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共玩共學新體驗:到博物館施放竹炮、敲擊竹木樂器!

博物館頻道

  一個遺落在臺東的建築瑰寶─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

回想‧回響

  2018年我在史前館實習心得:我的實習生活,跟臺東天氣一樣熱血充實!
搶鮮報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392期 2019.4.1

共玩共學新體驗:到博物館施放竹炮、敲擊竹木樂器!

文/邱瓊儀‧圖/少多宜.篩代、邱瓊儀

  2018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臺灣行卷─博物館示範計畫之友善平權與跨域合作計畫」,以調查與記錄原住民族口傳神話故事及相關文化生活器物與藏品為主軸,開發製作友善系列出版品如點字數位有聲書、體驗型教具等,主要希望提供參觀者平等學習原住民文化的機會。

  由於2018年調查對象以阿美族為主,因此執行該項計畫時,同仁考量兼顧博物館展示與教育活動的需求,內部討論期望製作可供參觀者觸摸與體驗的器物。幾經思索,決定以竹炮與敲擊型演奏樂器為目標,未來將可廣泛應用於博物館推廣教育活動,或可規劃公共區域常設展示敲擊樂器,提供大家動手體驗的機會。

  經過與部落多次協調,確定了跨域合作的可能,因而促成該次合作計畫。該計畫委託臺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發展協會製作阿美族傳統竹炮、也由AMIS旮亙樂團製作阿美族傳統樂器,並由筆者跟隨自然素材採集、傳統工法製作與記錄等,期望藉此保存並傳承傳統文化意涵。

電光社區阿美族傳統竹炮製作紀實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潘寶瑩理事長表示:「電光部落(阿美語Kaadaadaan)位於海岸山脈西側山麓,和臺東關山鎮隔著卑南溪遙遙相對,此地舊名『雷公火』。社區總人口數目前僅剩不到700人,阿美族約占七成,另有客家人、閩南人等。電光竹炮原本是族人嚇阻清廷軍隊進攻部落的利器,使用電土(碳化鈣)加水產生乙炔氣體,點火就會燃燒,透過竹筒就會產生巨大音爆,用來嚇阻敵人。因為竹砲沒有殺傷力,僅能發出強大聲響,逐漸演變成保護農作,嚇阻猴子、鳥類的『武器』。如今成為部落文化、歷史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電光部落特有的重要祭儀項目之一。」

  製作者吳正福faki(faki是阿美語對男性長輩的稱呼)是電光社區阿美族人,本身是有機農友,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的導覽員,他是目前部落裡少數會製作竹炮的族人,對文化傳承不遺餘力,他有感年輕一輩目前只有豐年祭時才有機會學習傳統文化,所以平常他很願意分享傳統文化知識,並傳承給年輕人。

  2018年5月20日我與潘寶瑩理事長、吳正福faki約好,一同上山取材與製作,傳統竹炮所需要的材料,包含:刺竹(至少要3-5年)、桂竹(用於竹節穿洞及製作小水瓢)、羅氏鹽膚木(製作支架)。阿美族人採集竹子的時間通常落在11月到1月間,由於冬天是竹子的休眠期,水分含量比較少,蟲蛀的機會也就相對比較低,所以這期間採集的竹子適合用來蓋房子。用來做竹炮的竹子,取材時要注意,年輕翠綠的竹子不能採集,要3-5年的竹子比較適合,因為竹壁比較厚,做成竹炮聲音比較響亮,而且點火的時候比較不容易炸開。

吳正福faki說明取竹材的注意事項。 竹林平時需要養護,需要時才有適用的竹材可採集。
傳統作法是以桂竹來敲鑿穿透竹節。 以柴刀挖出點火孔與支架點。


向自然取材要善加利用,可以做成竹瓢、點火用竹火把。

  竹炮通常需要比較筆直、約6尺(180cm左右)長度的竹材,太長則容易在施放的時候裂開,剛做好的竹炮也不能馬上施放,必須等到完全乾燥才能使用。竹炮筒完成後接著要打通竹節,傳統是採集桂竹來敲鑿穿透,現在多以鐵管來當工具;放置電土(碳化鈣)的位子大概在下方竹節上約2吋的位子,使用砍刀來鑿出洞口;在砲口處鑿洞做出支撐竹炮的位子,再利用羅氏鹽膚木樹枝的分叉來製作天然支架;點火用的火把,傳統上是將桂竹弄成細絲,如此可以輕易點火,現在為了方便及多次使用,則會把破布塞入竹筒內,沾上煤油來當引火用的火炬;桂竹竹節有枝節的部分,可以用來製作手持的小水瓢,向自然取來的每一種材料,都可以善加利用不浪費。

  竹砲施放過程如下:
1.在竹炮底部的圓孔放置約5公克的電土(阿美語kas)。
2.以小竹瓢加入水。
3.加水後馬上用濕布蓋住圓孔且不留空隙,開始計時(約為10秒),使電土與水作用產生乙炔氣體,使其充滿炮管。
4.竹筒火把靠近洞口點火,引燃竹筒內的乙炔氣體,使其燃燒產生巨大的爆炸聲。

