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丁雄的現代連杯「舊愛新歡瑪到底進行式」 |
童香蓁的原住民時裝「衣衫憶事」 |
服飾工作者范美花 |
參展者之一田阿輝進行木雕創作 |
|
當地經常使用的電風扇瀝水盤 |
馬榮德的作品「與蛇共舞」 |
李金美的琉璃珠作品「鍊起琉戀」 |
「文山~~~你們部落到底幾個人要參展,趕快資料給完我啦,不然DM跟人形立牌的設計跟印刷會來不及!」在館方這頭電話中的我,一天等過一天,苦苦哀求這次巡迴展的部落策展人兼參展人陳文山(angusan),要趕快把南和部落當地準備要參加工藝聯展參展者的圖文資料email過來彙整進行前置工作。然而一天又一天,文山以如果就此打住會有遺珠之憾的口氣這般答覆我:「可是,我還想再放ㄟ,還有人,還有很多人會做很多東西。」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禁感到狐疑,到~~底,這是怎樣一個部落,哪有可能有那麼多人會做那麼多東西啊。在我的認知,走在部落似乎要看到工作室的招牌才有辦法很具體的想像,「啊!這一家有人很會做東西。」
然而,開展前一個月,當我們來到南和部落,跟著文山的摩托車在部落裡的方格巷道繞來繞去、四處去拍參展者的全身照準備要做人型立牌的輸出,我們眼目所及、腳步所達之處,都有擅於工藝的創作者,不分白天黑夜,持續以不停歇的雙手與作品進行無言的對話。在昏暗的燈光下,對於瞇起眼睛的老vuvu不放下勾針、不放下雕刻刀的那種堅持與專注,於我而言不只是佩服,還有更多的敬意。特別是在我看到文山所提供的作者介紹圖文資料,巨細靡遺呈現老者與少者對文化與創作的想法,不管是對於瀕臨消失技藝的心憂與期待,或是對於未來原住民文化與產業發展的可能與期許,都觸及了心靈底層對當代原住民文化工藝某些難以言喻的感覺。
例如善於編籃的vuvu(長輩)林倉碧(kuana),他說編籃是排灣族男人必須會做的手工藝,以前大家比的是誰做得快又好,現在比的卻是還剩下誰在製作;善於織袋的84歲vuvu連笑美(sa
kenge)則強調,到現在她還在持續製作傳統手工藝直到不能呼吸;完全沒有技職訓練背景的范美花(kedraw),憑著一股向學的心力製作傳統服飾與研發改良服飾,訂單不斷,可惜的是年輕人無意學習傳承;一得空就在家門口做珠繡與月桃編的蘇柑花(aljuy),也希望年青人能重視這些長輩們從小就會的技藝……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可以呈現這麼多異中有同的自我期許以及對族群文化的熱愛,讓我更加想要認識他們的人跟作品,同時也深深覺得,此次纖維創作特展於本館撤展後還能有部分展品來到部落,與當地族人一起在創作上進行作品之間的交流與對話,是多麼美好、多麼有意義的事。
開展前兩週,這一回算是真正駐紮到部落準備開始真正進入佈展的過程,還有很多前置作業需要進行。由於展場並不大,因此當地工藝聯展的部分必須進行很精準的選件工作,於是我們再次騎著摩托車,跟當地小朋友在巷道裡鑽來鑽去拜訪族人,希望這些創作者可以提供他們最想要展的兩組作品。比起上一次,這一次拜訪所見到的作品更讓人對於當地族人的創造力感到驚艷與驚訝。
木雕方面,先前就被kaka(兄姊輩)馬榮德(cudjuy)很超現實風格的木雕創作構想所打敗。當時在他家裡看到超級豪華巨型四人用連杯,他笑說因為婚禮現場不能只是顧及新郎新娘,還要有伴郎伴娘的份才行,所以有了這樣的構想。這一次他則提出以個人為創作構想的酒醉vuvu,以及與獵物共舞的意象,展現他往昔打獵高手的得意風采。
另一位kaka胡丁雄(inu)的一組新舊連杯,也讓我們對於排灣族與時代對話的構想感到佩服。他說時代不一樣了嘛,現在的人都用衛生杯了,那麼就把傳統連杯的形式改為可以套上衛生杯,在使用上還是可以達到情感交流共飲的效果。於是呢,我們就在他家被厲害的大嫂以此現代連杯灌到落荒而逃為之求饒。
至於老一輩方面的木雕工作者,不管是感到得自老人家遺傳的vuvu田阿輝(sa
