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過去,開創未來
想像劇場的實驗-聽‧傳‧說劇場的陪同解說員執行心得
自然史展示廳解說考評心得分享
在柏林,遇見此時此地的安妮法蘭克
史前館電子報第113期 2007.08.15 
   

認識過去,開創未來

 文 /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圖 / 張至善


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是我們工作的重要方向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是以考古學、人類學(或民族學)為基礎學科,進行史前文化的調查、發掘與研究、典藏工作,並以博物館學、教育學作為實踐學科,規劃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的實務的流程。這兩個學術系統雖然在內容與執行方法上有別,卻宛若飛鷹遨遊天際時的兩翼,缺一不可。1980年,由於卑南遺址再度被發現,配合南迴鐵路與台東車站興建工程所進行的搶救挖掘,取出非常豐富的史前文化遺存,促成以「史前文化」為名、為實質內涵的博物館成立。今日看來,這樣的決策似乎無關輕重,但是以當時學術與政治層面的主、客觀環境言,那是極為重大政策決定。

  儘管從日治時期開始,一直到戰後,對於臺灣各地的考古工作從未停頓,學者們也累積了豐碩的成果,但是衡心以論,由於考古人類(民族)學門在人力、資源與發表空間,相對而言較為匱乏,加以學術屬性的原因,許多研究成果確實深奧難懂,讓很多人即使面對深具學術價值的考古成果,往往也會退避三舍,不肯親近。由於對於臺灣歷史文化價值的錯誤認知與貶抑,多年來,屬於臺灣土地人民生活的經驗與智慧,無法完整的被納入國家教育內涵設計之中,遑論史前文化調查研究的成果,導致一般民眾對這塊土地歷史的印象,仍然停留在「臺灣四百年史」、「蕞爾小島」與邊陲、支流的偏見。殊不知,史前時期人類在臺灣留下來的遺跡不但遍佈各地,其時間更可超越萬年以上(甚至可達二、三萬年),擁有它自己獨具的綿長歷史脈絡與迥異於他地的風貌;這是因為臺灣位居大陸與海洋、北亞與南亞、陸棚與海溝之間,又在黑潮隨季節南北交互上下的巨大海流一側,自史前時期以至大航海時期以後,一直是人類移動的重要孔道之一,所以過往人類留下許多活動的印記,並自成一個獨立的歷史文化系統,這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國無史則亡」是我們都知道的警惕,對於自己安身立命的土地及其歷史文化的無知與輕忽,絕對不是一個自許追求優質生活與永續經營的國度及其人民能夠接受的。本館前館長臧振華博士在展廳入口牆上寫下:「為未來珍惜過去,沒有歷史就沒有根,沒有根就沒有未來。」誠哉斯言!不了解自己的家族、社區(部落)、族群與國家的過去,我們將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確立自己的身分與認同?如何建立和諧的族群關係?如何確認共同追求的方向?又如何在舉世呶呶喧嘩的競爭環境中突顯臺灣獨特的形象?

  本館的成立,象徵臺灣史觀的推進與拓展,以及務實與前瞻的政策抉擇。四百年不再是歷史研究象限的「貝蒙障礙」,而是相關學術繼續深入更早期歷史荒野的里程碑。對於臺灣整體歷史脈絡的整理與呈現,我們有不可旁貸的責任,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族是當前重要工作方向,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自己獨有的成就與特色。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