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從卑南遺址談考古遺址多元發展與經營的可行性

考古探索

  記射馬干山遺址之發現及調查

回想‧回響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為臺灣出土文物保存盡一份心力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19期 2020.5.15

記射馬干山遺址之發現及調查

文‧圖/葉美珍

  臺東縣史前時代卑南遺址之存續時間跨新石器時代及金屬器時代(註1),以卑南文化為主要文化層,尤其在距今3000年前至2300年前之期間內,玉器製作使用進入興盛期,卑南文化聚落伴隨埋葬大量石板棺及玉器陪葬品,為卑南遺址最輝煌的文化階段。

  玉器衰退後的金屬器時代文化,高溫工藝小型金屬器及琉璃珠傳入,還有反映此時工藝及美學重點的印紋陶器,在地文化族群受到臺灣周邊文化的影響,發展出多系列紋飾。

  按卑南文化主要使用素面陶器,陶器或僅有少數簡單紋飾,但隨著華南風格印紋陶、小型金屬器等文化要素傳入,影響所及之最大變化是當時卑南遺址古聚落製作、使用之陶器紋飾增加。紋飾製作方式主以手持尖器自由刻劃不整齊紋飾,接著因篦劃工具進步而產生較規律整齊的壓印紋,轉化為三和文化系列圖案。施作紋飾種類多樣化,並因金屬尖器或印模等印紋工具的發展,早中晚期紋飾圖案及風格有其消長趨勢,隱含人群與波段性外來文化要素融合後導致在地文化變遷,其過程很值得探討及細究。

  其中約距今2500年前,是卑南文化逐漸發展為三和文化的關鍵時間,當時在東部縱谷南端丘陵至東南海岸間,有幾處關鍵性遺址,如上里、老番社、卑南、三和及山棕寮等,存在卑南文化晚期及三和文化早期遺留。其中除卑南遺址處於山丘連接之較大河階面,腹地較大外,其他多處於縱谷南端丘陵及臨海淺山坡。

  因三和文化外來人群與外來物質有多個來源及傳播方向,或主要為西南及南方,故三和文化重要遺址多位於卑南遺址之南,包括位處太麻里溪以南、主要保存三和文化早中晚期文化層的舊香蘭遺址,重要遺址保存較多陶質、石質器物或建築結構、墓葬等文化現象及遺留,為當時規模大小不同的聚落遺址,成為探討卑南文化、三和文化及兩者關聯性的重要遺址(各遺址位置如圖1所示)。

圖1.三和文化聚落遺址位置示意圖

  上述遺址發現時間不同,研究史亦不同,相對較晚發現的是延平鄉紅葉村高程500公尺左右的上里遺址。處於丘陵的遺址多隱沒於山林,不易被發現,通常是在農業開發時,民眾採集看似古代陶器或石器而向相關研究者或機構通知才得以披露訊息,如舊香蘭遺址及上里遺址皆為地主或工作者間接或直接通知本館考古人員,經地表調查後確認遺址。本文將要介紹的是更晚近發現的射馬干山遺址,其發現過程亦相當類似。

  臺東市建和里建和社區昔稱射馬干社(Kasavakan)(註2),社區西側為射馬干山區,行政隸屬卑南鄉溫泉村,坡地有少量開墾,近年並有民宿開發。從建和社區沿建和溪北側產業道路蜿蜒而上約2公里,高程500-550公尺的稜線小坡地,於2008年前有一停止營運之渡假木屋區,曾於地表出現史前時代石輪標本,因所在位置除地主外一般民眾不易進入,有賴當地人士通知本館考古人員前往進行地表調查,於是確定為史前遺址。遺址所在位置面海且視野良好,由臺9線公路向山側眺望可見,然前進遺址所經路線崎嶇,地形亦頗為險峻。

  以往調查經驗,渡假木屋區廢棄後地表長滿雜草及雜林,不易進行地表調查,其北側有農地持續翻土、種植,但此處僅露出少量零碎史前陶片。出土遺物較多者為接近廢棄木屋區之廢耕農地,除少量陶片外,可觀察到移位之大型石質標本殘件包括石梯、石輪、石柱等。殘缺程度相當高,石輪殘半,石梯僅餘一階之半,兩者屬片岩材質。石柱斜躺土層中,上端中央略凹,兩端翹起呈冠狀,或稱冠頭型石柱,屬砂岩材質。