calivat),或是無師自通做出特色的戴國文(sa simadruqan),都不斷的以木雕訴說排灣族的美好習俗與過往故事。叔伯輩的則有田益延(cumay),擅長以木頭原有的造型不經過多裝飾,呈現自然動物的百態。新一輩的木雕創作者則有七年級的申浩(kuy),期許年輕人能把木雕當作是文化傳承的方式。
織品方面,八十多歲的vuvu吳竹花(sa keljeng)與高美雲(sa
vays)都提供了難得一見的古老被單地織作品,以四片地織布塊拼縫而成。吳竹花也提供兩套分別以茶繩、毛線織成的男子褲片,以她織品獨有logo的細緻紋路表現個人的創作風格。
中生代方面的服飾工作者童香蓁(livekes),以傳統脈絡為堅持的同時亦擁有時代的創新表現。她表示,新時代的原住民當然也會很希望能在日常生活穿著具有傳統服飾效果的衣服,但又不是像祭典那樣整套傳統服盛裝打扮,因此她那具有時尚造型的服飾特別受到原住民官夫人的喜愛。
另一位琉璃珠創作者李金美(qubi),她的作品也同樣擁有新時代使用習慣的構想,於是琉璃珠可以不只是項鍊,也可以具有吊掛手機、鑰匙與隨身碟功能,成為更能陪伴族人日常生活兼具實用功能與文化表徵的飾用品。
總是笑口常開像個老頑童的vuvu蔡國良(sa kapang),作品反映的就是他本人濃厚的赤子之心,具有素人創作質樸本真的特色。當地非常流行以水泥仿造排灣木雕的形式,呈現在家門口如門牌、門楣處做裝飾,最早就是由他與文物收藏者李漢城研發製作的。蔡國良以模子灌了不少水泥作品再進行彩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雙性雙面人與四面人的合體,頭頂特地留洞,他笑說拿來插花或當筆插都很適合喔。
另一位笑口常開的vuvu高美雲,不僅很會織袋子、編月桃製品,她跟對門同樣也愛織袋子的連笑美,都習慣也喜歡把壞掉的電風扇拆下來順著圓形鋼架繞上各色打包帶,大的可以拿來放洗過的蔬果或當碗盤瀝水架使用,小的就順手放檳榔或鑰匙等,讓我們深感當地長輩對於廢物利用的智慧。
至於廢物利用到最高段數讓我下巴最掉下來的,則是八十多歲老者劉義草(sa
drangadrang)DIY的生活用品,若說他是以新式材質進行創作的前衛藝術家都不為過。家裡的曬衣架是他用鋼圈加上自己打製的鋁片做成曬衣夾,畚箕把手是雨傘柄焊的,還擅長用塑膠水管做笛子、用水桶鋁管做織針。最厲害的是各式素材做成的座椅,有用水管、餅乾盒鐵片、鋁片與皮帶編成的休閒椅,也有用馬桶蓋、切菜板等做成的可愛小椅凳。儘管家人說不好意思拿這些看似沒什麼的東西出來展覽,然而在小朋友創意命名的結果下以「老少咸椅」為題的這組作品,卻是讓人對於老人家運用素材隨心應手的嫻熟與自由自在的想像感到五體投地。
在南和,我看到了族人旺盛的創作力,隨著時代多樣材質的變化與日遽增、天馬行空。誰說原住民的藝術表現就要一直不斷地圖騰化或受制於傳統素材呢?每個時代隨著對不同材質的接觸、不同使用習慣的改變以及不同觀念的擴展,都會讓原住民的創作擁有不同發展的可能性,這是最迷人也最不可預料的變異性,讓人感到相當的期待。
不過,讓人感到最好笑的是,當我跟排灣族朋友講到在南和被當地人多樣創作打敗的感想時,他竟然吐槽說:「唉唷!他們部落哪裡厲害,我們隔壁鄉這邊的才厲害好不好……」就好像曾經聽到別村的排灣族朋友吐槽說動力火車唱的歌哪有他們村的誰誰誰好聽、阿妹部落的族人嗆聲說阿妹在他們部落的歌聲只能排得上第廿名……每個部落都有很會(saiku)的人,只是有沒有機會以一種可以分享與欣賞的場域及形式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一次在南和所看到的,讓我除了連嘆saikumun(你們很會)之外,還是只能這麼佩服。
當「用手去找‧新纖事」師生的作品加上當地工藝創作者的作品在同一處展場所?發的,會是什麼樣呢?歡迎大家有空假日到南和走走,除了登山踏青品嚐當地特產之外,也趁機到文物館看展,相信一定會擁有不同的新鮮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