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不拒的「導覽解說」
彩繪生命,奮力堅持─「微笑小太陽─馬漢忠和他的同班同學」展側記
暴龍蘇即將告別史前館
史前館電子報第107期 2007.05.15 
   

來者不拒的「導覽解說」

文 / 溫璧綾 圖 / 李德仁、江恕維、張雅惠

一、緣起

  某天安排預約導覽的人員接到了一個幼稚園團體的預約電話,雖然館方解說員已經接待過各式各樣的團體,但是要接待60幾個如此多的幼兒,這算是頭一遭,該不該接這個預約團體呢?本著博物館服務社會,其對象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精神,預約人員接下了這個預約。由於幼稚園的小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非常短暫,要如何讓他們在近1個小時的導覽中能耐心安靜的聽導覽解說,這對從未學過幼兒教育的解說員們來說是一項艱鉅的考驗。我曾請教友館,他們是如何處理幼稚園的幼兒團,得到的答案是:他們多半只做環境介紹。


透過解說員的演繹,觀眾可以更快了解所置身的展場想要表達的概念

協助觀眾對展品進行深度觀察也是解說員的職責

解說員針對學生團體進行的各式操作活動-1

解說員針對學生團體進行的各式操作活動-2

針對青少年的解說

針對成人的解說

  本館的觀眾群以學生團及旅行業者安排的參觀團居多,旅行團當中不乏年長的阿公阿媽。以本館的展廳特性,許多考古專業的部分得靠解說員的十八般武藝,以流利的台語將專業術語化為一般淺顯通俗的用語,賦予靜態的文物生命,就像說故事般,這樣阿公阿媽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二、導覽解說應該「分眾」?

  博物館是除了學校以外的另一個學習教室,學校由老師擔任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而在博物館則由解說教育人員來負責進行知識傳遞的工作。根據解說之父Freeman Tilden的定義:解說(interpretation)是一種教育活動,其目的是藉由原有事物的使用、親身的體驗、或各種的解說媒體,來闡述它們的意義與關係,而非只有傳達一些表面的訊息。

  換句話說,解說就是一種利用溝通的技巧,使參觀民眾了解他們所見的事物,並設法滿足其好奇心的訊息傳達方式。解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解說員所需不僅僅只有說話及表達清晰的能力,也需具備觀察、溝通、互動、知識傳遞及引導等技巧。而面對不同的觀眾則需有不同的解說內容,絕不能照本宣科按照導覽解說手冊來做解說。

  Freeman Tilden 於「解說我們的襲產」中指出6項解說的原則:

  1. 解說的內容如果不能與參觀者的特性或經驗相關,其解說將會是枯燥的。
  2. 資訊不是解說,解說是依據資訊為基礎而形成的表現。
  3. 解說是一種結合人文與科學的藝術,無論其內容是與科學、歷史或與建築相關,任何一種藝術都是可被教授的。
  4. 解說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導,而是引導啟發。
  5. 解說必須陳述整體而非零散的片段,應強調全人類,而非某一片段部份。
  6. 對12歲以下的兒童做解說時,其方法不應只是稀釋成人的解說內容,而是要有完全不同的方式。

  「遊客的滿意度來自於其所得到的服務在超出其所期望的」,在博物館所提供的服務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導覽解說」。現代的「導覽解說」有語音導覽、PDA導覽、解說員導覽等,其中還是以由解說員擔任的導覽解說最受參觀民眾青睞,因此,解說員是博物館中與遊客最接近、接觸最頻繁、互動也最多的工作人員。面對來自於不同年齡、生活環境與教育背景的參觀民眾,要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解說員解說內容的也就不能再一成不變,為了要更能貼近參觀群眾,學會說對方的「語言」也就很重要。

  雖然有許多博物館的網站與導覽手冊有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甚至兒童版等,而導覽解說似乎未曾考慮「分眾」。解說員的訓練裡往往只有與展廳內容相關的專業訓練,遇到不同的團體也只能由解說員依照個人經驗來帶導覽解說。成功的「解說」工作除了需要有熱心、愛心、耐心及專業的解說訓練外,解說員也應該有心理學的訓練,學習如何與各式各樣的人溝通,試著以同理心調整解說內容,讓解說更精彩吸引人,達成「分眾的導覽解說」的效果。

三、結語

  博物館是社會教育的機構,本著服務社會大眾的熱忱,對於需要服務的參觀民眾提供不分男女老幼責無旁貸的服務。孔子所說的「有教無類」在博物館導覽解說中徹底被實踐。

  博物館敞開大門就是歡迎每個民眾進館參觀,只要有人產生美好的博物館參觀經驗,博物館也就成就了它典藏、保存、研究、展示、教育等使命。解說員是博物館的第一線服務及教育人員,民眾會不會再次進館參觀,也就必須仰賴他們的辛苦。

參考書籍

  1.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Freeman Tilden, 195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 「解說我們的遺產」, Freeman Tilden 著/許世璋、高思明譯, 2006, 五南出版社。

(本文作者為公共服務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