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童說故事
以SWOT分析卑南文化公園的資源(上)
「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辦理心得
史前館電子報第118期 2007.11.01 
   

「杵音.響雷.馬亨亨」
 -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辦理心得

 文.圖 / 胡智偉.廖碧蘭


試演

平日演練情形

馬亨亨歌舞劇演出情形之一

馬亨亨歌舞劇演出情形之二

  原住民族的樂舞與生活緊密連結,可說是一種生活的延伸。歌謠的傳唱,就是原住民族的歷史,就是族人共同的記憶,要認識、了解、甚至欣賞原住民族樂舞,就必須從理解與尊重原住民族的文化開始。

  馬亨亨歌舞劇以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方式來呈現原住民族歌舞,藉由英勇、智慧的阿美族歷史人物郭拉斯.馬亨亨為題材進行規劃編劇,涵蓋了阿美族在生活、藝術、文化的層面,為原住民族樂舞尋找新的生命力,也達到了保存原住民族傳統樂舞、教育民眾欣賞與包容不同族群文化等目的。

  我們期待這樣的演出,讓大眾從不同角度體認原住民族文化,並激勵各部落能為保存傳統文化開展更寬廣的思維。同時也藉由創作演出,能像一把火炬點亮祖先們所傳承的豐富文化資產,有機會讓台灣原住民文化也能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

  歌舞劇在2007年9月15日(六),於史前館的山之廣場盛大舉行,雖然下午間歇的雨勢,讓工作人員承受不少的壓力,但仍吸引了包括立法委員林正二及熱心與關懷原住民文化的民眾500人左右前來參與。而國內從事原住民文化與歌舞研究推動的學者專家如陳錦誠、明立國等多人也特別到場觀賞。浦忠成館長也在演畢後上台感謝舞者的辛苦與努力,並與大家一起共舞。他表示,成員不論老少在表演時認真專注的神情與凝聚的氣氛,讓人感動。這項展演也是原住民族歌舞文化尋求突破原有格局的嘗試,教育部多年來支持本館推動南島樂舞活動,並挹注經費讓部落的文化傳承更加活絡,這是一個顯例。

  馬亨亨歌舞劇的演出,從討論、製作到訓練,博物館在培力過程中皆有工作人員全程參與並做成紀錄。我們跟著老人家一起感受傳統歌謠帶來的薰陶與智慧,聽著老人家們從歌謠中回憶昔日的辛酸而掉淚,也眼見年輕人在學習中展現的活力,在在讓我們從中體驗出文化的厚度,那是傳承的重要內涵。

  

事後,我們就大眾傳播媒體及觀眾的反映與評價進行整理:

  1. 歌舞劇的啟發性良好,不只有表演上的娛樂,同時又兼具教育意義,對於年輕一代的原住民文化傳承,除達到教育功能,也在活動過程中,把即將失傳的歌謠以數位方式紀錄收藏。
  2. 礙於設備對舞劇內容的現場呈現略嫌簡單,一般民眾對馬亨亨印象與其在阿美族的代表性地位,還未能完全瞭解。
  3. 歌舞劇題材相當好,但以表演角度來看,燈光、劇戲等效果須再更有張力,但因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演出,已值得嘉許。

  歌舞劇的表演雖已落幕,我們也進行了本次工作上的自我檢討,以作為未來工作的借鏡與參考。

  在優點上分析如下:

  1. 歌謠採集、歷史背景查證、過程紀錄等籌備工作準備充足。
  2. 跳脫一般以神話故事、族群為主的創作,以「人」為主角做舞台劇腳本的延伸。
  3. 結合部落力量完成此劇,而且讓部落保有發揮的空間,並給予適當程度的協助。

  在缺點上,由討論會議、資料收集再到舞劇內容等,做綜合性檢討,分析如下:

  1. 讓部落保留詮釋空間,但包括舞台效果、劇幕內容安排等專業考量,仍需部落與博物館之間的充分溝通,以減少雙方對內容、呈現的差異解讀。
  2. 由於非專業人員對舞台劇的概念與執行經驗不足,小細節容易忽略,致使舞劇內容銜接性不夠,造成幕與幕之間冷場。
  3. 演出人員定位、燈光、音響配合仍待改進。
  4. 宣傳管道需擴展,除原有平面文宣,應加強利用網路等更強大管道進行宣傳。

  此外,還有一些有待克服的問題,例如溝通過程中雙方所熟悉的語言並不同,需仰賴翻譯,欠缺即時溝通的效能,這樣的情形下與耆老溝通來回修改舞劇內容便成了一項挑戰;然而看著老少族人為著馬蘭阿美族文化而努力的付出,及聽著苦力歌等歌謠回想起艱苦生活的眼淚,一點一滴都是甘與苦。我們做的也許很微小,但是透過大家的協助終於能夠順利呈現,這齣在國內可能是首次由部落演出以自己部落歷史人物為主題的原住民歌舞劇。雖然有著經費不足、演出者沒有太多舞台經驗等問題,但是半年來透過歌舞劇運作過程,部落老少宛如進行了一場教育及動員。感動的是,耆老說:「藉由馬亨亨歌舞劇更認識了馬亨亨的事蹟,錢不是我們最在意的事情,而是能否將馬蘭阿美的文化呈現與發揚。另外演出費雖然不多,但也不要分高低,一律給相同金額,結餘的經費再來充實演出的服裝、道具。」

  這是一場凝聚部落、家族共識的演出,長老們的話述說了一切。

參考資料:

郭光也
1984-1989 〈馬亨亨記事筆記〉

林建成 
2007 〈「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嘗試〉 史前館發現電子報第114期(2007/09/01)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教育推廣員、文宣推廣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