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博物館頻道
  「追風南行小英雄──黑面琵鷺的故事」影像展簡介

博物館頻道

  南科考古館建館的前置工作──石頭埔遺址搶救發掘

博物館頻道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上)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4期 2012.4.1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上)

文/林頌恩整理

以澳洲原住民獵蜜人為主題的展覽活動現場。(取自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網站)

  2011年看到臺北藝術大學「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研修課程的介紹,光看到課程主旨介紹的頭一段,就深深吸引了我:「近年來,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愈來愈受到重視。具有回應社會文化需求責任的博物館,面對多樣性的民俗與民族文化,應該如何掌握文化的差異性與持續變化的特質,有效地做好文化詮釋與溝通的工作,以增進參觀者對於多元民俗與民族文化的認識,對博物館而言是一項重要且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其中邀請了荷蘭熱帶博物館所屬之兒童博物館(Tropenmuseum Junior,以下稱為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的講者莉絲柏‧盧本(Liesbet Ruben)女士,來跟大家分享,他們怎麼在荷蘭透過展覽,引發孩子認識、尊重不同的族群與文化。

  一看到招生簡章上頭這種說法,我的好奇心就無法招架啦:「熱帶兒童博物館經常成為博物館界的參考範例。」要如何在人類學屬性的博物館來針對孩童做展示呢?我曾到過柏林以民族學展示為主的達雷姆博物館,經歷了《在柏林,穿越撒哈拉》的樂趣與認識。他們的兒童館營造得非常有創意,看見他們帶給孩子樂在其中遊玩又有所感受的自我啟發,感到非常新奇。此回參加工作坊縱然只能紙上聞香,但我也期待能感應到更多刺激。

  充滿活力的莉絲柏是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的資深館員兼策展人,娓娓道來他們經營兒童博物館的理念,她用一張張照片與一段段影片,帶給我們與會學員那個下午無數的驚奇與感嘆。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設立的原因與荷蘭熱帶博物館有密切關係,始於荷蘭政府殖民印尼時期蒐集不少相關藏品,後來則拓展至展出不同地方族群的藏品。皇家熱帶研究院(Koninklijk Instituut Tropen)成立目的在於促進不同族群之間的理解與交流,在這個基礎下,荷蘭皇家熱帶博物館於1975年在館內設立了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針對6-13歲的學童與家庭親子來設計。莉絲柏於1979年起於該館服務,主要工作為展品詮釋與展覽規劃設計,因此她的工作包括展場設計、活動構想、書籍與教師指導手冊出版、網站內容建置等等。莉絲柏表示,他們的工作是把研究思考發展成活動,所以相關的研究跟書寫都是相互連結,以整合展覽發想。他們希望把成館30幾年來對於研究知識的渴望,轉變成給十來歲孩子可以感受到的東西。所以他們將自己定位為把展覽作給孩子的專業者,是策展跟執行專家,特別為兒童設計展覽,而非該方面知識內容的專業者或是教育者。可以這麼說,他們把自己定位在轉換這些現成知識給孩童們得以更親近的傳譯者。

  這個館有幾項環環相扣的中心思想:(1)以兒童為中心;(2)可動手操作館藏品;(3)有形與無形的遺產;(4)專家各別調處多元科目的活動設計,強調做中學的經驗式學習方式;(5)孩童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與空間的主人;(6)以沉浸式劇場的展示設計原則強調實境體驗;(7)僱用出身當期展覽國文化背景的館員來參與。他們的作法是以一年半的規劃籌備,之後推出每檔為期兩年到兩年半的展覽,等於是小型常設展的作法。由於展覽非常吸引人,因此每次只要一推出新主題,許多學校很快就會預約額滿,師生們都非常期待。

  熱帶兒童館的信念是,人們原本就有差異,群體跟群體之間一定會有差異之處,博物館身為「為人而設」的機構,特別是以人類學為走向的博物館,更可以在這方面促進認識不同群體的差異,進而有所感受與尊重。因此這個館在一開始便會以戲劇化的開場方式做介紹,他們的作法並非讓人四處逛逛,而是在有館員的引導下,讓人感覺接下來正要開始一場精采絕倫的五感體驗。

