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南島廳更新多媒體建置記事(上)儀式樂舞篇
文‧圖提供/林芳誠
人類透過儀式,作用於與人、與自然、與超自然進行互動,在儀式過程中確立了關係,開啟了溝通的模式,產生了秩序並使其延續或重組,年復一年的儀式實踐,加深了「人」之所以存在的意義,進而成為生命的印記。可是如此抽象的敘述,大概只會出現在學術研究的文本裡面,我們幾乎很少有機會可以思考:「為何要參與祭典、為何要進行儀式」,而與儀式有關的行動與意義又是什麼,更別提會把心靜下來,從不同文化來反省自己對待儀式的態度。
當與儀式相關的旋律、肢體動作、器具等素材,經由刻意追求異國情趣或增加「可看性」而轉化為表演節目後,造就了我們習慣從儀式的外表,例如華麗服裝、嘹亮歌聲、動感姿體、壯大排場、精緻工藝等等那些人山人海的現場,來評斷一個族群文化究竟是否「強盛」。然而,我們有沒有機會透過博物館展示,讓觀眾哪怕只是得到一些啟發,一種對於從異文化獲得的啟發,一點試著學習同理和思考的啟發。特別是在手機訊息大量流竄而降低專注力的時代,先不提影片誕生最重要的腳本安排和剪接,以及經手過的那些尋找、接洽、說明、協商、授權、簽約;我們覺得在博物館裡面播放的影片,應該是什麼形式?
展示設計與影片製作是一個極度需要溝通協商的過程,特別是民族學類型的博物館與展示逐漸受到去/解殖民、文化主體性訴求倡議的當代社會,過往將被展示對象視為與時空切割、置入毫無能動性的展櫃時代儼然終結,與展示搭配的多媒體影片自然也不能夠再如過往(習慣性地)把一個模糊概念丟給展示設計公司,然後製作出如同上述追求奇風異俗或自視為客觀、旁觀者立場的紀錄片形式,毫無情感(抑或情感過於氾濫)的影片終究只能在自己的同溫層轉動,無法串連更多不同層面的視野,最後充其量可能只是為了結案而儲存在硬碟裡的閒置檔案。
在策畫史前館南島廳展示內容時,「溝通」和「認同」這兩個於學術界歷久不衰、卻又充滿各種變數、爭議和詮釋的議題,我用曾經以為會是未來終生職業的影像製作技術,試著讓影片成為與典藏/展覽品並重的博物館利器。我非常幸運有機會和真正在這一方面的能人合作,礙於文章字數限制,以下精選了兩個案例與大家分享。
《ILISIN》│導演:Lekal Sumi Cilangasan
影片一開始,我彷彿可以感覺到夏天的炙熱、海風的鹹味、砍竹子傳來的香味(以及蚊子在耳際嗡嗡作響的騷癢感),還有透過歌舞,在儀式過程共同和整個社群的人大汗淋漓地建立與祖先同在的感覺。儀式結束,主角的喘息連接著祭典末了的現場收拾,在離開(或結束)祭典狀態後,通過彷彿歲月長廊的隧道,主角用記號刻劃生命的時刻,是一種與自己、家族、社群,還有祖先連綿不絕相逢的開始與結束,也是在離開家鄉之後,感到自己與母體文化漸行漸遠而必須進行的精神修補。
不同於許多介紹阿美族文化的影片,總以壯麗的儀式歌舞凸顯文化的壯盛,《ILISIN》在完全沒有對白的影像裡,可以引發思考的面向有很多種。對我最重要的啟發是:「人,為什麼要參與祭典?」而你參與過的儀式、祭典有哪些,你為何(why)、如何(how)以及所想的是什麼(what)?
|
不同於刻意營造華麗鋪陳的儀式歌舞人潮,《ILISIN》在影片最後透過主角於隧道劃下的刻痕,呈現生命的循環與歲月的印記。 |
《Breath Alight》│紐西蘭國家橄欖球代表隊
為了體現神話傳說轉變而來的歌舞表現形式,同時又能在運動場上振奮士氣、嚇阻對手的姿態,我採用了幾乎有關注體育賽事的人都會知道、來自Aotearoa(紐西蘭)的世界橄欖球強權All Blacks代表隊戰舞─Haka。然而許多網路平台的影片都只是球隊進行Haka的現場影片,在百轉千迴的搜尋狀態下,我找到一部非常非常精采、有關Haka戰舞如何在毛利文化被創造出來,然後又與All Blacks在賽前振奮士氣、恫嚇對手的意義有關的影片。
但經過多方管道聯絡未果下,我突然想到之前曾帶領毛利電視台前來史前館採訪的Eva,她很親切且迅速地提供我聯絡方式,然後又透過人脈,陸續請其他重要的朋友幫忙。我終於和All Blacks連絡上了,經展示理念說明後讓All Blacks的聯絡人十分認同,並且樂意讓這部影片在史前館播出,就在認為即將水到渠成之際,對方表示:「但……影片的持有權在一個知名錶商那邊,對方應該會很快與你聯繫……」。
什麼!?竟然還有「影片持有方」,而且還是知名錶商!這下好了,一方面心裡估計著該不會授權費用會炸裂整個預算表;另一方面也才回神過來,發現這部影片幾乎看不到任何和商業廣告有關的影像。於是我硬著頭皮,寫了一封自以為文情並茂的mail給錶商聯絡人,表達希望在展示裡呈現"The sportsmanship, glory, the hard working, keep practicing and present the forms of communicating from ancestors to ourselves and the mainstream societies(中譯:希望呈現運動精神、榮耀、持續努力不懈地練習,以及我們與祖先、與主流社會溝通的形式)"然後,一封來自日內瓦錶商總部令人雀躍的回信,相當熱情地提供了已嵌好英文字幕的影片檔案,表示希望透過博物館的播放,可以讓更多人享受(enjoy)、喜歡橄欖球以及毛利文化。就這樣,這部難能可貴的影片,未來將與所有展品成為史前館南島廳強而有力的展示項目。
|
《Breath Alight》應用簡短卻精彩的動畫,將Haka動作的緣由與All Blacks的氣魄結合在一起,最後透過球員的現身說法,強烈體現對於個人能力貢獻、族群共榮的期望,以及國家的認同。 |
《ILISIN》和《Breath Alight》是南島常設展廳單元五「溝通」的5-1子單元「與超自然溝通」採用劇場播放的五部影片中的其中兩部,這個子單元雖然主要是講述人與超自然溝通過程而產生的樂舞文化表現形式,經由長久時間的文化實踐,儀式樂舞溝通的對象也不只有針對於無形世界的力量,同時因應行動者不同的處境而使溝通對象有所改變。
但相較過往展現南島族群儀式與祭典的樣板化展示模式,更新後的南島廳透過更多貼近你我生活情境的案例,藉由議題式的文案安排,可以讓觀眾在接收到史前館研究的知識能量之餘,更可以促進更多觀眾自我的思考與反饋,就像《ILISIN》以無對白、單一主角的呈現,可以是主角內心世界與自己的溝通、也可以讓觀看影片的觀眾來反思參與祭典的意義;《Breath Alight》則是透過長者講述Haka的傳說與意義,經由橄欖球賽前的振奮士氣與恫嚇敵人的肢體,來強調人與超自然、自然,以及對於國家的認同等。期待史前館2023年重新開館之後,邀請您一起來提供有趣的想法(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南島常設展廳主策展人)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