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你好,骨頭!
文‧圖/康芷淯
很幸運地,2020年夏天我被分配到南科考古館的人骨組實習。對我來說,參與人骨整飭是一次非常特別而且難得的體驗。首先,我想感謝副研究員林秀嫚老師,很用心地替我們安排了實習的工作內容,讓我學到很多。
在秀嫚老師安排下,我參與了包含從典藏庫房提取人骨、拆模及拍照記錄骨頭提取出來時的狀態,還有骨頭的除膠、除泥及修復作業,也就是把斷掉的骨頭及碎片黏合,以及製作無酸紙盒、測量與記錄骨頭保存情況等人骨整飭的系列流程。這樣的工作安排讓我除了在技術層面上學到骨頭清理及修復的技巧外,也讓我學到較偏向學術層面,如判斷骨頭的性別與年齡、判斷骨頭主人生前是否有營養不良狀況等有關該具骨頭的個體訊息。
製作無酸紙盒時,計算各邊長度是十分重要且會直接影響製作成敗的關鍵。 |
泡在人骨實驗室的夏天
在館內實習期間,雖然有時候會獲得去聽演講的機會,但大部分時間我都待在人骨實驗室。進行人骨整飭前,為了避免待整飭人骨沾染上整飭人員的DNA,導致待整飭人骨的DNA分析結果受影響,我們會先換上防塵衣、防塵帽、口罩跟手套,而每當到櫃子裡拿工具時,手套就要換掉。當一具人骨整飭完要換下一具人骨時,更是要將整個實驗室消毒、大掃除,並且將防塵衣、防塵帽、口罩及手套都更新。在整飭的過程中,我們要十分謹慎且有耐心,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弄傷骨頭。
在人骨整飭系列流程中,花最多時間的項目就是清理跟修復人骨。我覺得找碎片是最花時間的項目,有時候找了很久很久才找到一兩片,有時候雖然看起來找到了,但因為無法確定該碎片是否就是從找到的那個位置掉下來的,因此指導員姊姊就會決定不要立刻黏上去。而我自己剛開始整飭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把一些大塊且裡頭透著紅棕色的泥土當骨頭在清,小心翼翼清了很久以後想說奇怪為什麼還沒看到骨頭呢,一問之下才發現其實那整塊都是泥土,泥土裡頭並沒有骨頭。幸好後來我就比較會分辨了,不然對我來說,把泥土當骨頭清理也花了不少時間。
探針是整飭人骨時用來清理骨頭斷面及細部的重要工具。 |
成長與蛻變
我非常感謝三位指導員姊姊金震姊(陳金震)、Emma姊(呂錦玗)、Zoe姊(王柔蘋)在實習生整飭人骨過程中,不厭其煩協助我們整飭人骨、回答我們提出的各式問題,幫我看有沒有哪裡沒清乾淨、有沒有哪裡沒黏好,讓我從一開始懵懵懂懂連工具都不知道怎麼使用的情形,蛻變到實習結束時,大致上能獨立處理比較不那麼複雜的骨頭。
在三位指導員及秀嫚老師的帶領下,除了整飭人骨的技巧,我還學到許多整飭骨頭的原理,這樣的學習模式讓我不會只是像機器一般傻傻重複做一樣的動作,而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些動作;同時也滿足了我總是想知道為什麼在人骨整飭時需要這麼做的好奇心,讓我覺得受益匪淺。
林秀嫚老師及指導員們總是很有耐心傳授我們人骨及人骨整飭的相關知識。 |
再見,南科考古館!
除了人骨組的大家,我也很感謝嘉蓉姊(蘇嘉蓉)對我的照顧及協助我處理實習評分表相關事宜。在南科考古館這個夏天,我和人骨組的大家一起泡在人骨實驗室、一起在館內到處取景合照留作紀念、和同期實習生們一起去南科管理局員工餐廳吃午餐、一起被暴雨摧殘,留下了很多共有且令人難忘的回憶。
我覺得非常幸運,遇到很好的主管、很好的指導員也遇到很好的同期實習生,還學習到許多人骨整飭的技巧跟知識。實習的這兩個月中,雖然每天都因為怕一個不留神就發生把骨頭刮傷、弄斷等意外而注意力強度集中,導致回家以後就非常疲累,以至於晚上滑手機常滑到睡著,但我還是非常喜歡這份工作。整體而言,這次實習非常值回票價,獲益良多也交到了好朋友。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2020年史前館南科考古館實習生)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