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考古探索
  體質人類學的234

南島文化專欄

  牽手平埔──東部地區大武瓏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祭儀復振與服飾重製

回想‧回響

  2019年我在南科考古館實習心得:博物館典藏的細瑣日常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南科考古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417期 2020.4.15

牽手平埔──東部地區大武瓏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祭儀復振與服飾重製

文/林建成‧圖/張俊偉、林建成

  臺灣南部平埔族群涵蓋Siraya(西拉雅)、Makatao(馬卡道)、Taivoan(大滿或稱大武壟)等,分布在臺南、高雄、屏東等縣市。17世紀後隨著漢人移墾,居住與耕地被迫遷移,部份族人遷徙至臺東、花蓮等地,與當地原住民族通婚互動頻繁,文化產生融合及多樣化。

  近代東部地區平埔族群隨著族群意識覺醒,陸續進行祭儀及文化復振等,其中傳統服飾重製工作與本館有直接關聯,對於織繡傳承與凝聚族群情感頗有助益。

一、大庄平埔夜祭

公廨的太祖神位與信奉的壼等物(林建成攝)

  2005年10月17日(農曆9月15日)夜晚,我趕到花蓮縣東里參加「大庄平埔文化節」。族人聚集在「公廨」(祭祀阿立祖、太祖等祖靈場所)前,夜祭中的「牽曲」剛唱完,熱情的族人邀我們嚐「土豆mai」(土豆糯米飯),頭戴花環的婦女們一邊唱起了「土豆mai」的曲調,看得我們一陣驚喜。

  大庄(富里鄉東里村)保存的公廨,供奉「阿立太祖」,是東部地區最具傳統的一座。公廨圓供桌上設有特殊的竹斗和信奉的壼等物,香爐上除了香外,點燃插著桿的香煙,另有一盤檳榔。

大庄公廨供奉「阿立太祖」是東部地區最具傳統的一座(林建成攝)

  清道光年間至日治大正年間,原居高雄、屏東的平埔族群,受漢人遷入擠壓生存空間,部份遷移到花東地區,大庄一帶的平埔族即是東遷後的部落,百餘年來仍依例於每年農曆9月15日舉行祭祖儀式,但傳統的牽戲等活動,卻因社會變遷而式微(張振岳,1996)。

  2002年地方文史工作者張振岳以田野調查找回當年牽曲的譜與詞,整理後計12首祭儀歌謠,在中斷約30年後,由東里社區發展協會推動大庄平埔傳統祭儀活動,同時參與西北部「平埔會親」等活動;2004年社區發展協會正式辦理「大庄平埔文化節」。

  2013年「大庄西拉雅族夜祭」獲花蓮縣文化局正式列入文化資產,其理由為:

1.傳承自祖先原鄉的祭儀,並見證祖先遷移的艱辛,具歷史性,並繼承傳統,以大武系統為主要祭儀形式的夜祭文化;
2.大致仍保有舊的傳統,與傳統的漢式信仰有很大的差異,具文化性;
3.已發展出與其母文化不同之特色,應與地方團體取得共識,實踐文化之主體性;
4.大庄為東臺灣唯一保有傳統祭儀的西拉雅平埔族公廨與聚落,甚至吸引鄰近聚落族人的注意與參與,其對東部西拉雅文化復振具重要意義,具典範性(花蓮縣文化局,2020)。

二、馬卡道族Dahulau(祖靈祭)

  Dahulau是馬卡道族秋收後進行的祖靈祭儀,馬卡道族人從高屏地區遷徙至東部於新開園(池上舊地名)定居後,面臨與布農族、阿美族及閩客移民等比鄰的生存壓力;原本在農曆正月15日、9 月15 日及10月13日老祖聖誕日舉行祖靈夜祭,長期以來歷經祭儀文化式微,甚至瀕於流失危機。

  2016年起馬卡道族文史工作者Kana(張俊偉)透過田野耆老訪問、向政府機關申辦族群文化課程等,積極展開文化復振工作,目標「以文化實踐重新認識自己」。2018年8月25日花東地區馬卡道族人成立「台灣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化復興協會」,遠從臺北、新竹、屏東等縣族人也來共同參加盛會,比對祖先的口述及遷徙動線,形同自我身份認同,像終於找到自己的根,自己的名字,自己的血脈一樣(張俊偉,2020.03.19訪談)。

  2018年11月15日,該協會進一步於池上大坡池舉辦當地近兩百年第一次的「聯合夜祭」,Kana(張俊偉)說,祖靈夜祭原本都是各家族自行舉辦,為凝聚東部馬卡道族人,逐一詢問池上鄉內7個mumu(老祖),都同意舉辦聯合夜祭,因此花蓮富里、屏東族人也迎來「老祖」一同參與。

