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嘗試
百年觀點特展系列活動首部曲─踏上通往後山的百年足跡~浸水營古道行
當他們變成我們
傳統,創新的基石-原住民高中職學生祖先文物之旅“辦理”後感
史前館電子報第114期 2007.09.01 
   

「杵音.響雷.馬亨亨」-馬蘭阿美族歌舞劇的嘗試

 文 / 林建成 圖 / 胡智偉

前言

  正值史前館「馬蘭三勇士」特展期間,展出內容中,馬亨亨以「政權更替間的勇士」凝聚近代馬蘭阿美的意識,並且帶動起民族自信,深獲族人的景仰。8月 11日馬蘭阿美族馬亨亨家族老、少族人,適時將排練中的馬亨亨歌舞劇搬到本館玻璃屋餐廳試演,雖然只有其中三幕,且道具尚未齊全,但是歌與舞隨著劇情的轉折,時而高亢、時而哀傷的雛型已經浮現。

  能夠於「劇場」裡再次欣賞到馬亨亨主題的歌舞劇,動靜之間,一種情境、一種生命脈動的串聯,心中湧現頗多感觸。


部落歌謠採集

耆老訪問與紀錄

歌舞劇演練

馬亨亨佩刀

馬蘭阿美耆老觀看館藏文物

一、史前館與馬蘭部落的歌舞接觸

  史前館公共服務組推動「原住民文化樂舞表演」計畫,已進入第4年,是項計畫主要以部落為主體,進行樂舞藝術的教育札根與傳承為目標,所訓練的歌舞藝術,再藉由史前館場地演出,做為博物館靜態展示外的動態表演。由於這項演出全年度且固定於假日周六、日上下午時段各推出一場「原住民樂舞表演」,頗受到旅遊業者與來館參觀遊客的歡迎。

  該項計畫所「扶植」的原住民樂舞團隊,涵蓋了阿美、卑南、排灣、魯凱、布農、雅美(達悟)等6個民族、10餘團隊,其中5、6個團隊較長期到史前館定期演出,無論其成員以部落青年會組織、文化團體、社區文化成長班或學校為基礎,基本上透過自主性的運作,獲得部落的認同與支持,順利推動樂舞教育與傳承。

  2007年3月11日,史前館召集各表演團隊,針對「原住民文化樂舞表演」計畫進行檢討,特別提出建議各表演團隊,在現有的歌舞基礎上,規劃年度計畫,提升表演團隊到博物館表演的榮譽感與演出品質,希望於演出時,能夠搭配各項原住民文化(樂器、工藝)展演,進一步在藝術表演上有更深入的內涵。同時館方也計畫結合各項資源,帶動部落族人的學習與成長,朝舞台藝術開發,拓展視野並詮釋現代民族文化的面貌。

  馬蘭部落是「原住民文化樂舞表演」計畫中,館方與部落文化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培力的其中一例。馬蘭是阿美族的大本營,日治迄今,歷經變遷與族人遷徙,部落面貌已不復以往,但是長期在民族文化涵養所留下的歌舞藝術,質量均豐,如何將這些傳統文化凝聚與傳承,成為馬蘭部落現階段最重要的考驗。

  4月間,藉由館方籌辦「馬蘭三勇士」特展機會,開始與杵音進行密集討論,以馬蘭阿美族永遠的大頭目郭拉斯‧馬亨亨(kulas mahengheng)為主題,製作歌舞劇的可行性。

  由於涉及馬亨亨家族及動員部落老少族人等種種部落內部運作與培力問題,
透過杵音團長高淑娟的夫婿,也是馬亨亨第5代傳人郭子雄率先響應,出借傳家珍寶,包括日治時期的銀元、其父親郭光也當年由父祖輩口述記錄下的馬亨亨事蹟、日文親筆記載的筆記本、剪報資料及後代紀念馬亨亨的活動老照片等,讓整個計畫有了良好的開始。

二、歌舞劇在部落培力下的過程

  郭拉斯‧馬亨亨(1852 - 1911)是近代馬蘭阿美族部落的重要「卡基達安 (kakita'an) 」(頭目),他的身材高大、聲音宏量,族人以「馬亨亨」稱呼,即是形容他音量極大、轟轟作響的意思,另外也有人因而稱他為「巨人」,因為其英勇事蹟頗受族人懷念與愛戴,族人印象深刻,因此整個計畫得以順利推展:

