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電子報閱讀區
話題‧話語
  繁衍、祈福與保護: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

話題‧話語

  臺灣人類學的1949--簡述瑞岩民族學調查

博物館頻道

  燃燒赤子之心的荷蘭熱帶兒童博物館──民俗/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博物館課程紀要(下)
搶鮮報
友善連結
史前館粉絲頁
  參觀服務
史前館
 

開放時間、票價
語音定時、預約導覽
參觀須知
交通資訊
建議行程

卑南文化公園
 

開放時間、票價
參觀須知、交通資訊

導覽服務
建議行程

 

 

史前館首頁 訂閱 / 取消電子報  史前館電子報第226期 2012.5.1
 

繁衍、祈福與保護: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

文/方鈞瑋‧圖/方紹能

初遇背兒帶

  2007年11月,我初次前往中國貴州進行當地苗族服飾的田野考察。一天,我們一行人來到劍河縣革東鎮方家寨進行苗族革東型服飾的考察工作,逐一就各年齡層服飾穿戴的樣態進行調查與紀錄。工作將近結束,回頭見到一位老奶奶抱著孫子走出來,由於博物館內也典藏一批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在那個當下,我們便商請老奶奶幫我們示範革東當地背兒帶的使用方式。

  革東地區背兒帶其實就是母親盛裝時穿著的圍腰,但圍腰要做為背兒帶,還必須加一些改造。改造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只需將圍腰左右上角的綁帶加長即可,如此就可以穩固地背負孩子。此外,在氣溫寒冷的冬季,還會在這件圍腰背兒帶外頭加上另一件經過施膠、搥打、塗抹蛋清、以「亮布」製成可禦寒與防風的背兒帶。

圖1.剎那間,我突然發現在小兒外套後方,竟然用迴紋針串掛著一顆黃澄澄的子彈頭與一個紅色布囊。

  紀錄完畢,老奶奶在媳婦的協助下,將背兒帶一件件地脫下。剎那間,我突然發現在小兒外套後方,竟然用迴紋針串掛著一顆黃澄澄的子彈頭與一個紅色布囊(圖1)。相較於我們訝異的神情,主人家反而顯得自在,經過她的說明才知道這子彈頭是用來恫嚇鬼魅的工具。苗族人相信鬼最怕槍,因為小孩的靈魂比較沒有力量,易受外界侵擾,放顆彈頭在小孩身上,一旦有鬼魅想要接近孩子,就會被彈頭嚇跑。另外,小紅色布囊內所裝的是神聖穀種,則是用來保護孩子的靈魂。

  對於生長在臺灣南部鄉下的我來說,印象中,臺灣閩式背兒帶是一件很奇妙的東西。歸根就底來說,它僅僅是一條又長且寬的布片;然而,經過婦女的巧手,竟可以穩固地將母親與孩子繫綁在一起,成為背負孩子的重要工具。每每看到婦女熟練地使用背兒帶,就好像是變魔術一般。

  相較於臺灣閩式背兒帶的樸實無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在節慶穿戴的背兒帶所具有做工精緻、色彩斑斕、設計多變等特質,充分展現了高超的女紅造詣和豐富的族群特色(圖2)。這些色彩繽紛、型制各異的背兒帶,不只是育兒用品,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社會,人們通過造型裝飾的手法,賦予它豐富的象徵意涵,以期達到福祿綿延、子孫滿堂、代代興旺的美好願望。

圖2.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做工精緻、色彩斑斕、設計多變的背兒帶,充分展現了高超的女紅造詣和豐富的族群特色。

對生命綿延的期盼

  蝴蝶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背兒帶上經常出現的紋樣之一。《苗族古歌》中敘述著,楓木的樹心化為蝶,蝴蝶與水泡談戀愛,生下姜央、龍、雷公等十二個兄弟。後來姜央造人,孕育後代千萬子孫。苗族因而尊稱蝴蝶為「蝴蝶媽媽」,視為「萬物之母」。背兒帶上的蝴蝶媽媽圖案,象徵了人類生命起源與繁衍的企盼(圖3)。

圖3.西江苗族背兒帶上的蝴蝶媽媽圖案,象徵人類生命起源與繁衍的企盼。

  魚的多卵性質也成為「多子與多產」的象徵。根據輔仁大學何兆華老師的研究,施洞苗族以魚象徵男性的生殖器,代表多子多孫的意涵。又如西江長裙苗背兒帶上的「魚戲蓮」圖案,其實就是一種對子孫繁衍、綿延不絕的期盼(圖4)。

圖4.西江長裙苗背兒帶上的「魚戲蓮」圖案,展現對子孫繁衍、綿延不絕的期盼。

  石榴、蓮花與葫蘆因其多子的性質,也經常被用來做為豐饒、多產與旺盛生殖力的隱喻。雲南的彝族將鮮紅的馬纓花視為吉祥、福祿之花。每年的「三月會」,楚雄一帶的彝族,聚集在紫溪與板凳山,舉行祭祀花神與祖先等活動,滿山遍野的馬纓花象徵子孫萬代,多子多福,是不許摘採的(註1)。在彝族的背兒帶上,也用馬纓花來裝飾背兒帶(圖5)。劍河苗族背兒帶上,以一根綿延不絕的彩線盤繞出不同大小的漩渦紋,象徵著生命的綿延不絕與長壽圓滿(圖6)。

