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繁衍、祈福與保護: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

話題‧話語

  臺灣人類學的1949--簡述瑞岩民族學調查

博物館頻道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6期 2012.5.1

臺灣人類學的1949--簡述瑞岩民族學調查

文/黃國恩

1949年中研院史語所來臺後,石璋如、李濟、董作賓(前排由右至左)在楊梅史語所倉庫前留影(中研院史語所提供)

前言

  1949,一個象徵時代交替的年代,同樣的對臺灣人類學來說,也是兩股學術匯流的年代。中國來的學者、日本人留下的研究、臺灣的學者學生,從這個年代起,在臺灣共同激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此次「人類學家的足跡-臺灣人類學百年特展」中,一段談及「兩股學術匯流─戰後初期臺灣人類學」的單元,就是在闡述這段大環境造就的臺灣人類學史。

  1948年底,戰事逼近北平,匆促之中,國民政府決定將中研院學者安置來臺,一批大師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從此落腳臺灣。以李濟為首的史語所帶來大批研究資料及文物,也將中國的人類學研究傳統帶入臺灣,這使得戰後暫時止息的人類學研究有了重新開始的契機。回顧歷史,1949年7月的瑞岩民族學調查是一個具指標性的開端。

空前絕後的大師級民族學調查團-林氏學田山地調查團

  在獲得板橋林家林氏學田的資助及陳奇祿的鼓吹之下,由史語所、臺大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共同組成了這個調查團的骨幹。調查地點是台中縣中峰區仁愛鄉力行村的瑞岩(註1),一開始參加者有10人,包括李濟、董作賓、芮逸夫、石璋如(以上四人為史語所研究人員)、陳紹馨(臺大教授,當時負責由「土俗人種學教室」改制的「臺大史學系民族學教室」)、陳奇祿(臺大歷史系助教)、林衡立(臺灣省文獻會協纂,林衡道之弟)、林瑞昌(泰雅族醫生)(註2)、何廷瑞、宋文薰(以上二人為臺大歷史系學生),以陳紹馨為團長。調查團到了埔里之後又再加入劉枝萬(中學教師)及陳金河(師院學生),到了霧社之後又加入林阿玉(瑞岩人,護士),總共13個人組成了這個調查團。調查日期自1949年7月20日至31日,共12天,如果扣除行程的時間,他們實際在瑞岩的調查時間其實只有7天(7月23日至29日)。


《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中華民國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人類學調查報告(黃國恩攝)

  就歷史的意義而言,雖然這只是一次短期集體調查,但卻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進行人類學研究的第一次,所出版《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文獻專刊第二號,民國39年2月)也是中華民國在臺灣出版的第一本人類學調查報告。對臺灣是第一次,對大師而言也是一件新鮮事,殷代曆法專家董作賓先生上山為泰雅族的時間觀念與曆法做調查,舉世聞名的安陽殷墟發掘人李濟博士親身為泰雅族人做體質測量,這是他們以前在大陸時完全想不到的事。對當時剛要走入人類學的臺籍成員而言,能親炙大師的風采,想必也是收獲良多。

  從研究的內容上看,短短數日的調查並沒有什麼非凡的成就,但是卻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從此之後一直到1970年代,臺灣民族學田野的調查模式都與此類似,而背後都有一種「搶救即將消失文化」的使命感。從博物館的角度來說,「其結果則是豐碩的民族誌著作、伴隨著大量物質文化標本的採集及影像資料,不只成功地『搶救』許多即將式微消失的原住民文化傳統,同時也持續累積自日本殖民時期的調查成果,為日後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註3)。

  有趣的是調查團的成員在日後的學術發展上,除了陳奇祿及何廷瑞之外,其他人都不再以臺灣原住民為主要研究方向,反而是未參加調查團的凌純聲及衛惠林,後來帶領助理及學生們留下了許多臺灣原住民的田調研究,採集的文物也成為中研院民族所及臺大人類學系的重要蒐藏。

