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下)
文/林頌恩整理‧圖/取自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介紹小冊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於2011年舉辦了一場「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研修課程,當中來自荷蘭熱帶博物館所屬之兒童博物館(Tropenmuseum
Junior,以下稱為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的介紹,讓我整個人毛細孔都賁張了出來。資深館員兼策展人莉絲柏‧盧本(Liesbet Ruben)女士不只跟我們分享他們的作法,更重要的是製作展示及教育活動的「心法」,想來這才是讓曾在該館體驗過的學童與老師最念念不忘的感動所在。
打破制式角色、迎向新體驗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將學習與實踐理論結合博物館教育,認為創造與轉化經驗為知識、技術、態度、價值、情感、信仰與感知的過程,也是個體成為自我的過程。要擁有這些新的體驗,就要破除原本的限制。莉絲柏說:「我們強調要破除傳統角色,因為如果你一直停留在傳統角色,就無法開展新體驗。」來到這裡,帶隊的老師不可以是老師,而是要成為在這個國境環場體驗當中合理的角色之一,以促進孩童的體驗跟學習。
喔,不會吧,級任導師在「伊朗‧天堂」的展場化身為古波斯詩人跟大家一起進行詩歌創作,太酷了。
|
例如在2003年至2006年這場以伊朗文化為主題的展覽「Paradijs
& Co.」當中,就邀請帶隊老師穿上古裝扮演千年前的波斯詩人,因此在過程中老師也要跟著觀察孩子反應,現場還來上一首即興短詩。老師也樂在其中拿起相機記錄,雖然說波斯詩人加上相機的組合感覺很跳tone,但莉絲柏說:「在博物館,什麼都是可能的啊。」唯有一切都是可能的,這才會跳脫限制進入無邊的感受與想像。該館的信念是:「我們打破模式。學校來訪時,老師扮演活動裡頭的角色,跳脫原本他們教學的身分達數小時之久。老師成為其中的角色。打破既定模式,就會打開迎向新互動的路徑。」這樣看來,參觀這類博物館展示,對老師而言,也會是非常新奇的體驗。在此,老師成為博物館所能善用的人。
人所能帶來的互動,是最重要的媒介
人,就是博物館展示最靈活的資產。莉絲柏強調,不要一直想著互動科技,人,才是最具互動的媒介;戲劇,則是最有力量的媒介。人能跳舞、說故事、演戲、還可即興、帶活動,跟孩子互動等等,沒有比人所能帶來的互動效果更棒的媒介了。參與這展場的工作人員,也會把個人的感觸加入引導過程中,又能在多種角色間跳換,把故事演活,歌曲與對話之間的互動便構成活動的一部份,從而與孩子們產生親密的獨特創作,他們的個人素質與故事因而也成為展覽的一部份。
只有人,而非機器,能將展覽中的每件事務互相連結,這是其他媒介無法做到的。跟著舞蹈老師一起跳,也是無法被科技取代的經驗。當孩子在感受安全而新奇的環境內跟著活動,打開五官體驗、專心一致地身在故事中,他們就會感到認真且投入。
在「中國‧氣」的展場,小朋友練習怎樣使用筷子吃東西。
|
只有在人們有心的設計引導下,互動科技才能展現促進學習的功能。例如剛下檔的「中國‧氣」展覽,就大量使用投影技術。透過科技,可以讓患者身上看不見的經脈線絡顯現出來。孩子也可透過科技跟著書法大師的手練習揮毫。其中很有意思的是,為了介紹中國重視飲食及坐圓桌、用筷子的文化,館方還把不同食物如北京烤鴨、熱湯等等投影在餐盤上,讓人產生享用眼前豐富食物、一起熱絡用餐的視覺效果。孩子們最後也用筷子夾取自己包的水餃一起用餐。透過實境體驗式的場景設計、燈光與音效等,形成類似像劇場般的敘事空間的設計,在當中進行各項操作的孩子也成為場景裡的一部份。
莉絲柏強調:「博物館教育應該要轉向發展為讓孩子玩在一起,這種在一起(togetherness)實在太重要了。西方向來強調個人主義,使得孩子就連玩耍時,都是一個人打手機、打電玩、僅從事個人活動,孩子的成長過程反而都忘了跟大家一起玩是很重要的部份。」於是,博物館可以成為這類促進學童與同儕一起互動、完成團體任務的場所。
熱帶兒童博物館的心法
莉絲柏表示,他們館的作法,就是學習怎樣把故事跟設計活動結合在一起,學會把館藏運用在展覽規劃中。因此每次他們都會去請教本國跟當地國的專家,問很多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團隊都會設想如果被小孩子在追問時,那要怎樣回答;或是把自己想像成以小孩子的視角來想這些問題,因而產生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問到最後專家都被他們搞到快煩死了。這是因為工作團隊相信,要能夠知道該如何把大知識變成小展覽,孩子才能深刻地感受。
館方也試圖善用每位館員的專長,例如有人是功夫專家、有人很會唱歌等等,就有不同的位置可發揮來引導孩童學習,他們成為激勵孩童展開體驗的人。館員與聽眾溝通,就使說故事的活動更具互動性。不管孩子說了些什麼,館員又會回頭把這些有意思的部分加在展覽當中,使展覽此一中介成為觀眾與館方都互相受益的動態循環發展。這種極富挑戰的團隊工作,就使得開放溝通變得非常重要。
