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ari kisamuljai!一起加油吧!─回顧「Marekacevucevungi我們大家一起來:2022一起來做部落文史工作坊」

博物館頻道

  史前館南島廳更新多媒體建置記事(上)儀式樂舞篇

回想‧迴響

  學習歷史與土地共存的智慧:「走讀一日學‧mamahav回到山胡椒學習基地」參加心得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83期 2023.1.15

ari kisamuljai!一起加油吧!─回顧「Marekacevucevungi我們大家一起來:2022一起來做部落文史工作坊」

文/林頌恩‧圖/林頌恩、沈杰修、排灣學sikudan na paiwan

  從來沒有想過,辦文史工作坊的歷程會是每一場都有人哭的情形。那是因為文史工作坊說的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自己一直以來所在意的重要課題,每一篇研究與發表的主題,背後觸及的都是自己與部落、自己與族人之間的互動以及想要探究、解開的謎題,於是願意花上四、五個月的時間,去回答與回應這些長久以來已經在心底盤旋多時的聲音。

2022年部落文史工作坊招生文宣(回佳文化工作室、Daniel C.Moore設計)。

  在我的經驗裡遇過很多朋友,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把家族與社區的故事、自己的事情、老人家的記憶等等整理出來,但是要如何著手,著實頭痛;而博物館跟部落族人合作時,也往往需要借助族人提供書寫資料,而這需要長期的投入與建置。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可以透過甚麼方式,形成一個大家來書寫跟記錄的作法。試了好幾年之後,發現透過辦理工作坊再結合公開發表的進程,是最能夠達到做中學的方法,而不是上完課就忘記了。連續兩年與排灣學推動小組結合的文史工作坊成果發表,不只是發表,在發表者淚水的背後,也是一趟透過田野書寫的自我療癒之旅,能夠在面對未來時更加清楚明朗有力量。

  「Marekacevucevungi我們大家一起來:2022一起來做部落文史工作坊」是2022年部落文史工作坊的主題。繼2021年與屏東縣來義鄉南和村、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排灣學推動小組合作之後,非常幸運地,在2022年除了原來的固定班底團隊有跨域共創者邱健維、新竹高中歷史教師林文正、屏東大學原專班主任tjuku ruljigaljig李馨慈之外,還有Tjuvecekadan七佳部落的傳統領袖selep curimudjuq趙秀英與dremedreman curimudjuq廖敏一家與部落青年paljaljim gadu鍾又任與ljius kulivu徐嘉榮的投入,以及屏東縣春日鄉公所村幹事tjuku surinag胡雅惠這邊也在公所提報青年計畫給予最強力的行政支持,大家一起規劃內容、安排訪談、辦理課程到陪伴書寫、上台發表這一路,參與整個工作坊的推動。

參與2022年部落文史工作坊的規劃與推動夥伴合影,真的是最強大的團隊吶(沈杰修攝)。

  回應2021年tjuku馨慈的想望,希望鼓勵更多年輕學子參加培訓,因而這次招收對象也將年齡層往下延伸,希望找到更多願意去接觸部落主題來嘗試做出一番整理、探究的年輕人。透過辦理工作坊,引發大家心中長久以來想要探討的議題,來試著找出可能的受訪者與書寫方向;接著在陪伴書寫夥伴的陪同下,進行田野調查與整理書寫;最後是兩段式公開發表分享,第一次邀請親人與受訪對象前來聆聽並給予回饋與建議,第二次便是在「2022國科會族群研究與原住民族研究成果發表會暨排灣學論壇」的正式場合上,由評論人給予修改意見。

  這個過程相當辛苦,除了要面對資料與寫作,也要面對心中許多在意但是可能很難處理的事情,而這些也都與自己的人生提問以及如何去實踐而有關係。從這些發表可以看到,過去的歷史與個人的關係並不是斷裂的,而是會連帶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現在。

  最後共有14名學員堅持下來,完成了以下這12篇文章,分別是tjuku ljatijez楊張喬琦與babing purepu李翊琪〈vuvu記憶中的味道〉、calivat rudacaljan蔡高哲軒〈我是誰:流著paqaliu與rudacaljan的血脈〉、djanaw kivalan迦瑙伊法蘭〈「下一場雨,讓農作物肥沃」─論排灣族七佳部落Kigudjalj祈雨祭儀文化之現況〉、毛御亘〈成為一家人:排灣族七佳部落靈媒馬芳蘭〉、sakinu kazangilan林哲潁〈我是sakinu?找一條回家的路〉、sihugu maljaljaves呂沛宜〈sihugu未曾謀面的sihugu:paljingau家族遷徙史〉、tjuku surinag胡雅惠〈從Kuabar部落的變遷看見surinag家族發展歷程〉、paules luvetj阮辰心〈古華部落的當代遷移之個人生命史〉、lavulavu taljimarau張美花〈vusam的永不放棄〉、geay patjalinuk 林君文與paules patjalinuk包辰芸〈寫自己的歷史:認識patjaljinuk的maljeveq〉、kuljelje maljaljaves吳凡〈土坂謝光蘭,追憶古樓古謠〉以及rutamekan selaulawz宋承彥〈se vuculj 的畢業典禮〉。