  電石俗稱電土,電石的成份是碳化鈣(CaC2),一次電土的用量(5公克)約可重複點燃7-8次!竹炮燃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電石加水的化學反應:CaC2 + 2H2O→Ca(OH)2 +C2H2(註1)。此化學反應會產生氣體乙炔(C2H2)充滿整個竹炮管,此時點火則會使乙炔瞬間燃燒,使竹炮產生巨響。

  電光社區發展協會採集製作阿美族傳統竹炮一門(含竹瓢、點火用竹火把),完成後在史前館景觀花園安排到館參觀的學童一起來認識竹炮的故事。體驗活動由電光部落耆老擔任講師講述竹炮的故事。張萬生耆老說:「大約是1896年,清朝派官到里壟(關山鎮舊名)要求阿美族雷公火(電光)部落歸順,但青年階級領袖Kaday不同意其要求,於是聚集部落年輕人(阿美語kapah)成軍反抗。清朝派兵攻打時,電光部落築600公尺石牆抵抗,但清廷以火槍及砲彈攻擊,部落卻僅有土製番刀可以對抗。Kaday等人受到攻擊,靈機一動想到祖先使用電土(碳化鈣)加水燃燒照明,因而做出竹炮(阿美語kuwang)。竹砲沒有殺傷力,僅能發出強大聲響,電光部落族人透過心理戰,嚇阻攻打的清兵,最後擊退清兵。隨著時代進步,竹炮只在收穫期來臨時,用來嚇阻山豬、猴子和鳥類危害農作物。」

竹砲舊時是嚇阻敵人的武器,現代則為趕走鳥獸的工具。 電光竹炮教學,小朋友們驚呼連連。

  學童實際參與施放,現場砲聲隆隆,學童們近距離體驗到電光竹炮的威力,大家驚呼聲不斷。當今,竹炮文化是電光部落特有的重要祭儀與迎賓的體驗活動,每年割稻之後約莫11月、12月週六,電光部落都會透過部落族人製作「戲說雷公火之役」年度演出,將竹炮與雷公火之役結合,讓觀賞民眾更加瞭解這齣史實故事!

AMIS旮亙樂團傳統樂器製作

團員們上山採集製作樂器的竹材,並現場學習如何辨識、取材與修整。

少多宜團長說竹材需要審慎挑選才能做出音質優美的樂器。

採集回來的竹材必須先陰乾才能開始製作樂器。

陰乾後的竹材先進行裁切。

裁切完成,需要進行專業的修整組裝與調音作業。

  根據日治初期「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蕃族調查報告書》與凌曼立教授(1961)對阿美族物質文化(含樂器等)的調查結果,阿美族的樂器分為簧樂、管樂、擊樂、弦樂四類,傳統樂器約有30餘種,包含簧樂器(口簧琴)、管樂器(鼻笛、直笛、膜笛、排笛等)、擊樂器(竹質鼓、裂痕鼓、木鼓、杵臼、木琴、薩鼓宜、銅鈴、搖鈴、皮鼓等)、弦樂器(弓琴)等,是臺灣原住民中最豐富的一族(註2)。但因為各項竹製樂器材料易於取得,常是現地製作使用,壞了就重作,幾乎沒有考慮保存的問題,也因此造成許多傳統樂器失傳。

  AMIS旮亙樂團少多宜.篩代團長表示:「阿美族傳統族群文化以樂舞為中心建構,凡舉祭典、喜慶、工作、休閒等,所有的心情都可以用歌舞來表達。老一輩的人說:『我們阿美族的歷史是用吟唱代代傳下來的,在歌謠裡有我們族群的生命。』」

  少多宜.篩代團長自1997年起,花了近5年的時間進行部落訪查,根據耆老口述以及中央研究院的調查資料,試圖重現失傳數十年的阿美族傳統竹製樂器。阿美族的傳統自然素材(竹、木製)樂器通常與早期農牧生活息息相關,多數具有實用價值。例如為保護農作物,用竹鼓、竹砂鈴來驅趕飛禽;族人間用排笛與鼻笛傳遞訊號;牧童隨手取材用蘆笛傳訊;勇士表達情意則用弓琴;另外還有招贅時報喜訊的竹鐘(阿美語kakeng,音近旮亙)等。

  阿美族人使用竹子的智慧與經驗很豐富,老人家在取刺竹的時候一定要等3-5年竹子變黃了才可以採集,老的竹子竹壁厚材質堅硬,但如果太老就必須要清掉,維護竹林的生長平衡。每年約莫10月底至11月是阿美族人取竹的時節,如果要蓋房子最好在10月中旬後取材,這時長成的竹子甜度下降,比較不會蛀蟲。首先記得要採集成竹,成竹的質地比較堅硬、聲音共鳴也比較清脆;其次,採集來做樂器的竹子都要先蔭乾,因為竹材濕的時候製作,乾了後會收縮,毛孔就會太粗大,聲音會跑掉。