(一)馬亨亨家族會議-
  5 月11日馬亨亨家族成員烏將(郭信雄)、拉杜(盧彩家)、郭子雄、「Fagi」與「Fahi」-男女長老及文史工作者羅福慶、文化藝術工作者陽森宏、陽瑞慶等近20人出席,館方向家族成員提出「馬亨亨歌舞劇」計畫說明,希望能夠藉由馬亨亨帶領族人通過時代的考驗,及緬懷他促進族群和諧相處的精神,透過馬蘭阿美優美的歌舞來向社會傳達。
  經過輾轉翻譯與多方討論後,長老們以起立鼓掌方式,實際支持該項計畫。郭子雄代表發言表示,家族願意配合該項活動,但是長老們的歌舞完全未受舞台表演訓練,不知可否勝任演出?
  館方則提出將會請舞台、燈光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的諮詢與協助,以便能夠順利演出,至於歌舞劇內容則進一步再行討論。
(二)耆老訪問與「重返舊部落」-
  館方展開對馬亨亨家族郭子雄、烏將(郭信雄)、拉杜(盧彩家)等成員的口述訪問及舊部落的訪查,整理馬亨亨的生平,耆老們在台東市更生、新生路間的馬蘭舊社回憶起馬亨亨的往事,重返當年馬蘭阿美族的強盛時期。
  馬亨亨24歲時被推為馬蘭社的「卡基達安(kakita'an) 」,他積極力精圖治,率領族人配合清廷開闢水圳、溉灌農田,讓部落內族人安於耕種漁獵。對外以貓山、鯉魚山為屏障,設置五處會所、三道壕溝、四架瞭望台等防禦工事,抵禦外侮。
  素孚眾望的馬亨亨於1908、1911年先後爆發的七腳川(chikasoan)、麻荖漏(madawdaw)重大抗日事件,再度擔任關鍵角色,他抱病居中斡旋調解,不僅減少傷亡,並且保存了族群命脈,惟在麻荖漏事件後一個月後去逝。
(三)馬亨亨文物的查證—
  歷年來馬蘭阿美部落的成年禮儀式及馬亨亨家族後代子孫為了紀念馬亨亨所舉辦的紀念會、「馬漢罕盃棒球賽」等,除了當年拍攝的珍貴頭像照片外,就是一把他所留下來的佩刀,供奉在典禮台上,象徵其精神與族人同在。
現在保存這把佩刀的第五代傳人烏將(郭信雄)表示,父祖輩曾告訴他,這把佩刀在日本人來台東之前就已經有了。馬亨亨過世後,刀子便交給Hiya保管,傳到他手上時,刀鞘與刀柄也已腐壞,他請擅長工藝的族人林富祥重新加以打造,成為目前所看到的牛角刀鞘、刀柄,上面也用月光貝殼裝飾,相當美觀。
(四)歌舞的收集與訓練-
  部落瀕於失傳的歌謠收集與練唱,由杵音文化藝術團團長高淑娟老師負責,部落的傳習固定時間則安排在每星期2、5夜晚,在位於台東市南榮里新馬蘭部落內族人家院子展開。大家腦力激盪,回憶部落早年流傳的歌謠,將片斷拼拼湊湊組合起來,許多老人家在時隔數十年之後,再度聽到當時的歌謠不禁熱淚盈眶,感觸頗深。
(五)年齡階級組織的動員—
  為了呈現馬亨亨歌舞劇的戲劇張力及馬蘭阿美族歌舞的力與美,負責編舞的楊惠程老師積極動員了部落裡15、6歲年紀的「卡巴 (kapah)」年齡層青年加入演出,11、12位的男青年,在劇中飾演日治時期。部落遭逢遷徙時,族人流離失所、必須付出勞力生活的艱難情形。
  老人家們在劇中以吟唱「年輕人最喜歡的歌」,用歌聲對年輕人述說,雖然日子貧窮,感覺像是一無所有,但是彼此有愛相互關懷,年輕人千萬不要放棄,勇敢向前……歌謠竟是撫慰、激勵人心的最佳良藥。

三、史前館與部落的互動紀錄

  博物館的功能有著「開放性學校」的角色(漢寶德,1995),史前館面對部落歌舞藝術,必須以民族學專業為基礎,重視文化的關聯性、脈絡性的知識系統與部落互動,否則無異於觀光飯店的原住民歌舞表演:

(一) 典藏文物的重現與學習-
  8 月4日馬亨亨歌舞劇演出成員到史前館,觀看從典藏庫裡借出的早期馬蘭阿美族服飾及佩戴飾品文物,同時以實物進行對照,族人可以和正在製作的演出服飾比對,館方也藉此針對文物相關的資料收集,建構文化脈絡。
  該項活動極受部落長老們歡迎,「Fagi」與「Fahi」男女長老們見到了數十、甚至近百年的衣服、飾物佩件,幾乎都發出驚呼。長老們輕易地指認屬於馬蘭阿美的服飾,與其他阿美族群的細微差異,回憶起當年白天工作,晚上在油燈下刺繡的辛苦情形,還有當時刺繡花紋的精緻,感嘆現代族人已經沒有時間與耐心去完成繁複的刺繡花紋了……
   「Fagi」與「Fahi」長老像回到過去,談得十分熱絡與興奮,這些文物曾經是他們生命中的一部份,對它有深刻的感情,在老年時刻能夠與同年齡的親友再次看到感觸頗深,也很難得。
(二) 歷史影像收集與表演諮詢-
  史前館以民族學、藝術學研究人員隨後在5、6月期間,多次與馬亨亨歌舞劇表演團隊進行討論,針對劇本的編排、舞台的設計和燈光效果等內容,交換意見並提出多方建言,同時也提供國內表演團體的相關影像資料參考。
  另外從收集日治時期森丑之助等學者拍攝之早期阿美族圖像起,8月23日進一步將館藏的1961年馬蘭阿美的影像紀錄提供給部落長老參考,比較各時期生活與環境的變遷,同時以影像做為舞台背景的襯托,豐富表演的整體內容。
(三) 部落培力與工作過程的紀錄-
  為了讓演出更接近真實,部落支援與運作狀況,是歌舞劇產生的關鍵,從馬蘭部落耆老的訪問、聘請族人製作服飾和演出道具,團員集合歌謠的收集與傳唱、舞碼的製作與訓練,舞台走位與呈現,直到搬上史前館原住民樂舞表演舞台階段性試演,整個過程史前館均加以紀錄,未來可提供社區或部落培力示範及相關表演團隊的學習與參考。

