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山類型與卑南族之關聯性
文‧圖 / 葉美珍
貓山類型為台東縣貓山遺址出土之物質文化相,貓山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出海口右側階地突起之小山,距離卑南遺址約2公里,1999年臺東市開闢聯接臺東新站與臺11線海岸公路之馬亨亨大道,因道路經過貓山遺址而進行搶救發掘(註1)。
貓山遺址已獲得之碳十四年代介於B.P.700至B.P.500年間,已經很接近現生民族口傳或文獻歷史的上限。遺址主要出土現象為數處食物處理場所,包括灰坑、火塘,以及散置其間的貝殼、獸骨、陶片等,貝殼以夜光螺居多,由燒裂的石頭殘片來看,煮食方法為石煮法。重要的是在灰坑的鄰近,還出土一處無棺墓葬。
圖1、貓山遺址無棺墓葬 |
圖2.金屬器使用之砥石 |
圖3、靜浦文化風格之陶器 |
圖4.貓山遺址印紋陶片主要紋飾
|
圖5、特殊之ㄖ字紋印紋陶
|
這個仰身屈肢的墓主躺在一個僅能容身的墓坑中(圖1),下葬後可能僅覆蓋薄土,墓主兩耳戴鐵質耳飾,右手肘下置放鐵質武器,其外形扁平帶鋌,因風化嚴重而不易判斷,可能為矛頭。
墓葬上方可見4塊砂岩礫石分布,其中較大1塊略呈橢圓,長46公分寬22公分,厚約15公分,其餘礫石體積較小,可能是墓葬的標示。由於墓葬之上雖有生活層之灰坑及食物遺留,但埋身之土層純淨,很少夾雜物,很可能屬於室內環境,意即墓葬可能埋於灶坑附近(註2)。
貓山遺址生活層出土的石器很少,僅有23件簡易石器,其中包括磨利金屬刀具所使用的磨刀石(圖2)。其他尚有少量金屬器、骨角器等,體積都不大且殘缺。
陶器是辨別文化屬性之特徵器物,筆者於報告中論證貓山遺址之陶器是以三和文化晚期(註3)陶器為主,另使用少量靜浦文化(註4)陶器(圖3),三和文化晚期陶器包括素面陶及印紋陶器,印紋陶主要紋飾為籃印紋,其他尚包括少量但更具特色之陽印回字紋(呈菱形)、ㄖ字紋印紋陶等(圖4、圖5)。
貓山類型位處河海交會口,距縱谷出口及東南山區不遠,其主要陶器類型及風格偏向三和文化晚期,該聚落人採集海貝、海膽,卻不見大型魚骨,因此可能侷限於海岸、近海資源採集,而非極端海洋適應之文化。此一數百年前之史前文化與附近原住民族或可能有所關聯。
單由物質文化討論貓山遺址與現生民族之關聯性其困難度頗高,初步來看貓山類型與卑南族關係較直接,與阿美族關係較為間接,而且與其有間接關係者並非現代阿美族馬蘭社,因為馬蘭社阿美族人在很晚近才居住貓山附近,與貓山遺址有間接關聯性的阿美族比較可能是距今700至500年前活動於縱谷南端者。
筆者由三方面論證貓山類型與卑南族有較高的關聯性,一是卑南族竹生傳說中採貝行為模式與貓山類型出土大量夜光螺及其他貝類之生業型態頗有符合之處。二是日人瀨川孝吉曾拍攝舊卑南社跡出土之4件陶器(註5),此4件陶器器型與風格接近三和文化晚期陶器,換言之,與貓山類型陶器可能有相同源流,但時間較晚。三是卑南族曾採室內葬,而貓山類型極可能也採室內葬。
此外,值得探討的是貓山類型與巴蘭類型之關聯性,兩者地理區域接近,一在縱谷南端平原,一在縱谷南端山腰,存在時間部分重疊,巴蘭類型居住石板屋,貓山類型可能採竹架茅屋,兩者墓葬可能都是室內葬,但前者有石板墓室,後者挖坑埋葬。兩者之某些陶器與三和文化晚期部份陶器風格類似,部分素面陶器並帶縱谷風格,但除此之外彼此陶器直接相似度不高。綜合言之,巴蘭類型採山地型態,貓山類型屬平原型態,兩者可能受三和文化晚期不同時間之影響。這是否就是卑南族傳說中石生、竹生兩大系統之文化差異,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
註1:貓山遺址搶救發掘報告發表於台東文獻13期頁53-92。
註2:因未發現柱洞,故以墓葬之減縮空間與相關環境作推測。
註3:根據李坤修2005《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可能與排灣族有所關聯。
註4:考古研究者一般咸認靜浦文化與早期阿美族有所關聯,本文指其縱谷類型。
註5:根據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所報導。
編者按:
類型:
考古學指的「文化」是存在於一定時期、一定地域、具有一定特徵的實物遺存的總和。而「類型」屬於「文化」之下級概念。當同一文化下不同之遺址,所挖掘出來之遺物遺跡,雖與命名遺址出土之遺物、遺跡大部分相同,然亦有部分有差異時,此時會將其命名為「○○文化之○○類型」。隨著遺物、遺跡出土數量與研究之增加,
歧異度逐漸增大時,會將「類型」提升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