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經歷成長與學習─
從手工藝教作計畫談博物館與外籍配偶賦能展現之合作可能
文
/ 林頌恩‧圖 / 李德仁、林頌恩
傅濟功老師給予分組學員的製作建議 |
分組準備材料包 |
越南風餐蓋參加者石湘蓮母女與講師胡玉鳳(左)、胡玉鸞(中)一起合照
|
博物館的教育活動,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跟當前社會的趨勢做個連結與反應,進而轉換成推廣教育的可能?而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其中的深度參與者,獲得培力/賦能(empower)的展現,而非被動接受的被消費或消耗?這樣的展現又能帶給深度參與者什麼樣新的技能與正向的領受,再以此連結促成下一波可能的發展?
本館於前年(2005)配合內政部人口政策宣導月「臺灣心、新文化融合你我他」的推廣構想,邀請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姊妹到館擔任講師,以製作越南春捲及彩繪越南人偶為主題推出動手做活動,反應非常良好,姊妹們也有許多收穫(詳本館72期電子報)。
然而從發想、模擬、準備到教學這個過程,中間有許多轉化的困難,例如如何將母文化日常所見事物轉換成可動手操作的成品、如何實驗出最恰當的材料與作法、如何穩定操作的技巧並累積成可以指導他人的經驗、如何從主題動手做形式再轉回介紹他人欣賞母文化此一主題等種種問題。因此設若能藉由更前端且較長時間的培訓計畫,邀請專人在這方面陪伴姊妹們處理這些問題,那麼相信這群姊妹在文化教學動手做的帶領上,一定會有更好的展現。
2006年底,在教育部外籍配偶手工藝計畫經費支持下,本館提出此前端培訓開班構想,與在地外籍配偶合作,邀請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傅濟功老師進行文化主題授課,由臺東地區長於手工藝教作發想並具有相當多實戰經驗的朱美玲老師協助相關實務技巧,由臺東大學學生劉芸萍協助文化教學投影片製作。此外本地兩位教師蔡美瑛、張碧玉也擔任志工協助相關文案、實務等陪伴工作。
培訓班從這些發想模擬的準備過程累積教作經驗,作為兩個月後館方以「東南亞文化月」為主題而推出的六場系列親子動手做內容。其中五場由姊妹們分組研發,主題涵括越南、印尼、泰國等三個國家,動手做主題則有彩繡麻布筆記書書套、紙絲捲製黏貼圖畫、斗笠切割貼飾、染布吊燈製作、縫製象形布偶吊飾。另外一場以黏土及飛機木製作的越南小船則由朱美玲老師開發支援。整個過程先以培力方式進行發展與產出,後再搭配館方常態教育活動進行介紹與教學,形成一種有所賦能、有所發揮的循環場域。
這次培訓計畫共計兩個月,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在失敗中多練習、在實驗中求穩定。同時一開始在設計構想上,就朝向希望能發展出材料包形式,並搭配製作彩印步驟說明書,好讓這些呈現看來更具專業水準,也便於未來大量複製。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也花去姊妹們許多心思與時間,例如:一份材料包成本配置如何、一次購買多少不同材料份量可分製成幾份材料包、如何將動手做過程的步驟一一書面化並搭配拍攝恰當的圖片好整理成說明書格式……更具挑戰的則是如何看著所整理出並予以文字說明脈絡化的投影圖片,以中文介紹大家有關她們國家母文化的內涵,例如稻米文化、斗笠、水上人家生活、各式越南國服、吊燈與染布文化、泰國大象與泰國人今昔生活關聯等等,這不僅只是中文能力的應用與表達,更是教學互動上如何帶動現場氣氛與注意力的考驗。
兩個月教學活動下來,令人非常感動的是,姊妹間彼此團隊協助,不計較講師費與付出的心力時間,非常親切也非常有耐性的面對參加者不同的需求,處理他們在製作上所遇到的困難。即使不是輪到自己負責講授的主題,姊妹們也相邀前來學習或協助指導前來參加的親子。在教學過程中,姊妹們穿著自己國家特色服飾,帶在場老少學講幾單幾句問候話,以在地大使身分,引導國人有更多機會以她們原有母國形象的身分認識她們、接觸她們的母文化。
話說在姊妹們完成各組第一份成品時,大家都非常興奮,想像、計畫著以後說不定能用這種材料包教學方式到各地做推廣教學。原先教育部推動此一計畫的構想,在於希望協助姊妹們能藉由學習手工藝而增加一技之長、擴展產品販售可能。站在博物館以多元文化分享的場域,用教育活動概念帶入,將之轉換為姊妹們可藉由發想動手做主題、製作材料包方式,以多元文化講師身分教導大家學習。換句話說,結合材料包販售與講師聘請方式,未來姊妹們也能以此習得的技能,結合文化教學部分帶到各地作推廣,這也是另一種實質的增值轉化。
以下為三位成人參加者的訪談內容,透過他們的回應,可以看出他們對這回東南亞文化月動手做的感想:
吳月梅(關山工商教職員)
其實不管做什麼都該給少數族群多一點尊重,臺灣人還不是很尊重外配,她們能這樣當講師,可以讓她們有機會走出家庭,不見得每個家庭乘員對他們都有足夠的尊重。辦這樣的活動可以帶動更多人學習,雖然不見得有深入的交談,但是一次的活動,可以給她們啟發或回想可以長長久久。對她們來說,可以到這裡上課教學,我覺得是很正面的鼓勵,這是很棒的機會,對外籍配偶的下一代也能多一些尊重,讓他們知道她們的媽媽很棒。
阮樹山(初鹿國小教職員)
為什麼會來參加這活動,是因為小孩子看到這DIY的活動,對操作的東西很有興趣。看到館方跟教學者之間都有安排規劃教材啦教學過程都有,覺得很用心。DIY課程一開始不是馬上進行,而是先介紹越南文化跟生活情形,這對參加者認識異文化相當有幫助。
在接觸或介紹別人文化的時候,不是很硬性在課堂或用書本做教導,而是透過DIY,像麻布筆記書是他們生活情境的東西,透過這樣的活動方式,一個下午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參與的人也很有成就感,也認識越南朋友、學到幾句越南話。親子互動效果也很好。
臺灣這幾年來外配人數增加,學校也是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多元文化的宣導、教育或是體驗。這樣的方式以後可以推廣到學校,跟大家介紹各個東南亞國家的文化,很不錯。
石湘蓮(卑南國小家長)
我覺得很有意思,來上課可以學到不同國家的風情,感覺很好。上課的時候帶領的老師也很親切,做起來感覺可以自由發揮,雖然有範本、同一個材料包,但是每個人做起來都有不同的感覺,再加上顏色配起來又有當地的風味。以後有這樣的活動可以多多辦,媽媽爸爸可以帶著小朋友多多來參加。我兒子就覺得很有趣,我六場都報名。
由於來自參加者的肯定與迴響,又讓館方再次設想,能否將此一動手做教學再推廣到縣內國小高年級學童,讓他們在外籍配偶媽媽們的指導下,既可完成一件富有東南亞文化風味的動手做作品,也透過其他配套教學從中認識諸多同學們母親國家的文化。
高興的是,在教育部終身學習節經費支持下,館方將於11月與臺東縣外籍配偶協會再次合作,正式將此一動手做活動推廣至縣內國小。相信這樣的推廣活動不僅將增加姊妹們更多走入校園進行教學的機會,也會是另一種匯集學校、博物館、人民團體間三方的協力教學,帶來體制教育與社會教育更多結合與發展的可能。
(歡迎台東縣市國小教師先行參與教師研習,提出配套計畫申請到校教學。)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