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室內工作

在台北看見霧台-「霧台在台北」觀後感
不只是文化,更是藝術(下)
史前館電子報第91期 2006.09.15 
   

 

考古的室內工作
 文‧攝影/ 李德仁

  無論是住居遺址的發掘或墓葬的清理工作,出土文物多半都要回到室內進行整理與分析。而室內整理工作是整個田野考古工作中最後的,同時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調查、發掘和室內整理是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中先後銜接的三道程序。很多人都以為考古主要是在戶外進行,其實大部分的時間是花費在工作室或實驗室內。

一、遺物整理分析

  從田野帶回來的東西,不外乎是成袋成箱的遺物,以及成冊的記錄;考古學家花這麼多時間在工作室中,並不是在點收這些「戰利品」,而是要將這些東西整理成有系統有意義而且可以解讀的資料。


圖一:石器標本的量測

  首先,工作人員將沾滿塵土的遺物清洗乾淨,然後依坑的層位分門別類,並給每件標本一個編號。接著是統計各類標本的數量,記錄標本的長、寬、厚、重、形狀、顏色、材質、製作與使用與保存狀況等資料(圖一)。以陶器為例,要按地層和發掘坑位統計陶片,依質地、顏色,分成幾大類,另針對器型、紋飾分類統計。分別作出陶質陶色統計表、器物類別統計表和紋飾統計表等等。有些標本還得另外處理,例如:修補碎裂的標本、重要的標本拍照、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留交給專門的學者分析研究、木炭送去實驗室作測定年代等。除了處理標本之外,同時也將所有的記錄(包含文字、繪圖稿、照片等)整理成冊,以方便查詢遺物出土相關資料。

  考古學家根據整理出來的數據及資料,配合其他學者對遺物精密分析的結果,以及考古學的理論,考古學家大致復原出古代人類的生活面貌。

二、 修復與保存

  從遺址出土的器物中,有很多都是殘缺破碎的,考古學家要獲得遺物的完整面貌,掌握一個文化的特徵,就必須設法復原這些破碎的器物,因此修復就成為考古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圖二:台中榮泉村遺址經石膏修復之高足盤(三連杯)

  首先,工作人員將屬於同一器物的破片找出來,將破片接合成器物原來的樣子,然而拼接之後並不一定是完整無缺的,此時工作人員必須將缺損的部份補綴起來,一般空缺部分按陶器形狀補上石膏(圖二)。

  在拼綴對過程中,由於只有同一器物上的陶片才能拼接的上,因而要仔細地觀察每一陶片,質地、色澤、紋飾,口、肩、把、底、足、腹各個部位的特點等。經過這樣的訓練,以後見到一片陶片,就可判斷是屬於什麼器物的,什麼文化時期的。如只關注完整的器物,很難做到像拼接陶片細緻的觀察,也就很難訓練出識別的能力。

  考古遺物出土時有的已相當脆弱,必須做特殊的處理,避免進一步的破損或變質。由於每件遺物的材質、製作的方式與出土的保存環境不一定相同,所以處理起來並不容易。而這樣的工作已經超越考古工作本身領域,需要保存科技專門的學者來從事,甚至有時要做實驗來了解遺物的特性,以決定遺物處理保存的方式。
  
三、科學的考古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同學科之間相互採借理論或技術早已是學界的常態。近年來,台灣考古學界也嘗試運用當代最新科技來協助考古工作,舉凡調查、發掘、分析到典藏都有許多科技可供考古學者應用。目前常用於室內考古工作的以定年法、遺物成分分析、古生態研究和資料運算分析等較為常見,包含的科技項目繁多;以下以四項來說明主要的室內科學考古:

1.碳十四同位素測年法(Radiocarbon Dating)

  一般人看到史前遺物時,最常問的問題就是「這玩意兒是幾年前的東西」?西元1950年W. F. Libby發明碳十四同位素測年法之前,沒有人能自信滿滿地斷言遺址上出土的文化遺物有多少年的歷史。這項測年法的發明對考古學界而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從此考古學家可以建立史前文化的時間序列。

  它的原理是,進數十萬年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碳十四濃度基本相同,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因此所有活著的植物都含有等量的碳十四。人或其他動物吃了植物後,體內碳十四含量與大氣中的碳十四基本上是平衡的。一旦生物體死亡之後,體內的碳十四不能得到補充,含放射線的碳十四會依5730±40的速率衰減一半(即所謂的「半衰期」),所以只要測出遺物中探量減少程度,就可推估生物體死亡的年代。碳十四定年法需要一套特殊的儀器,適用於距今五、六萬年範圍的年代測定。

2.陶片分析

  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址中最常發現的遺物就是陶片,而其變化速度較快,出土數量龐大,受到考古學家較大的關注,作為判定遺址所屬文化、時代分期相的重要依據。然而以往的考古學家對於陶器分析,大多將注意力放在陶片的型制、質地、顏色、硬度、厚度或紋飾上等較屬人為主觀上的分類,而少有深入地分析陶片本身的成分質地等物理化學特性的科學分析。近年來考古學者們已經開始嘗試與其他科學家合作,以儀器分析陶片的各種特性,例如:陶片的含砂量、顆粒大小、孔隙率、吸水率、所含礦物成分、燒成時的溫度、密度、硬度、等。根據這些分析結果,可以了解不同時期(同一地區不同層位)陶片成分的變化或不同地區(不同遺址,存在年代相近)陶片成分的差異,再對照其他相關的發現,或可因此推測出史前人類陶器製作技術、生態環境、文化傳播的實情。