堅持了五個月的文史工作坊,為的應該就是這一刻可以一起走到排灣學論壇發表吧(來源:排灣學sikudan na paiwan)。

  每個人的成果也組成了排灣學論壇當天「七佳專場」、「個人、家族、部落史」、「生命禮俗與生活」這三個場次的發表。這一天,大家辛苦努力整理出各種資料與照片的簡報,迴盪著與vuvu(排灣語祖父母輩)一起的歌聲、飄散出由vuvu帶著手把手製作的美食香氣、帶出另一個世界在夢境裡傳遞出來的訊息、查找牽動百年的族譜與名字、重新確切認識自己是哪一個家族的孩子、孜孜不倦爬梳那些曾經在長輩行動當中出現的祭儀用語、真心走入部落而感受到自己被在場的所有人接納……每一條支線都交織著自己與在乎的群體相遇的歷程。在這當中,我特別想提一下paules辰心以及lavulavu美花的故事,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生長在哪裡、無論自己的背景是甚麼,只要願意勇敢去面對心底在乎的聲音跟人群,就是認識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方式。

2022年於國立屏東大學舉辦的排灣學論壇,準備上台發表的paules(左)與lavulavu(右)(來源:排灣學sikudan na paiwan)。

  paules的父母親與親戚,因為原居地舊古華遭到颱風帶來水災,當時除了有族人遷往現在的(新)古華之外,還有一群族人當時因為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為了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而離開部落,在臺南形成小古華這個新聚落,也把族人在部落互相照顧、教會信仰的習慣帶了過去。paules從小在都市長大,既習慣都市的生活,也要面對如何跟母部落產生連結。由於有關族人在小古華的紀錄非常少,paules透過訪談書寫族人的生命史,試圖為族人遷居到都市的發展史留下相關的紀錄。

   這次工作坊與發表對paules產生極大的領悟之一,便是她寫下的這句話:「寫作不僅是一種交流,更是一種影響。」從寫作當中,她不僅有機會與受訪親族產生更多互動,也影響她日後對母部落的接觸與投入,跟著部落青年會一起工作、一起準備參加部落的祭典與事務。

  paules希望更多年輕人都能投入拼湊長輩的歷史故事,不只是及時記錄下來,更是認識與建構自己的文化認同。當遷移與住在都市是必須,那麼練習用各種行動與家鄉的族人重新在一起為部落做些什麼也是必要。當年族人離開舊古華來到都市的小古華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如今作為在外地成長的Kuabar古華部落下一代,paules也在練習如何用她自己的方式,以小古華為出發點回到母部落。

工作坊上,paules畫出她心中想要處理的主題,說明可能涵蓋哪些要處理的議題(林頌恩攝)。

  lavulavu美花作為Kenaliman歸崇部落核心家族的後代,身為家裡第一個看到太陽的孩子而具有接下傳統領袖位置的責任,然而在母親信仰西方宗教後而簡化了部分祭典行事的作法,因為她知道未來這些儀式的作法將難以再傳續下去,所以有些儀式她直接請牧師來用禱告的方式帶過。曾經逃避天命的lavulavu在後來願意開始去承擔責任時,作為當代的傳統領袖,她在不會母語、不懂祭儀、不懂歷史文化的情形下,非常著急也很辛苦去請託許多人來幫忙。

  在排灣族社會裡要執行傳統祭儀需要家族的pulingaw也就是與神靈溝通的智者來執行,但是好幾位其他家族的pulingaw都跟lavulavu說,你們怎麼能夠一下子用西方的禱告、一下子又想要用傳統的方式來進行……lavulavu一度看到自己家族的祖靈祭壇荒廢而感到心痛,於是她開始試著跟在母親身邊參與,也想辦法重振祖靈祭壇。好長一段時間都在臺北工作的lavulavu,在母親過世之後,決定回到部落就近在文化健康站工作,也找回家族的pulingaw願意幫忙,重頭開始學習如何做好當代傳統領袖的工作。一方面,老人家感念身為當家的她留在部落,讓他們不致於因為沒有當家在身邊感到無依靠;另一方面,lavulavu感念北部家人對她的理解與支持,讓她可以花時間與心力在族人身上,回應母親留給她的責任,而同時,也是教會與信仰的力量支撐著她。

