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童說故事
以SWOT分析卑南文化公園的資源(上)
「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辦理心得
史前館電子報第118期 2007.11.01 
   

以SWOT分析卑南文化公園的資源(上)

 文 / 彭敏華 圖 / 史前館

  SWOT適用來分析組織內部的優勢與劣勢,以及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不僅可以讓我們注意到組織的弱點與所承受的威脅,也可以讓管理者在制定策略時,不會只看到光明面,而忽略其潛在危機與缺陷的情況。因此,採用SWOT分析,可以洞悉外在競爭環境的機會與威脅,瞭解內部自我資源的優勢與劣勢,以作為卑南文化公園未來的努力方向。

  筆者就內部資源(包括資源、能力與核心能力)與外部環境(包括機會、威脅、產業競爭及競爭者),進行卑南文化公園之內部資源、外部環境分析及SWOT交叉策略分析,尤其是與學校這領域為主要分析重點,其中將卑南文化公園的內部資源分析為:一、卑南文化公園的優勢(S);二、卑南文化公園的劣勢(W)。卑南文化公園的外部環境分析為:一、有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發展的機會(O);二、不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發展的因素(T)。

壹、內部資源分析

  首先,筆者將卑南文化公園的環境進行內部優勢、劣勢的分析,強調組織內部資源與能力的型態,才是決定組織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因此,經由不斷累積及培育內部的資源與能力,以形成持久的、永續的核心資源,並藉以維持長期且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以此理論觀點切入,來分析卑南文化公園的內部資源,及所具有的核心資源與缺乏資源,以探討其競爭優勢與劣勢。

一、卑南文化公園的優勢

  根據學者吳思華(1996)所提出「獨特性」、「專屬性」與「模糊性」的核心資源,是組織產生價值的資源以支撐和維持競爭的優勢,可分為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組織能力與個人能力四類。據此思維,筆者提出卑南文化公園的核心資源,如下列七項。

(一)台灣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

  卑南文化公園是台灣第一座把遺址保存在原地,並將週邊的環境規劃為戶外公園的型態,以彰顯其較完整的歷史、文化之意涵,如宋文薰教授(1993)曾言,這是國內進行規劃的第一座考古遺址公園,持續的計畫發掘將長期提供與時變化的「發掘中展示」,以達成遺址保存與展示教育的雙重功能。

(二)東部史前文化的主軸

  卑南遺址是國定一級古蹟,據學者研究距今計有5300年至2300年的歷史,連照美教授(1986)提到,卑南遺址中出土的一千多具石板棺墓葬資料的證實,卑南文化雖然分布在臺灣的東部地區,但其相當複雜的社會結構及文化體系等,顯示其聚落與人口之規模,絕不下於同時代的圓山文化或牛稠文化子,是目前研究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聚落,而且其出土文物精美細膩、豐富有變化,堪稱臺灣東部史前文化的主要研究重點。

(三)生動的遺址發掘與現地展示


卑南遺址公告範圍

  卑南文化公園展示廳展示了在遺址現地挖掘的卑南文物,及考古現場考古人員現地的挖掘,使遊客一方面了解考古工作的步驟,一方面可以親臨遺址,這是有別於其他博物館的靜態展示,而讓文物賦予生命活了起來。卑南文化公園第二期計畫,於2006年底也剛通過,其土地徵收範圍如圖1所示,隨著遺址保護範圍的擴大,日後將帶給學校及觀眾更大的震撼與體驗。

(四)世界遺產潛力點

  文建會推動台灣參與世界文化遺產後,在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建議之下,台灣一共有十二處景點被選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因為卑南遺址是目前台灣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及最能呈現新石器時代生活樣貌的史前遺址,而且是唯一以考古遺址性質列名者。

(五)擁有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等豐富的資源

  卑南文化公園是以「文化再現」與「環境再生」為基本規劃理念,從歷史人文的角度來看卑南文化公園,可以學習到考古的知識、歷史的演進、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等;從自然生態保育的角度出發,卑南文化公園賦育了原生植物與昆蟲等多樣性的生態資源,以提供學校及一般社會大眾教育的功能。因此,深刻的台灣史前文化、差異性顯著的原住民族與部落、廣大的太平洋南島語族以及擁有多樣性自然生態與文化的東部社區,就是發展的豐富資源(浦忠成,2006)。