調查經過

1949年李濟在瑞岩調查時與泰雅族少女的合影(中研院史語所提供)

  當年交通十分不便,從臺北至瑞岩就花了整整三天,分別在埔里及霧社過夜。當年李濟及董作賓都已年過50,而芮逸夫及石璋如也都超過47歲了,要爬整天山路真的很辛苦。其中第三天從霧社到瑞岩的路程,要往上走三個小山坡,往下走四個大山坡,再過三座鐵索橋,到了第四座鐵索橋時因為橋斷了,所以要下山谷再向上爬,最後大伙終於在日落之前順利趕到瑞岩。一到部落就受到泰雅族族人熱烈的「招待」,除了董作賓堅持滴酒不沾之外,其他人都又喝又唱又跳,賓主盡歡。石璋如後來在回憶錄中就對這次熱情的「招待」印象深刻,和在中國時的田野經驗不同,是個新鮮的體驗。

  第二天就開始進行調查工作,調查是以分工的方式進行,劃分不同的主題進行調查,包括:陳紹馨-人口家族與教育、林瑞昌-疾病統計、陳奇祿及石璋如-物質文化(食、衣、住)、林衡立-宗教、董作賓-時間觀念、芮逸夫-系譜、李濟-體質等,其他成員則從旁協助調查。

  部分項目在調查方法上相當依賴少數報導人的報導,所以一旦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或是整理之後發現新的問題,就得設法找到原報導人弄清楚,因此調查結束後一個月,又再邀請主要報導人即村長夫婦至臺北,由研究者再行詢問以釐清疑問及補充不足之處,甚至親自到臺大考古人類學系標本室,藉由文物予以詳細的說明。調查期間另一個問題是語言,問答必須透過原住民語-日語-國語的層層轉譯,臺灣學者因熟悉日語,也懂得國語,因此也就權充翻譯人了。

  回程時,他們經過埔里的大馬璘,石璋如、宋文薰、劉枝萬等人就順便考察了大馬璘遺址,後來又考察了營埔遺址。後來決定日後發掘大馬璘遺址,這又促成11月的大馬璘遺址發掘工作。

後續

  7月的調查工作結束之後,為補充之前調查的不足,陳奇祿及宋文薰於9月中旬又走了一趟瑞岩,此行還帶了一位攝影專家張才。除了瑞岩之外,還到附近的望洋、紅葉、翠巒及春陽等部落。陳奇祿也從瑞岩的調查之後,正式踏入人類學的世界。

  瑞岩的調查才結束,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在8月正式成立,由李濟教授任系主任,教授有董作賓、芮逸夫、陳紹馨諸先生,翌年加聘凌純聲教授,陳奇祿及宋文薰則轉為系上的助教,為後來的臺灣人類學界培育了優秀的人才。

  臺大考古人類學系的設立及大馬璘遺址的發掘,都是臺灣人類學在1949年的大事,在原來「土俗人種學教室」的基礎上,加上這些創系前輩的努力之下,臺灣人類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正在史前館展出的人類學家的足跡特展,對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歷程有清楚的介紹。

參考資料

陳紹韾等 《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山地文化特輯,文獻專刊第二號,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民國39年2月。
任育德紀錄 《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8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1年4月。
潘彥蓉紀錄 《李亦園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8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4年9月。
陳奇祿 「我和人類學系創立之初」,台大校友雙月刊第21期,2002年5月。
岳南 《之後再無大師》,八旗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2010年9月。
李亦園 專文一:陳奇祿院士的學術貢獻與書畫藝術,收錄於《陳奇祿書畫集》10-14頁,林金悔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民國92年。
徐正光、黃應貴編 《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註1:目前屬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村,舊部落因921大地震而嚴重毀損,大部分居民已遷離。
註2:泰雅族名為樂信‧瓦旦,日本名為渡井三郎,日本時期曾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國民政府時期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1954年因「高山族匪諜案」罪名被國民政府處決。
註3:引自「人類學家的足跡特展」之展示文字。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