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卑南遺址談考古遺址多元發展與經營的可行性

考古探索

  記射馬干山遺址之發現及調查

回想‧回響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為臺灣出土文物保存盡一份心力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19期 2020.5.15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為臺灣出土文物保存盡一份心力

文‧圖/陳彥錚

  身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古物維護研究所(以下簡稱博古所)古物維護組的學生,於學期期間曾多次前往南科荷園考古站進行出土甕棺修復,因此對於出土文物的修復、典藏流程感到興趣,促使了我於2019年暑假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以下簡稱考古館)的實習。

  因這段期間南科考古館還處於試營運階段,以接待團體預約參觀為主,故在實習之前我都還未曾參觀過,對於館內建築與展覽方式都很好奇。作為博古所古物維護組的學生,博物館典藏部門也會是未來就業場域之一,因此除了累積自身修復技術之外,一系列有關文物入館典藏的流程也是我實習的重點。

  第一天為環境參觀,我們從四樓常設展一路沿著觀展方向到最後的特展,可以發現不只是展覽內容,博物館整體建築設計都與考古主題環環相扣。不論是手扶梯旁的考古層位展示,或是最後可與秘室工作人員討論出土文物典藏流程的工作內容,都在在感受到南科考古館想要推廣考古活動的目標。

  我在實習期間主要協助的計畫案為「臺南市牛稠子等5處考古遺址出土文物整飭計畫」,工作內容基本為檔案整理、文物清潔、修復與歸庫。在研究所期間時常接觸陶瓷類修復,因此實習過程也有機會充分發揮。此外,因南科考古館的典藏性質多為出土類文物,我也發現這類文物除了修復本身以外,更需要被注重的是文物進入博物館後的分級典藏管理。

  考古出土的文物數量相當龐大,若沒有一套標準且固定的典藏流程,將導致文物的重要性無法在後續展示的過程中被體現出來,甚至倘若典藏人員的專業性不足,將有可能造成傳遞出錯誤的知識訊息。幸運的是,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與指導,給予我正確的觀念與工作流程,也讓我能夠參與各項典藏工作,這些是在求學過程中無法吸取到的寶貴經驗。


以B72黏著劑黏合碎陶片 對照清冊確定文物資料


庫房文物檢視及記錄,區分整飭與否 將未整飭裝箱文物標示以利後續人員辨識 將整飭完成文物歸庫

  除了日常的例行工作外,我還參與了「博物館的秘室——快來揭開博物館的秘密吧!」教育推廣活動。最初期的規劃由其他實習生們完成,我則是負責道具製作,與當天在秘室中說明修復的相關問;考慮到聽眾年紀較小,需要將較為專業的修復知識以簡易的方式解釋。


製作活動學習單
準備仿製品教材 製作活動用口號版

  隨著活動順利結束,在南科考古館的實習也在這天結束。第一天報到的回憶都還很深刻,轉瞬間竟已準備離開。在這個陽光總是順著天井自大面落地窗灑落的辦公室,回憶起實習的這幾個禮拜,從一開始往來辦公室與秘室兩處,總是按錯電梯樓層、分不清南棟北棟,到後來甚至開始知道展廳內的秘密通道;從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到後來每天早晨訂便當時的一聲早安,都讓在南科考古館實習期間留下許多美好的印象。除了專業的考古知識,擁有良好工作環境與氣氛的也是南科考古館的一大優勢。我也期許自己透過自身所學,與未來經驗的累積,能夠為臺灣出土文物保存盡一份心力。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學生,2019年史前館實習生於南科考古館)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代理館長陳登欽│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