(六)光害少

  為了不打擾棲息在卑南文化公園的鳥類、昆蟲,晚上的卑南文化公園的燈光採數量少、位置低、燈光昏暗為原則,也因此造就了公園動、植物生態更為豐富多樣,成為夜間觀賞星星、昆蟲等生態的好去處。所以,在卑南文化公園看見五色鳥、八色鳥、松鼠等蹤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七)志工服務熱誠及素質高

  由於編制內人力嚴重不足,為達到組織永續性的經營,每年都會招募志工來協助解說導覽及服務遊客的工作,這些志工學有專精,樂於貢獻所學。這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志工,其共同點就是願意用服務的熱誠,來成就博物館志業的傳承,對公園而言是一項重要的人力資源。

二、卑南文化公園的劣勢

(一)公共運輸系統不方便

  台東的大眾運輸系統不普及,目前僅有一家鼎東客運提供運輸服務,而且班次並不如西部頻繁與方便,所以,在台東行走如果沒有車,就像沒有腳一樣寸步難行,據統計來到卑南文化公園參觀的遊客,以旅行社帶團來參觀者居多。雖然,卑南文化公園就位於在台東火車站旁,走路就可以到達,但參觀完卑南文化公園後,要繼續前往其他旅遊景點,交通工具就會出現問題,因而會影響想自行前來公園參觀的遊客。

(二)編制人數太少,人力嚴重不足

  史前館在開館之時,雖然有了非常美觀的硬體,但正值政府「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通過,因而強行加諸之「推動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OT)政策之要求,所以,無法獲得合理、足夠的營運經費和員額分配,使營運的發展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限制(臧振華,2005)。以遺址公園組為例,正式人員只有五位,連同第一線的外包人員總共十三位,但要負責博物館教育之研究與推廣、工務機電之管理與維修、諮詢服務與解說導覽服務、清潔、保全、植栽等監督管理業務,這影響了公園關於教育之研究與推廣、相關業務之規劃與執行。

(三)經費預算缺乏

  史前館隸屬於教育部,關於辦理博物館教育業務,主要依賴教育部的補助款,並沒有編列於館內的固定業務費,因此,博物館教育的推廣,就不能以常態性質來規劃各項業務之推行,對博物館與學校合作這一領域,就無法做有效的發揮與運用,加上近年政府財政緊縮、人力大幅精簡,使史前館面臨員額編制、經費預算不足的窘況,對博物館未來發展的方向與模式,內隱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四)展示空間受限,無法靈活運用


遊客服務中心展示廳

  卑南文化公園遊客服務中心的建築位置,是經過多次的試掘,瞭解了公園內地下文化層的分布趨勢,遂選擇在卑南遺址西邊的山坡上,是史前文化遺留不密集的地方,也因為保護埋藏於地下的遺址,減少往下開挖的機會,遊客服務中心的建築空間以小而美為原則(楊宗瑋,1999)。所以,展示廳空間小,導致一次無法容納大量的遊客入內參觀,讓以旅行團為主要遊客來源的卑南文化公園,很難對一次大量人數來參觀的團體,提供較佳的服務,也因此,不能靈活運用展示空間作其他特展的規劃(如圖2所示)。

(五)園區動線規劃不良

  卑南文化公園因與週遭的農地相連,這些農道在園區劃定前已存在,在無適當替代道路下,這些農道是無法廢除的,所以公園開放後,是一個完整的園區,不適宜頻繁的農業車通過,因而沿公園西側設一管理園道兼替代農道,以利週圍之農戶,並利園區之管理。但在興建期間,遇上農民為爭取此一管理園道兼替代農道之擴建而抗爭,再加上入口的道路,也因為是都市計畫之道路,變成整個園區的參觀動線不明確而呈雜亂的現象。

(六)遺址精華區土地未徵收

  卑南文化公園面積有十八公頃,僅佔卑南遺址最大圈範圍的百分之二十,次要圈範圍的百分之三十五,而且大多坐落於次要圈,而非主要遺址精華區。位於卑南文化公園與台東新站之間,約十公頃的面積,才是卑南遺址精華區所在,也是學術發掘研究及現地保存展示最適合之地段(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3),遺址精華區目前屬於農民所有,尚未徵收(預計2008年開始進行土地徵收計畫),因此,遺址精華區尚未能做完全的保護與運用。

(七)行銷策略不足

  史前館目前沒有整體進行博物館行銷的人才與策略,因此,民眾對卑南文化公園的展示廳,停留在看「石板棺」、「死人骨頭」及有大草坪的印象中,以致學校對卑南文化公園的教育資源是不熟悉的,因此,要吸引觀眾參與、推廣博物館教育,則尚待加強。