四、馬蘭部落歌舞的現代詮釋

  馬蘭阿美族部落,在現代社會環境變遷下,部落居住空間分裂,族人散居豐里、豐榮及南榮等各里,已難以呈現過去大聚落的氛圍,歌舞質量均優異的文化藝術也面臨教育傳承與整合的難題。透過馬亨亨歌舞劇的傳習,以現代部落歌舞劇演示,讓年輕一代接觸民族文化與前人走過艱苦歲月的強韌精神,其創新的意義或詮釋傳統文化的嘗試,留給族人及大眾許多可以思考的空間:

(一)傳統與創新的融合-
  馬蘭阿美族老一輩族人在接觸過馬亨亨歌舞劇的過程中,感受強烈。傳統的歌謠重現,讓他們回想起從前的日子,不勝唏噓,看到從古歌謠轉借而來創新的歌舞,又體會到生命傳承的欣慰,傳統、創新的交互流暢,讓老人家熟悉接受,進一步產生感動。
  部落的培力過程,則讓族人主動關心,傳統樂舞的傳習及這一代阿美族人音樂舞蹈的表現,舞劇的演出是一項標竿。
(二)回歸「愛」的關懷-
  在衣食缺乏的日子裡,阿美族人的精神是豐富的,靠的是彼此相愛,互相信賴、喜樂生活,單純卻有極強韌的生命力,就像歌舞中使用的黃藤一樣,它是早期阿美族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材料,以它具有強韌的特質,象徵族人不怕艱難、不怕苦的堅苦卓絕精神。
部落的老人家說,藉著馬亨亨歌舞劇的傳習,是「回到媽媽愛的懷裡」一般,體驗了民族生命的真義。
(三)文化傳承展現新的藝術視野-
阿美族歌舞在生活環境中養成、流傳,唱歌、跳舞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與自然對話的感覺強烈,不過在戲劇舞台上,舉手投足間講求姿態與視覺的美感,原住民族的歌舞一旦搬上舞台,或許也複製、移植自然的再現,提供給觀眾的層次,除了悠揚的歌曲和優美的舞步外,格外具有一分呼吸到自然的氣息。
當然表演藝術的功能多元,歌舞中可以傳達特定的訴求,也可以欣賞優美的動態演出,這也許就是藝術內涵與自然之間最大的差別。

五、結語

  感謝馬蘭部落族人及馬亨亨家族成員們,杵音的高淑娟、楊惠程老師的辛勞,讓歌舞劇能夠呈現,同時史前館對馬亨亨歌舞劇嘗試的全力支持,更是幕後重要的推手,浦館長向原民會爭取經費,解決了我們最需要也是最大的難題。曾副館長對原住民樂舞演出的多方期許,研典組林志興主任在歌舞劇內容討論時提供的卓見,鈞瑋在典藏文物上的支援、孟侯在舊影像資料的協助,展教組梅芬、頌恩、俊男在舞劇內容及舞台呈現等多方的建議,海寧、斯乃泱、羅福慶、林勝賢等多位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參與。當然最重要的是公服組執行團隊的全力配合,智偉、碧蘭與部落的聯繫及無分日夜的影像紀錄,璧綾、瓊儀、佳穎的行政支援,雪芬、恕維影像資料搜集與後製,雅惠的日文翻譯等等。

  透過馬亨亨歌舞劇的創作,我們獲得頗多心得,尤其是部落與史前館之間的關係,就如同是博物館的延伸,彼此的培力與學習,才得以成長,我們珍惜與部落的互動,過程與演出的意義同等重要。

  當然,以多元視覺的舞台方式呈現歌舞劇表演,重新詮釋馬蘭阿美的傳統歌舞,讓年輕人感受文化傳承的重要,開拓了藝術表現的視野,更看見了力與美的精神,就如同楊惠程老師頗有感觸地說,它為「失落的年輕人開了一條回家的路」,那不就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社會教育目標麼?

參考資料

郭光也 1984-1989 馬亨亨記事筆記
漢寶德 1995 《博物館談片》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羅福慶 2001 《台東縣史》<人物篇-郭拉斯‧馬亨亨 > 台東縣政府
王嵩山 2004 《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  稻香出版社

(「杵音‧響雷‧馬亨亨」—馬亨亨歌舞劇首演,預定9/15於史前館推出)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公共服務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