圖版1.石輪殘件(1) 圖版2.石輪殘件(2)
圖版3.冠頭型石柱 圖版4.石梯殘件

  陶器為辨識文化之重要器物,於射馬干山遺址採集到罐口緣、缽口緣、陶蓋及陶把等。舉其中幾件標本為例,研判屬於卑南文化陶器包括:敞口罐口緣(圖2)(註3),胎土摻石英、板岩粗砂;缽口緣(圖3)帶橫式橋狀把手;陶罐所帶之橫橋把殘件,施有並排短線印紋;仰盆型陶蓋殘件,帶橫橋把,此外殘缺的石梯亦屬卑南文化器物。屬於三和文化器物包括三角板狀把殘件、石輪殘件、石柱殘件等。由地表採集之零星陶片及上述大型石質標本,大致可說射馬干山遺址存在卑南文化晚期至三和文化早期遺留。


圖2.陶罐口緣 圖3.陶缽口緣

  2020年3月初,筆者與同事李坤修再度調查射馬干山遺址,北側農地剛翻土整地,未發現遺物,南側廢耕農地長滿雜草,以往看到集中收攏的石輪殘件(圖版1、2)及石梯殘件(圖版4)被農民用來壓住黑色塑膠布,冠頭型石柱(圖版3)倒臥農地小路旁,與以往狀況類似。然而新發現的是,廢棄民宿區邊緣切挖土層而成的農路,可能近期拓寬或路旁土層崩解,農路及兩旁可採集到2件打製石斧及少量陶片。



圖版5.小路右側見局部文化層斷面 圖版6.遺址局部有裸露地表

  2件打製石斧形制有別於卑南文化所見石斧,暫歸於三和文化時期,1件為砂岩打製,形制類似靴形石斧(圖4),局部保留石皮,長11.5cm,寬8.5cm,最厚處3cm,另一件為片岩所打製成之束腰形石斧(圖5),長10cm,寬8.5cm,均勻厚度約1cm,其外型乍看似砝碼形網墜,但材質不同。觀察標本一端弧形刃線明顯,且有軟耗現象,斧之功能頗明顯。

  另採集到1小片帶紋飾陶片,具有可辨識文化特徵,圖案為兩道曲折虛線交叉形成連續菱格紋,間隔以弦紋(圖6),研判屬於三和文化早期。按卑南文化晚期陶器亦有施作菱格曲線,但以徒手持尖器自由施作實線,通常紋飾不整齊。三和文化有較進步的施紋工具,排狀篦點紋形成的虛線通常較為整齊及規格化,且印痕較深,紋飾較為清晰。

  由於地表觀察之史前遺物大多被移位過,亦即受到耕作及開發擾亂,遺址是否存在原始堆積及文化層向為重點。以往幾次調查雖未發現文化層,但不排除可能性。此次調查渡假木屋區西側農路斷面,雖大部分仍為雜草覆蓋,已於局部崩落處觀察到分布陶片的斷面,確定此遺址保存可能未被現代開發擾亂的文化層。

  射馬干山遺址出土卑南文化晚期及三和文化早期遺物,雖然位處稜線向陽坡地故而腹地不大,但因有石梯、石輪、單石等可知為聚落遺址,而非僅是田園工作地,調查後綜合標本之分布初估遺址範圍約長400m寬200m,該遺址顯然值得長期觀察與研究(註4)。



圖4.打製石斧(1) 圖5.打製石斧(2) 圖6.印紋陶片紋飾

註1:廣義卑南遺址含「國定卑南考古遺址」在內,保存距今5300年前至1900年前的文化遺留,從早至晚分別是新石器時代繩紋陶階段的大坌坑文化及富山文化,接著是素面陶時代的卑南文化以及金屬器時代使用印紋陶的三和文化。

註2:射馬干(Kasavakan)意指「山谷之中」,為卑南族八社十部落之一,原部落在知本內側。根據研究,族人在現居區域之遷徙,包括魚池、建東(舊社)及下建和(新社,今代表建和社區),約在臺9線公路旁或鄰近山坡(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頁264)。本文介紹之史前遺址與社區有數公里距離,遺址存在距今約2000年以前之文化遺留,未發現數百年前或更晚之遺留。筆者與同事李坤修前此曾初步稱之為射馬干遺址,但因考古證據上尚未發現與射馬干社的關聯性,為避免誤解,故自此以射馬干山命名遺址。

註3:本文標本繪圖人員為李敏青。

註4:基於協助立場,遺址資訊將通知主管機關臺東縣政府納入巡查。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兼組長)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