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矽石簡介
深掘、活化我們的考古知識─南科館校合作活動感想
從「淚水之路」到「條條是好路」

思考狩獵與土地倫理
史前館電子報第108期 2007.06.01 
   

深掘、活化我們的考古知識─南科館校合作活動感想

 文‧圖 / 李思燕

一、緣起

2006年9月史前館卑南文化公園(以下簡稱公園)將館校活動的觸角,往外延伸至花東地區以外的國民小學,配合國小教科書中的台灣史前史與台灣鄉土教育,將考古和史前文化遺址介紹給老師、學生。這項活動可說是館校合作的創舉,因為台灣利用博物館進行教學的情形和國外相較,確實是有困難存在。而活動計畫考慮到其它縣市的學生到公園做學習之旅,所花費的時間、精力與金錢上多有不便,因此公園經過討論,決定將活動地點訂在目前史前館位於西部的考古地點—臺南科學工業園區,於是舉辦了「南科史前文化之旅館校合作」活動。


學生好奇看著標本

在遺址現場向學生介紹考古工作的流程

工作人員實際現場向學生解釋骨骸如何整理與保

  這是卑南文化公園走出花東的第一次,也就格外的慎重。為了讓整個活動順利進行,早在2005年5月開始,公園的教育人員就陸續到南科做了好幾次的實地場地勘查,並與南科負責人朱正宜先生討論。南科所擁有的史前文化相當的豐富,如果只是做一次單純的戶外學習非常可惜,所以公園將整個活動安排成套裝式的教學:兩堂課的到校行前教學與一次的現場遺址參觀,用意是要學生對史前文化先有個基本的認識,以及讓學生體會親身參與遺址的寶貴經驗。

  學校下學期開學後,公園把活動的資訊發布到台南縣市、高雄縣市的國民小學。熱烈的報名情形令公園大吃一驚,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名額就已經額滿,而且還有學校不斷打電話進來。雖然過去公園在花東地區所辦的館校合作活動也是在短短幾天內就報名額滿,但這次南科館校合作的情形更加踴躍。可知花東地區學校在這方面的資訊搜集、參與程度相較於西部學校是比較弱的一環。

二、活動設計與理論

  整個館校合作的規畫,將前面的兩堂課安排為到校行前教學,主要是為戶外遺址參觀做奠基工作。戶外參觀其實就是戶外教學,近幾年來,戶外教學被認為是有效實施環境教育的方式之一。國內中小學教育一直是偏重讀、寫、算的技能,以課本為導向,忽略了與實際生活結合的經驗,也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因此,著重在出走教室、直接體驗及活動式教學的戶外教學,就變成重要的課題。

  瑞士心理學家Piaget將認知發展視為智力發展及邏輯思考能力,從七、八歲到十一、二歲的學生,正好處於這個階段,特徵是開始發展邏輯和因果關係的思考,可進行有關分類、量的保留概念、數字、時空關係等的操作活動,但推理思考上仍需要透過具體的實物或教具幫忙。因此考古理論中,文化層位概念、碳十四測年法、遺址發掘深度及遺物出土位置,都可以藉由在時間與空間的實際體驗中,獲得比坐在課堂內聽課還良好的效果。南科考古發掘中出現了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明清漢人文化共六個文化層,學生可以直接觀察到六個文化不同的關係,與先後的邏輯思考。

  同時,公園針對的是南科附近台南縣市、高雄縣市的小學,環境教育也可以一併納入課程,讓學生從最熟悉的生活環境開始學習,透過感官的接觸和親身的參與,了解環境、珍惜環境進而愛護環境。學生實地的走訪南科,看到南科的過去與現在交替錯落在他們眼前,在這種認知過程中,學生與環境有一種交互作用,外界事物被解釋與處理,同化於其舊有經驗之中,他們也同時調整了舊有經驗以配合新事物。公園的教育人員體會到只有學生主動的去作探究、對照比較,並且運用策略,才能發現教材所含的重要概念,才算是真正的學習。

