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矽石簡介
深掘、活化我們的考古知識─南科館校合作活動感想
從「淚水之路」到「條條是好路」

思考狩獵與土地倫理
ss
史前館電子報第108期 2007.06.01 
   

從「淚水之路」到「條條是好路」

 文‧圖 / 盧梅芬

 


條條是好路

  大學的時候,讀到了一本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書——《少年小樹之歌》。故事主人翁是一位名叫小樹的美國印地安男孩。當時的小樹還不是很有名。2001年,這本書成為誠品讀書節十二位出版精英共同推薦的六十本好書之一。這本在美國與台灣都造成轟動的暢銷文學作品,至今仍是重要的青少年讀物。

  當年看小樹的我,是比較天真的,焦點在原住民與自然的關係的浪漫想像。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小樹的奶奶:「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的散播開來。」不論小說內容是否有著虛構的成分,它卻有著不可磨滅的啟發作用,並讓許多的青少年看到不同的世界。

  然而,這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背後,小樹所屬的部族——查拉幾族(Cherokee),卻有著一段怵目驚心的歷史悲劇,不被大家所熟悉。

  時間回到約180年前,十九世紀初期,在查拉幾族世居的土地上發現了黃金。淘金熱使得開始向西部、南部擴張領土的白人更加覬覦這塊土地。

  1838年到1839年,查拉幾族人被美軍從喬治亞州驅趕至奧克拉荷馬州。約15000名族人被迫上路,路程接近2000公里,相當於台灣走兩圈。沿路許多人病死、餓死、虛弱而死,倒下的人數約4000人。(註一)

  這是一條用屍體、淚水接串起來的「死亡之路」。這場浩劫,被悲慟的查拉幾族人稱之為「淚水之路(Trail of Tears)」。這個可怖的死亡形式,不僅是肉體的死亡,還包括可能是一整個族群精神與靈魂的破壞,包括宗教、創造力與想像力等。然而,身體的死亡,總是比較容易激起人們的悲憫之心。精神文化死亡的危機感,相對於身體,因為無形、因為非瞬間,卻不是多數人所能敏銳地感受到。(註二)

  「淚水之路」發生近一個半個世紀後,看待印地安人的思考模式有了巨大的轉變。1994年,美國第一座國立級博物館——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海氏中心的開館展:「創造之旅(Creation’s Journey:Masterworks of Native American Identity and Belief )」以及「條條是好路(All Roads are Good)」,被美國博物館界喻為印地安展示以及博物館與原住民新關係的新里程碑。

  戶外創作裝置展為「我們所經歷的路徑(This Path We Travel:Celebrations of Contemporary Native American Creativity )」,由十五位當代原住民藝術創作者,分別於紐約、加拿大、夏威夷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等象徵四個基本方位的區域,於戶外現地創作。從創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經驗,呈現個人、族群文化與當代社會的關係。

  「創造之旅」與「條條是好路」,這個迷人的標題,帶出了不同於「淚水之路」的旅程意象。

  這些特展有別於過去博物館研究人員的詮釋角度,以原住民第一人稱觀點,挑選與重新詮釋自己族群所屬的文物。除了彰顯對原住民的尊重,更有著鼓舞印地安人從殖民傷痕到開創正面價值的意象,以及印地安人走出一條活路的企盼。

  過去近二十年來,美國博物館界已對原住民的主體性以及如何再現原住民文化愈來愈敏感,並展開具體的修正策略。著名如1990年「美國原住民墓地保護與文物歸還法案 (Native America Graves Protection and Repatriation Act) 」。而1989年由美國國會立法通過成立的第一座國立級原住民博物館—國立美洲印地安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Indian,簡稱NMAI),更具指標意義。該館營運基礎即從文物保存核心,轉變為有計劃的從人事組織、蒐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等面向,展開博物館與原住民合作的社會角色,並成為美國博物館界帶動此趨勢前進的火車頭。

  肉體的死亡,無法復生。在博物館的場域中,已開始試圖和原住民一起重新追尋文化的精神與靈魂。

註:

  1. 參考http://www.rosecity.net/tears/trail/tearsnht.html
    http://americancorner.org.tw/AmericasLibrary/category/page/es/ky/powwow_1.htm
  2. 參考馬丁.路德.金恩著、唐諾譯(2001)。《我有一個夢》。台北:臉譜。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