  本次委託AMIS旮亙樂團製作的竹、木樂器,包含竹鼓、木琴、竹鐘、砂鈴、杖鈴等共5款。阿美族人稱竹鐘為Kakeng(以下直接稱旮亙),是傳統上用來通報喜事的樂器。旮亙通常會在結婚儀式上敲擊演奏,阿美族屬男性婚後從妻居的社會型態,因此男性婚入女方家時,會由女方家族已婚女子於雞鳴時刻敲擊報喜傳訊。旮亙的演奏者僅限女性,而且不能有失婚或是喪夫的情形,藉此來祝福新人婚姻幸福。

  旮亙製作時首先要留意竹材的取得,採集時從竹節下方鋸開,竹節長度可預留長一點,主要是用來調音。此外,竹節還可以藉由打通來調整音調。依據少多宜.篩代團長的經驗,直徑8公分、厚度0.5、0.6公分的竹材會產生最好的共鳴。竹節部分,通常是用來做口簧琴很好的材料。排笛是採集蘆竹(Aredo)製作,而綠竹可以用來做橫笛、鼻笛等。竹節的長短會影響聲調,竹節愈長聲音愈低音,但也要注意竹子太細的話就沒辦法製作。

  少多宜.篩代團長表示,這些年經由中研院的技術指導,有關樂器保存部分也學習竹子防蟲處理法,從竹醋液、煙燻到竹炭化,終於研究出最佳的樂器保存方式。現在很常採用高溫處理過的竹炭來做傳統樂器,AIMS旮亙園區就設置了電窯來炭化竹子製作樂器,利用現在科技來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炭化的鼻笛在演奏時聲音會更加清脆,除了能夠永久保存,外觀也會覺得極具質感與藝術感。

  AMIS旮亙樂團成團近廿年,主要是以敲打與歌聲來傳遞阿美族的傳統文化,該團本次協助博物館製作竹、木樂器5款,完成後並於館內進行一場樂器敲擊教學課程,當場吸引不少參觀遊客駐足學習與體驗。

  表1:委託製作之傳統阿美族樂器材料、特徵與功能彙整表

樂器

材料

製作方式

特徵

功能

kakeng竹鐘

刺竹、棉繩、泡棉

取材裁切、陰乾、磨砂、調音

竹鐘由7支底部有節上方有開口的竹管組成,因竹管深度不同,遂形成do、re、mi、so和la七個音,演奏時使用打板於上方開口處敲打。

結婚報喜、傳遞訊息、音樂演出。

satongtong竹鼓

竹筒、麻繩、木頭

竹筒裁切、陰乾、磨砂、調音

「裂痕鼓」的一種,為阿美族所特有。閉口型的裂痕鼓,懸掛以手敲打。

祭典歌舞時伴奏,穀物成熟時驅趕飛禽使用。

dodang木琴

木頭(食茱萸)、麻繩

砍切、裁削、陰乾、磨砂、調音

木頭底架兩支,木製琴鍵11個,槌棒兩根。

驅趕雀鳥、舞蹈伴奏。

salinsingan砂鈴

竹筒、豆子

竹筒裁切、陰乾、磨砂

「鈴」是阿美族眾多樂器或飾物中最常使用的一種。

節奏樂器。

cokor杖鈴

木頭、鈴鐺

砍切、裁削、陰乾、磨砂、綁縛鈴鐺

「鈴」是阿美族眾多樂器或飾物中最常使用的一種。

領歌、領舞者持有。

(製表:邱瓊儀、族語:少多宜‧篩代)

教學前,少多宜團長帶領團員演奏組曲,並說明各種樂器的特性與演奏方式。

  為打造友善平權的參觀學習場域,博物館的展示策略及教育功能逐年不斷改變,觀眾可透過感官體驗、互動參與及探索學習等方式,從更多元的角度來理解知識並從玩樂中學習。史前館近年透過智慧博物館計畫已建置多項鼓勵觀眾主動學習的科技互動探索裝置,未來期望再融入規劃可動手觸摸的教育角落,提供不同觀眾族群的觀展需求,也規劃融合展示的教育活動,強化觀眾學習動機。館方將持續打造大人小孩一起動手共玩共學的場域,落實博物館展示與教育功能,同時有效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的效益。

完成傳統竹木樂器製作,在館內教導館內同仁如何演奏。 AMIS旮亙樂團於史前館演出並邀請民眾一同參與互動。

本文感謝電光社區發展協會潘寶瑩理事長、吳正福faki、張萬生議員、AMIS旮亙樂團少多宜.篩代團長協助提供文史資料與文稿修正,特此致謝。

註1:乙炔又稱電石氣也可用來催熟水果,農人在水果還沒完全成熟時摘下來,為避免太熟表面碰傷,便在適當時機使用乙炔催熟水果。詳見維基百科碳化鈣
註2:詳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阿美族傳統樂器介紹

參考資料
凌曼立(民50)。臺灣阿美族的樂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1,185-220。《跟著dapin去旅行》台東電光部落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館長王長華│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陳淑惠│技術人員:劉興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