三、教學成果

  城鄉差距在我們到校行前教學時,感受特別的深,不單反應在學校學生的知識落差,也反應在學校的硬體設備上。可是學生對考古與史前遺址的反應都是一樣覺得新鮮,更別說當他們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到我們帶到學校的那些遺物標本了。也由於有這些標本,讓學生對於課堂上所介紹的內容有一定程度的記憶,並且期待下次的戶外遺址參觀。在短短二個小時的課堂上,不但安排了單純的介紹,讓學生獲取重要的知識,另外我們也安排了約半小時的動手做活動,讓學生親手製作陶紡輪與壓印繩紋,加深學生的印象。從學生的學習單中證明這是非常有效果的,在日後的戶外參觀中,學生或許記不起來上課所提到的大部份內容,但對繩紋與陶紡輪卻有一定的記憶。

  在兩堂到校行前教學與一次戶外遺址參觀中,對學生來說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戶外參觀。戶外參觀不只打破了學生從電視上所認知到的考古環境、方式,也打破了許多老師的刻板印象。教育人員常常從隨隊老師的口中聽到:「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原來考古是這個樣子啊!」、「這裡還有這種地方,我在這附近教書那麼多年都不曉得」等訝異的字語。

  戶外參觀中有一處是典藏發掘出來的骨骸,我們將學生帶到這處典藏庫,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實際見到考古工作人員整理、典藏這些文物的流程。一開始我們猜想學生家長是否會擔心學生竟然要去參觀擺滿了人類遺骸的地方,以及學生是否會被嚇到不敢進入。但實際的參觀結果下來,學生家長並無反彈意見,學生本身大部份也沒有產生害怕的情緒,老師們則是對這地方特別感興趣,不斷的詢問工作人員許多問題。只是工作人員會使用化學藥劑整理骨骸,所以骨骸典藏庫飄散著令人不舒服的味道,偶有學生出現頭暈的現象。

  這次戶外參觀的路線安排是以遺址現場a遺物清潔整理處a文物陳列室,最主要是想讓學生了解到,他在博物館看到的文物,背後都經過了許多人的努力,才會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南科陳列室是整個戶外參觀的最後一站,由於陳列室的空間有限,我們採取複習的方式,讓學生去回想在課堂上所講述過的課程。如果還有時間,會讓學生自由的參觀與寫學習單。

四、自我學習

  南科館校合作不只是公園的大活動,同時也讓我有了親身參與設計課程的經驗。藉著這一次的活動,我從原本單純的教育活動執行者,開始接觸到活動設計所需注意的事項,開啟了我另一個視野。從中我瞭解了更多有關教育所需要注意的部份,也補足了對這方面有所缺乏的概念。

  在南科教學的那幾個月期間,對我收穫最大的是朱正宜先生上課的部份。在我們的教材當中曾向同學問到「考古」是什麼?同樣的問題朱先生也拿來反問我們。而我們給學生的答案是非常制式的答案,但實際上真的有那麼的簡單嗎?而且有許多過去的觀念也需要重新再去整理一番。

  這次教學也讓我深刻體認到「理論」有時候僅止於紙上所寫,真正的要落實在現實生活層面,不得不要去做一些妥協,例如當文化與經濟起衝突的時候。另外則是南科史前文化之旅館校合作,對參與的師生來說是一次新奇的體驗,老師與學生對於考古的認識多半來自書藉、電視,而這些知識是片面的、有些是不適合用於台灣的考古。試想看看,拿埃及金字塔的考古工作來套用在台灣考古上,是不恰當的。在這幾個月的館校合作中,除了教導學生學習到許多的史前文化之外,同時我們導覽人員也藉此機會學習到了不同的知識。

  最後要感謝在這活動中幫忙我們的許許多多工作人員,尤其是南科考古隊的大家長朱正宜先生,若不是他的大力支持,這次活動可能就沒有辦法那麼順利完成,而且朱先生也教導了我們許多在考古發掘上實際操作的問題,以及在活動期間擔任我們司機的楊大哥,若沒有他,我們在台南就會寸步難行。還有更多的南科考古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發掘的技巧、工作時曾經遇過的狀況等等實地讓我們親身體會挖掘的辛苦。這次的活動之所以能夠順利的完成,都是大家的幫忙與協助,在此再次的感謝大家。


參考書目:

《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之研究》,連啟瑞,89/7。
《台北縣國小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鄧天德,91/12。
《 先民履跡:南科文化遺址專輯》,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等著,95。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遺址公園組解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