為政府強力禁止的項目,再加上外來布料與服裝的大量進入,使得泰雅族傳統織布技藝一度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許多精緻的傳統織品與服飾紛紛離開部落,成為博物館或私人收藏家的收藏品。1980年代由於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投入泰雅族傳統織布文化的復振運動,試圖從服飾中尋找與祖先的連繫與自我的認同。

  同樣基於上述的理念,史前館從2005年開始與尤瑪達陸所帶領的野桐工坊一同進行泰雅族大嵙崁群、馬里闊丸群、北勢群、馬利巴群、南澳群、霧社群、太魯閣族的太魯閣群與木瓜群等8群的傳統盛裝服飾與器物的重製工作。經過3年來的努力,我們將平面化為立體,將黑白變成彩色,以現代的機具與人力,將較具有清楚資料的泰雅族及太魯閣族8群服飾製作完成。站在完成階段的此時,我們回頭思考,傳統服飾重製的價值並不僅僅是緬懷祖先過去的榮耀,而是藉由實踐取得傳統知識並加以轉化與推廣,並使知識活化表現為族群生命力與文化精神的展現。以下則針對這八群的服飾類型分別進行介紹:

大嵙崁群的傳統服飾


大嵙崁群男子盛裝

大嵙崁群男子無袖短上衣正面

大嵙崁群男子無袖短上衣背面

  大嵙崁群的泰雅語為Msbtunux。「btunux」是石頭的意思,前面加上「s」,意指石頭所在地,說明祖先昔日移居此地時,在此放置大石,比喻族人如石頭般的定居,詞首加上「m」則成為居住於這個區域的人群名稱 。

  大嵙崁群原本分布於三峽至巴陵一帶大漢溪流域兩側台地,後因人口增加與遷移等因素發展為前、後山兩個群體。日治時期,因這些部落分佈於大嵙崁溪(即今日的大漢溪)及其支流兩側,故將其命名為「大嵙崁群」,並延續族人分類區分為前山群(Mknazi)與後山群(Mkgogan)。之後,又因部落遷移、戰爭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族人逐漸分佈至台北烏來鄉、桃園復興鄉與宜蘭大同鄉等區域。

  本區域的泰雅族人因與漢人接觸較早,女子大多改穿斜襟、盤釦與窄袖鑲邊的棉質漢衣,少數男子也有穿著漢服的現象,但大多數人仍以傳統服飾居多。在色彩運用上,他們偏好紅色、桃紅等同色系,用色相當簡潔與明快。男女上身穿著胸兜與無袖長衣,無袖長衣正面約於胸前有一條浮織飾帶,背面則從腋下至衣襬底部有浮織色塊及挑織的幾何紋樣。男子下身繫綁遮陰布,女子則穿戴片裙與護腳布。為了蔽體與保暖的需要,男女皆穿著披肩。這個區域的披肩長度較其他地區長,上方織有一片紋樣繁複的顯經織花帶為其主要特色。具有獵首功績的男子可在胸兜上加上貝板或穿著無袖短上衣,後者是以紅色經紗採特殊斜紋組織織成的服裝,並以白色四孔玻璃釦、銅鈴與貝珠在服飾上進行裝飾。

  大嵙崁無袖長衣背面與披肩上方由菱形與幾何紋樣組成之千變萬化的圖樣,可說是整個泰雅族挑織圖樣最繁複的地區,也是本區域最大的特色。有人認為,這些類似文字的象徵符號,具有紀錄歷史事件的功用。獵首男子穿著的無袖短上衣屬於特殊禮服。男子在獵首成功回到部落前,妻子或親人會到途中迎接,協助獵首男子整理衣裝並穿上無袖短上衣後,才一同進入部落參加祭儀。無袖短上衣的形制如正方形,前片與後片的組織不同,在織造過程中,必須將經線剪斷再接上不同顏色的經線,形成特殊的組織表現。

馬里闊丸群的傳統服飾


馬里闊丸群男女合照

馬里闊丸群男子無袖長衣正面

馬里闊丸群男子無袖長衣背面

  「馬里闊丸」這個名稱來自「Mrqwang」,是水源地之意,意指其部落大多分佈於大漢溪上游的馬里闊丸溪兩側地區。日治時期,依據分佈區域的不同又將馬里闊丸群分為前山與後山兩個區域,前山馬里闊丸約略分佈在李棟山與六畜山之間油羅溪流域的尖石、樟樹園、嘉樂、煤源、水田與鳳山溪上游的馬武督與六曲窩等地,後山馬里闊丸大約分佈在馬里闊丸溪與那羅溪流域,包括司馬庫斯、上抬耀、下抬耀、平論文、泰平、石磊、宇抬、李埔、宇老、道下、那羅等地。

  馬里闊丸群服飾的基本形制與大嵙崁群相同,兩者皆以無袖長衣為主要的構成服飾,且在無袖長衣正面約於胸前皆有一條浮織飾帶,背面則從腋下至衣襬底部挑織幾何紋樣。然而,兩群卻仍存在些許差異,例如馬力闊丸群以紅、黑與深藍色為主要的使用顏色,紋樣中的菱形組成較為單純,構圖也比較大,不似大嵙崁群般的細碎。

  就穿著表現而言,馬里闊丸群男女上身穿著胸兜與無袖長衣,無袖長衣正面約於胸前處以浮織與挑織技法織成一條飾帶,背面則從腋下至衣襬底部有浮織及挑織裝飾,衣背中段的大型菱紋挑織圖樣具有強烈的視覺吸引力。男子下身繫綁遮陰布,女子則穿戴片裙與護腳布,片裙屬單片式,穿著時採前開式穿法。為了蔽體與保暖的需要,男女皆穿著披肩,披肩以小菱紋、斜紋與條紋間隔出現,沒有過於華麗的裝飾,呈現單純與樸質的表現。無袖短上衣是特殊的儀式用禮服,男子在獵首成功回到部落前,會在親人的協助換上無袖短上衣,始得進入部落參加儀式。有時,獵首者會將獵得首級的頭髮割下,經過編結後,縫綴在無袖短上衣後領處,他們相信這可以增加衣服的靈力。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