館方強調有效學習,因此就要運用多元學習方式,以孩子既有知識作為建構的認知基點,讓他們透過參觀博物館這麼一遭,更確定與所學的連結。他們在每檔開展前的一年半,已在準備跟學校的合作教育。除了製作展覽以外,工作團隊會負責把這些素材也同步變成操作活動、網站、遊戲、書籍、教師手冊等。莉絲柏本身是計畫主持人,所以要把研究思考發展成活動,她的研究跟寫書都是相互連結要整合成策展發想。書中故事要跟展覽配搭,所以都是互織的(interlink),每件事都很複雜,都需要從小東西開始。
等到這些前置作業發展成一套套產品出來跟開展,接著就依照已安排預約的學校,在他們來訪前的一個月,把相關東西寄過去學校。參觀與所收到的物件都是付費處理。每個孩子都會分到一本書,老師則收到教師操作手冊。參觀之前所花在準備的時間平均超過5小時到10小時。課堂上,孩子先從看書、進行手冊上的活動遊戲或者練唱歌曲開始。這樣等到來參觀時,就可以在館方人員引導下,經由身體與心靈上已經帶有印象的反應,更快進入這兩小時的浸潤式體驗。
進入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的展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動手做出好吃好玩的當地點心!
|
該館每次特展都會邀請來自當期展覽文化背景的工作人員長駐於館,他們接受展覽的內容,也展開相關訓練,然後由他們引導孩子。例如有關伊朗的這檔特展,孩子們就跟著故事、詩歌進入著名的波斯故事來體驗,練習書寫悠古的字體。男孩子跟著練鼓、女孩子跟著學舞,用肢體感受特殊的韻律跟節奏。孩子們也跟著彩繪古老故事的瓷磚畫,在配好編號的瓷磚上進行手繪,按照製作過程再貼到牆上去。最後他們穿上當地的服裝,將剛剛揉製烘烤做出當地的烤餅,擺在佈滿當地文飾的杯盤上,配上飲料端出來招待參加小小成果分享的家長。
在孩子的展場體驗過程中,家長是直到最後的成果分享才被邀請進來。也就是說在那之前,都是由孩子在館員的陪伴下進入獨立與合作的練習,家長被當作最後來一起分享的一份子。而這些製作出來的彩繪瓷磚,一片片以馬賽克拼貼的方式豐富了整個展場,最後高達六千多片。讓孩子的作品都成為展覽的一部份,讓孩子們感覺這是屬於他們的展覽,這樣的作法,不是讓孩子把完成的作品帶回家,而是讓孩子感覺他們是這空間的主人,又樂於下回再次帶著家人來,指著那面牆說:「看!我的作品在那裡!」感受在博物館感到與有榮焉的快樂。而當孩子返回學校以後,又會在課堂上跟著先前寄過去的活動手冊展開後續的活動。可以說,所有的引導跟延伸,都是為了營造讓孩子來到這個館時,能夠擁有最整合性的學習。
這麼酷樣的博物館,想必翻轉了許多人對於傳統的博物館概念。莉絲柏以一位孩子的話語,做為這場分享的結尾。孩子說:「在這間博物館裡,你必須去想說你不是在一間博物館裡(In the museum, you have to think that you are not in a museum)。」這句話真的是太過分了,意思是你得很用力把自己從玩得很高興的情境裡抽離開來,才會認為蛤~~居然不是在博物館裡頭喔。因為這一切猶如大型的辦家家酒是如此地真實,但卻帶給孩子最多的學習。
最後,謹以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一段放在他們宣傳小書上的話語作為結尾:
博物館教育,不是只是單純地被加進一個展覽裡,就像是把一支旗子插在房屋的屋頂上。教育,是這間屋子之所以要存在的理由。教育是把磚頭牢牢凝結在一起的混凝土,是教育,把住屋變成一個家(Museum
education is not simply an add-on to an exhibition, as though
you were placing a flag on the roof of a house. Education is the
reason for the house’s existence. It is the concrete that holds
the bricks together. It’s what makes the house your home)。
這段話,是不是會讓在博物館策辦教育活動的人員感到有被安慰到的想哭呢。希望在博物館工作的夥伴,無論哪個部門,都能好好感受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以這段話跟他們的實踐所帶給我們的參考。
參考資料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於互動展示中之有形與無形資產(PDF)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伊朗‧天堂主題展覽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中國‧氣主題展覽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上)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中)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