3.孢粉分析

  史前時代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與其所處的自然環環境有著極密切的關係。因此,要了解與重建史前人類的社會和生活,對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的研究與瞭解就相當重要;而考古學家藉由植物學科的孢粉分析研究,獲致相當大的成果。

  孢粉分析在台灣常運用於遺址的古生態研究上,如日月潭、曲冰、大竹圍和南科遺址等等。孢粉分析之所以獲得考古學家的青睞,係因孢粉分析有其研究的便利性:第一、孢粉有體積小(僅10~100μm(1μm=10-6m))、重量輕(不到10-9克)和產量大(一顆植物產生的花粉以億萬計)三大特點,而大多數的孢粉落在母體植株附近;因此地下土層和岩層中所包含的花粉,就能代表原來植物的狀況。第二、孢粉粒隨植物種類的不同,在大小、形狀和外殼的結構上(如萌發孔、外殼的分層與紋飾)都有所不同;這樣可以從孢粉化石推定其所代表的母體植株。第三、孢粉粒具有堅固的外殼,具耐酸、耐鹼及耐壓的特性,即使經過千萬年甚至億萬年,在未經強烈變質作用的沉積岩中仍能保存良好,為考證其生存年代提供良好的證據。

  藉由孢粉分析,對於古代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況相當有助益。例如,對於農業文明的起源研究,由根莖類發展到榖類之栽培,可以說明古代社會文化發展的高低情形。而根據禾本科作物花粉傳播力的研究,知道作物花粉大多落在所種植的用地上,僅有少數會傳播到田地之外;所以遺址花粉研究,可以證明產生花粉的作物就在遺址附近,與史前人類耕作活動有關。

  台灣地區的考古工作者和植物學家也曾合作進行孢粉研究計劃,六0年代濁大計畫埔里盆地的考古遺址孢粉分析的研究;除了瞭解埔里盆地近數千年來環境氣候變化外;由孢粉種屬的變化,也可反映出人類的開發活動的影響。距今4200年前後,原生植物轉為次生植物,孢粉中包含了大量的禾本科花粉。學者認為此一變化表示榖類農業到達日月潭的現象,當時埔里盆地群、台中盆地經孢粉分析,顯示當時的環境都是『淺水性水澤區』。而台中湖的乾涸,應是最近數千年後逐漸造成的。

4.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地圖對考古學家而言是一件重要的工具,它提供了考古學家有關地點、地質、地形、水文等資訊。而台灣地區考古遺址發現的數量已近二千處,當務之急便是建立完整的台灣考古遺址資料庫。若能以電腦處理資訊的優越性能來處理地圖上的諸多訊息,那對考古學家可真是方便許多。利用近年來地理資訊系統(GIS)技術的蓬勃發展,整合成分散式地理資料庫;資料庫可以將發掘坑位的座標數值化,並可執行輸入、儲存、管理、分析、輸出等功能,這不僅使發掘工作更加精確,並可應用政府單位的大量數值地理資料,建構區域遺址分佈資料庫,除方便未來考古田野調查、發掘工作與展示規劃設計外,亦可提供環境影響評估時,文化資產類評估時之依據,避免工程規劃與文化資產的衝突性,減輕工程建設對遺址之衝擊。

四、 田野報告撰寫

  撰寫報告是考古學家責無旁貸的義務。如果完成了上述的種種工作,但卻沒有完成報告,那考古工作也就不算真正的完成,考古發掘也就成為一種毫無意義的破壞。考古報告是如實地反映考古調查、發掘和室內整理研究的成果,是田野考古工作的最後總結。

  凡屬進行考古發掘的,不論規模大小,也不論重要性如何,都應該出正式的發掘報告予以出版。一份完整的考古發掘報告至少應說明下列幾點:

1. 遺址所在地的名稱、位置、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 
2. 發掘的原因、目的 
3. 發掘的過程及方法 
4. 參與發掘的人員、進行發掘的日期 
5. 文化堆積和地層關係
6. 文化遺物及遺跡的描述 
7. 發掘所得的新發現及所產生的新問題。

  除了上述正文外,還應有若干監測報告和專題研究報告。例如石器質地的鑑定和使用微痕的研究報告,人體骨骼的鑑定和研究報告,動物遺骸的鑑定與研究報告,金屬成分分析與製作工藝研究,孢粉與植物硅酸體檢測報告等,均視遺址具體狀況而定。

  報告撰寫者所憑藉的證據,主要來自發掘前中後的記錄與專家於實驗室中所得的結果,但是若遇到記錄中有矛盾之處,也應即時徵詢其他參與發掘的人,以了解實情。報告提供的資料是否全面、準確,是否進行了必要的檢測和深入的研究,反映了報告的水準。考古工作報告質量的好壞,也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考古工作和研究的水準。

(改寫自本館考古夏令營課程講義)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