  例如主題若與印度有關,那麼就會讓你感覺今天在眼目所及的範圍內好似化身為印度人一般。展覽的概念是有關人、物件、故事與活動,因此會使用真實的物件與真實的故事,去編製真實的活動。真實的物件,指的是真實的複製品或是使用的東西,存在於真實的脈絡。比如館方辦過跟中國主題有關的展覽,策展小組實際去過兵馬俑的複製工廠,把複製品帶回來,讓孩子可以在展場真實觸摸,而不是讓展品跟孩子相隔老遠。莉絲柏說:「很高興我們展的不是真古物,而是可以把兵馬俑的頭讓小孩能夠拿著。」策展小組在中國蒐集資料時,訪談了當年發現兵馬俑的楊姓農夫,把他的故事變成了出版品,後來他還在博物館幫觀眾簽書。這讓觀眾感覺他們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透過影片,接下來的畫面讓在博物館工作的我有很多反省。莉絲柏播放了一段展覽簡介《知道何去何從的故事》(Stories to know where to go),他們以澳洲原住民獵蜜人如何在該片土地生活下去、延續傳統的過程,製作了強調人與人之間於互動中達到理解的展場設計。這個展覽邀請了澳洲原住民家庭長期駐館擔任教育活動的引導者,透過口述歷史與身體實踐,將有形無形做連結,不是只有實體展品放在那裡,而是把展品放在脈絡去呈現。

  莉絲柏表示:「無形的資產是博物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故事、歌謠、舞蹈、音樂、飲食、藝術與手工藝傳統都是重要的一部份,所以我們做的展覽從來不是只展示物件,而是要呈現他們的生活與思考的全貌,用這種方式來呈現才是合理的。」因此在展場,單靠物件的呈現是不足的,以狩獵行為來講,要從獵人眼光來看動物,需要了解動物行為的細節,甚至要成為那隻動物。這就需要當地人在場親自把這樣的體驗傳達給孩童感受。

  因此除了展場讓人感受身歷其境,最重要的就是經由族人樂意展開分享的過程,讓到館的孩童體驗澳洲大陸的生命力與召喚。來自澳洲的原住民族人表示:「這是我們的故事,對我們來說非常珍貴。我們允許熱帶兒童館將故事分享給孩子跟他們家人,為此,我們以繪畫、歌聲與舞蹈,來訴說我們的故事。」對於澳洲原住民而言,如果沒有來自祖先的話語並透過故事傳述,就不知道要如何何去何從。知道從何處來、歸屬何處,知道如何認識大自然,認識如何生存,了解自己的境況。他們把這種生存的感受與經歷分享給到館參觀的孩童,這些學童跟著他們吟唱、敲擊樂器,男孩子脫掉上衣,感受自己正與伙伴要通過大自然的考驗,到最後可以在身上彩繪上獵蜜人的標誌,體驗到自己身為這個家族一份子的榮耀。

  莉絲柏引述學者的說法,提出博物館學習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形塑認同的力量。因此她強調,深感驕傲,是寰宇的學習認同、普世的感受。任何人如果能為自己、為家族完成一件事情是會感到驕傲的,所以避免讓孩子覺得一個跟自己文化不同的文化是很奇怪很不一樣的,而是希望孩子能接受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讓孩子在這種自身也是其中場景一份子的體驗當中,感受到對方家族要分享給自己的普世價值。但是孩子本身還是自己,而不是成為澳洲原住民。認同在這裡就有了更寬廣的解釋而非帶來混淆錯亂的概念。

  在這個展場也出現了電話跟手機 在此擔任教育演示的族人很自在地打電話給遠方的親人,或者寫起傳真。並沒有說現代化科技產業就不能出現在跟原住民主題有關的展場,因為手機本身就是溝通的工具,就像展覽一樣。

  光看這段影片,就可以想像為什麼該館每次推出新展覽,預約登記就會額滿爆掉的情形。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不僅啟發、滿足了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也讓我們這些曾經是孩童的大人再度燃燒起探索感應世界的赤子之心。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參考資料

顏芝芸。2011。荷蘭兒童熱帶博物館的族群文化教育。博聞電子報第9期。
荷蘭熱帶博物館網站之兒童館介紹
荷蘭熱帶博物館網站之兒童館歷年精彩展覽介紹
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澳洲原住民展覽「知道何去何從的故事」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