  14日在大坡池畔搭設祖靈屋,上午各家族老祖陸續被迎請進入祖靈屋,晚間展開迎祖靈、祭祖靈、開曲向、點獻豬、開水向、敬天及祖靈、轉豬及獻靈娛靈等傳統祭儀(自由時報2018.11.15)。

  2019年再次舉辦Dahulau(祖靈祭),活動當天大坡池迎賓廣場入口鋪設走秀紅毯、中央搭設祖靈屋「Kuba」及池畔豎立「七花向竹」,精心布置迎接馬卡道花祭。另外,馬卡道之夜由Ina(媽媽)的服飾走秀揭開序幕,這是族人花費一年的時間製作而成,呈現馬卡道服飾之美;還安排馬卡道族女歌手張芮菲演唱、萬安國小直笛隊演奏「祝年歌」、富里國中合唱團演唱「瑯嶠社移遷歌」。

  「花祭儀式」是祭典最重要的部分,包括請神祭、迎花靈及阿美族、卑南族和排灣族的娛靈祭;之後是豐收祭和送神祭。閉幕大會舞由族人及與會貴賓和鄉親牽手齊唱跳,祈求新的一年五穀豐收(中央社,108.11.27)。

三、馬卡道族傳統服飾重製


馬卡道族人重製傳統服飾,參考史前館典藏(張俊偉提供)

  「台灣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化復興協會」成立後啟動文化深根系列,開設了多項課程,希望能夠找回族群認同,結果在服飾織繡課程上找到了共同點與集體的情感療癒。

  早在2016年Kana(張俊偉)就透過史籍記載、田野調查耆老口述及各大博物館典藏搜尋有關馬卡道族傳統服飾及圖騰,歷經2年多資料彙整後,重新建構了馬卡道族傳統服飾樣貌。

  Kana(張俊偉)表示,在過程中,曾經到過史前館申請調閱馬卡道族傳統服飾,發現馬卡道族傳統繡法如此精緻美麗,從繡工中反映了300年前馬卡道族的生活樣貌及服飾製作如此精湛。

  針對馬卡道族傳統服飾重製工作,太祖祖靈似乎冥冥中已有安排,託夢給有馬卡道族血統的卡大地布(知本)部落卑南族織女表達希望重製的意願。2017年6月協會正式委託她製作,透過使用傳統十字繡、迴旋繡、一字繡及織布重製馬卡道族傳統服飾,歷經1年2個月,終於在2018年11月,將這兩套傳統禮服迎回祖靈及族人面前,並在祭儀上由族人穿戴,重現精湛繡法及榮耀。

  協會同時於花蓮明里部落開設繡織培訓班,從2019年5月至11月,利用每週六、日進行,婦女學習的興趣高昂。Kana(張俊偉)表示:「服飾是族群的意象,當族群文化及認同開始深根明里部落後,部落裡的族人紛紛敞開重新認識自己,這股凝聚力及自我認同,使得家裡收藏的百年古服飾一一重見天日,圖騰依稀可看見百年前的馬卡道族針路及生活樣貌。」(張俊偉,2020.03.19訪談)

  2019年10月協會舉辦服飾特展,邀請文化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等單位參與出席,以「界線」為主題的傳統織品展示獲得好評。藉織繡找到「文化」真實的價值進到生活中,也正在悄悄地改變族人的生活方式。或許文化實踐只是一個歷程,但終究發現失去的原來不是「族名」本身,而是在部落裡面的「笑容」,而這個笑容在2019年從「心」拾回(島東馬卡道.makatao,2020)。


馬卡道族服展示(張俊偉提供)

四、小結

  東部馬卡道族在文化復振過程中,展現了與西部馬卡道族迥然不同的歷程,其中進入東部地區與卑南族、阿美族、布農族等多元族群接觸,透過婚姻產生的文化融合最為特殊。

  當代的祭儀恢復舉辦時,馬卡道族仍不忘當年遷徙時,受到各族群的協助,抱著感恩的態度邀請原住民族群共同參加;卑南族知本(卡大地布)、下賓朗部落迄今也仍流傳著部份歌謠來自平埔族的口傳紀錄,因此傳統服飾委由知本部落織女重製一事,應該也還不至於太意外。

參考資料

張振岳  1996,《後山西拉雅人物誌》(臺北:常民文化)。
中央社  〈台東規模最大 池上馬卡道夜祭祈福〉,108.11.27
自由時報  〈東部馬卡道族 池上首辦聯合夜祭〉,2018.11.15
花蓮縣文化局  
島東馬卡道.makatao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