(八)位於後山,路程遙遠

  卑南文化公園因地理位置的關係,從西部要到台東不僅來回的路程遙遠又顛簸,如果選擇搭飛機以節省花費在路程的時間,班次少費用又高,與其他都會型博物館位於交通便利與腹地人口眾多等因素相較之下,來到卑南文化公園參觀的遊客量就偏低許多。

貳、外部環境分析

  當組織面對客觀環境的變化時,能夠予以妥善的應對,面臨外在不利的環境威脅時,能夠通權達變,評估各種處理方式,以採取有利的決定,這不僅可以避免組織受到傷害的產生,反而能夠從中獲取利益。筆者以此觀點將卑南文化公園外部環境,進行發展上有利的機會與不利的威脅分析。

一、有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發展的機會

  有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繼續發展的外在環境,概略分析有下列四項主要因素:

(一)政府對鄉土教育政策的推行

   在政府推行鄉土教育的政策下,學校教育可以搭配卑南文化公園的實體教材,以增加學生對這塊土地的認識及凝聚力,也能讓學生更親近、更熟悉瞭解族群文化背後的意義,因此以台灣史前文化出自本土,而又超越國界的特性,將史前館發展成一處最能展現本土特色,而又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地位的博物館(臧振華,2002)。

(二)學校本位課程及教師自編教材的實施

  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已經下放給學校去決議這學期的課程內容,及授權給老師自編教材,使受過專業培訓的老師擁有其專業自主性,讓其教學可以與博物館教育結合,以呈現更豐富與多元的面向。

(三)政府終身學習理念的倡導

  基於教育部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賦予社教機構推廣社會教育的責任,博物館可以依照不同的觀眾需求,提供不同的學習內容與機會,讓博物館成為一個無圍牆,可以自我教育、處處即可學習的地方,因此博物館在社會價值多元的變遷中,推動與保存歷史文化的角色與地位也就日趨重要。也因此,公園提供許多動手做的教學活動,不論遊客打算在公園駐足多久、想對史前文物的了解有多少,都可以從動手做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四)改善生活品質與公民素質的趨勢

  經濟奇蹟改善了國民的生活所得,相對地,卻形成一個『富而貧乏』的公民素質與生活品質之低落,唯有藉由教育的力量,才能扭轉這種現象,博物館教育具有正面的精神力量與涵養,可以適度補足這個缺憾。

二、不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發展的因素

  卑南文化公園與其他博物館,及休閒娛樂場所,共同存在於社會中,各自的營運自然是處於相互競爭的環境中,因此筆者即以競爭者與供需關係所做的事業競爭力分析方式,探討不利於卑南文化公園發展之因素有下列五項:

(一)大型主題樂園的盛行

  在台灣有號稱「三六九」的著名觀光景點,是學生戶外教學的首選,使得學校在考慮時都不敢忽視它的存在(三是劍湖山遊樂世界、六是六福村樂園、九是九族文化村)。它們滿足不同層面觀眾的需求,讓整個遊樂場等於就是歡笑的代名詞,相對於傳統的博物館,帶來相當大的壓力。

(二)台東特殊的就業人口結構

  台東就業人口以農民為主,他們平日忙於生計,對於孩子的教育幾乎託付給學校,如果學校當局沒有善加運用社教機構的資源給學生時,學生多半無從汲取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三)政府經費、人事編制缺乏彈性

  政府對國立機構之種種經費、人事的法規規定,這些政策的制定與改變不像民間機構可以隨時視情況作彈性調整,因而影響卑南文化公園的經營管理、教育推廣及研究的績效。

(四)非主流教育影響參觀意願

  在升學主義與經濟掛帥的社會,不容易吸引社會大眾對歷史人文的注意,尤其是考古這一區塊,如果沒有誘因,則民眾的參觀意願會降低,學校運用博物館教育資源的使用率亦大幅減少。

(五)大環境對經營理念的偏差

  博物館行銷課題日漸普及,主要是因外在環境的改變,因而博物館為生存而行銷,更是為找尋觀眾而行銷。所以,當大餅被壓縮時,在編製博物館教育的經費與人事費用,就容易忽略教育是博物館的核心使命,尤其在一片被要求績效與經營成本概念的聲浪中,更容易以參觀人數的量來取代質的深根發展。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推廣教育企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