圖5.彝族以馬纓花象徵子孫萬代,多子多福。

圖6.劍河苗族背兒帶上,以一根綿延不絕的彩線盤繞出不同大小的漩渦紋,象徵著生命的綿延不絕與長壽圓滿。

祈福

  雲南白族人認為銀子是財富的象徵,他們在背兒帶上以銀泡或銀鈴鐺做為裝飾,祈求孩子日後榮華富貴。廣西金秀壯族的背兒帶上,以串連不絕的銅錢紋,象徵財富滾滾不斷,祝福孩子能夠福祿連綿、大富大貴(圖7)。有些地區則將一些吉祥的漢字,例如「麟祉呈祥」,或是一些八仙、麒麟或八卦等吉祥圖案裝飾在背兒帶上,表現對小孩的美好冀望(圖8)。

圖7.廣西金秀壯族背兒帶,以串連不絕的銅錢紋,象徵財富滾滾不斷,祝福孩子能夠福祿連綿、大富大貴。

圖8.壯族背兒帶上麒麟送子的圖案。

  侗族崇拜蜘蛛,尊稱牠為「蜘蛛祖母」,認為是兒童的保護神。所以侗族人也在背兒帶上繡上蜘蛛的紋樣,除了祝福孩子能夠聰明與有智慧之外,也有長命富貴、平安吉祥的意涵(圖9)。從江侗族背兒帶上的雙層井紋,形似井台,以常流不息的泉井,祈祝子孫的繁衍與昌盛(圖10)。

圖9.侗族在背兒帶繡上蜘蛛紋樣,祝福孩子聰明智慧、平安吉祥。

圖10.從江侗族背兒帶以雙層井紋祈祝子孫的繁衍與昌盛。

護身與避邪

  台拱地區的苗族認為,鬼怪最怕金屬,只要聽到銅錢發出的叮噹聲響,就會一溜煙跑走。因此,他們喜歡在背兒帶上綴掛一串銅錢(圖11)。有些地區甚至使用金屬線的材質來裝飾背兒帶,或在背兒帶加上玻璃、鏡片、珠串、亮片等閃亮的物件,希望藉此來嚇走鬼怪。布依族認為,鬼怕被鉤網網住難以逃脫,因此會在背兒帶上罩上一件細黑網,藉以驅邪防鬼,保護孩子的靈魂(圖12)。

圖11.台拱苗族認為鬼怪最怕金屬,只要聽到銅錢發出的叮噹聲響,就會一溜煙的跑走。

圖12.布依族認為鬼怕被鉤網網住難以逃脫,因此在背兒帶上罩上一件細黑網,藉以驅邪防鬼,保護孩子的靈魂。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到,苗族人尊稱蝴蝶為「蝴蝶媽媽」,認為祂是孕育人類萬物的始祖。水族也將蝴蝶視為護身的吉祥物,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位水族母親帶著孩子到田裡工作,由於孩子太小了,母親於是將孩子放在田埂上,自己獨自去工作。沒想到孩子發燒了,這時飛來一隻大蝴蝶,停棲在孩子的鼻子,用大大的翅膀幫忙遮擋熾熱的陽光,保護了小孩。因此,在水族的背兒帶上經常可見一隻大大的蝴蝶圖樣,如母親般庇護著孩子(圖13)。

  貴州黎平與廣西三江的侗族相信「榕樹長在月亮中」,月亮裡沒有榕樹就沒有光亮。母親在背兒帶的蓋帕上繡著「榕樹花」,中央以飽滿的圓形圖樣代表月亮,四角綻放出去象徵枝葉繁茂的榕樹,以此祈求孩子受到保護,平安順遂,快快長高長大(圖14)。

圖13.水族背兒帶上常見一隻大大的蝴蝶圖樣如母親般的庇護著孩子。

圖14.侗族背兒帶蓋帕上繡著「榕樹花」圖案,做為孩子的護身符。

母愛背兒帶

  自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開始,母親的懷抱和體溫便是孩子最溫暖的依靠。聯繫母子間的臍帶斷了,女子便換上長長布條縫製成的背兒帶,要背負著心愛的孩子一同探索這個世界。對孩子而言,一條背兒帶,是母愛無盡的延伸,孩子在母親的胸口、背上,在母親的氣味和體溫中,便擁有了通往簇新世界的窗口。

  水族有一句諺語說:「看花就看背兒帶」,說明背兒帶是庶民工藝美術最極致的表現。製作者無不竭盡心神,一針一線地將對孩子的關懷、祝禱與祈求等心意,利用精美的刺繡、貼布或綴珠等技法在背兒帶上進行裝飾,構成具有特殊意義的圖案。製作的過程即使必須花費數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製作,也都不以為苦。無論背兒帶上裝飾的是銅錢還是如意、是龍還是蝴蝶、是魚還是蜘蛛等各種圖案,都是母親們透過一針一線、聚精凝神的心血結晶(圖15)。這些美麗紋飾的背後寓意著長命富貴、趨吉避凶,代表人生最美好的境界,也道盡天下父母親摯愛兒女的殷切期盼與祝福。

圖15.每一件背兒帶都是母親們一針一線、聚精凝神的心血結晶,更是母愛的具體展現。

註:出自江涵真《母愛藝術: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背兒帶文化》,頁28。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

本文亦發表於「史前館粉絲頁」,歡迎分享討論!

▲TOP

 
  本報著作權屬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
發行人:張善楠│主編:林頌恩│執行編輯:楊素琪、汪冠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館址: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電話:089-381166│傳真:089-38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