  我對於lavulavu感到佩服的地方之一,在於她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從台下走到台上。原來是她參加了2021年的排灣學研討會,於是便很希望有朝一日也能站到台上來分享,因而隔年她參加部落文史培訓課程,從一開始講起自己的故事就忍不住掉眼淚,到寫出文章上台發表可以忍住不掉眼淚這一路,就是想要透過自己的故事,讓更多人看到當代核心家族傳統領袖所要面對的問題,也勉勵自己永不放棄。

lavulavu從台下的學員成為在台上的發表者,讓更多人看見她的努力(林頌恩攝)。

  當lavulavu在台上強忍住顫抖的聲音,展現當家的氣勢,感謝一直以來照顧掌管家族的母親以及vuvu,讓她能夠在艱苦的世界清楚知道自己的角色與責任:
  也許,我只是眾多排灣族傳統領袖家族裡共同面臨這考驗的其中一位,但很多掌門人在這過程中,被時代淹沒了、被屈服了,我真的慶幸,我在掙扎與痛苦中,年輕的歲月就碰到好多事,這個考驗我渡過了,如果我只是其中一位,很希望我這篇文章,能夠讓所有族人及大社會各界有新的發現,能夠跟著一起站在頭目家族的角色,來理解頭目家族的辛苦與痛苦,也能實質看顧及推動越來越好的文化政策,因為很可能不只是我是其中一位。

  這段話不知道說中了多少家族掌管者的心聲,在當代要扮演好傳統領袖的職責有多麼不容易,而我們周邊認識他們天職的人們或是各界單位,能不能也有些什麼樣實質的行動讓他們更有力量。這是lavulavu的發表帶給我的省思。

  最後,我想引用2021年的學員、也是2022年以學長助教身分陪伴學員的陳力邦apang在臉書的貼文(2022/11/07),作為這一年回顧的總結。力邦實在寫得太棒了,把那些好多說不出來的內在糾結、渴望、療癒、勇氣與公開面對,都勾勒出來了:
  好多人在受傷,好多的故事都在訴說關於家族的興衰,生命的擾動與調適,離鄉與返鄉的掙扎,找尋身份認同的迫切希望,那些過往的事件如今卻深深令活著的人掙扎、抵抗或企圖修補,也許人人都須為歷史負責,此時此刻的每一個決定都將擾動未來子孫,生命會結束,但事件泛起的波紋會繼續傳遞,善會傳遞,傷痛也會,原住民的概念也好、部落的概念也好,總感覺某些傷痛的還在延續,仍深深影響與之維繫的每一個人的生命。

    這段日子以來在旁默默看著排灣學七佳工作坊的滾動,看著學員掙扎過、徬徨過、哭過也笑得甜美過,我總覺得排灣學是一場療程,這個療程是需要走過全程才有療效的,從一開始的茫然混亂焦急到流淚,鼓起勇氣站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彷彿那就是一個人的蛻變,找回丟失的自己。心中丟失的那一塊。

  不知道是否多想,我感覺某一部分的人似乎天生就不小心承擔些什麼,那些可能是歷史背景、家族鬥爭、可能是文化、可能是輿論。

  也許苦痛總伴隨生命而來,也是代代傳承,現今眼前的苦可能不比祖先歷經的難,從前為生計而走,身體流浪他鄉,但今日卻連心也流浪了。部落可能是一個深情的名詞,可以深深地愛,卻也可以狠狠地被傷害,我看到好多人流下淚,似乎無不與部落有關。從小長大在工商社會的我,不知部落一詞的意涵,那種情感,大概真要用生命用生活去理解吧。

  我想沒有人會否定一個人回家心,那或許是全宇宙公認的最讓人感動的追求,有時回家好需要鼓起勇氣,有時回家需要一起一起,好多人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相信這是一種修補,是一種美麗的影響,對於現在的身旁以及未來的身前,在我心目中排灣學最美的時刻莫過於大家發抖著起音卻驕傲著放下麥克風的時候,彷彿是一種集體療癒,寫作真的影響了在座聽眾,也影響了未來的某某。

  願那些顛沛流離的心,都能找到所屬。

  回家需要勇氣,很多事情都需要。

  我記得老媽說過一句話:很多時候事情,不是因為看見了希望而去做,而是因為做了才慢慢看見希望,我想同樣的話用在勇氣上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勇氣似乎也是走著走著累積而來的,有時得一起走,我想這就是工作坊與夥伴的道理,有些人看見了勇氣,有些人先選擇相信,然後生命會影響生命,走著走著大家也就都擁有了勇氣,我想大概很多事情都得先選擇相信,才做得成,上台發表令我感覺是種鼓舞,不僅鼓舞自己也鼓舞身旁他人。

  改變很辛苦,但我看見大家都鼓足勇氣從不友善的過去中試著創造友善的未來。

參考資料
青年文史工作坊 學員模擬排灣學論壇發表 熱淚盈眶的熱身練習
一起在力量的裡面:回顧2021年並展望2022年「一起來做部落文史工作坊」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副研究員,「博物館與地方發展計畫」承辦人,部落文史工作坊規劃執行參與團隊)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