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傳統‧開創新局:史前館的藍海策略

從現代到傳統?從傳統到前衛?
不只是文化,更是藝術
史前館電子報第90期 2006.09.01 
   

 

從現代到傳統?從傳統到前衛?
  文 / 陳婉麗 
圖片提供 / 台北藝術大學

劇場

跨文化的平台

族群的平等是認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
     在現代和歷史的脈絡下來認同
     傳統的美學價值也檢討主流與
     正統的價值

多族群的混合是以傳統為軸與多重異文
化互動用累積的方式來進行內在的改造
過程中強調的是轉變和重新改變而產生
     新的界定形成新的價值
        傳統得以
         現代化

以「語言」的交換和混雜
    來進行文化與藝術的對話
傳統現代
拆解融合對話
         線
         的
         詩
         性


「羅密歐與朱麗葉」男女主角造型

羅密歐家族的衣服主要由野桐工坊泰雅族婦女們所織成

「羅密歐與朱麗葉」舞台劇劇照

  創作者和觀者透過美感客體的溝通是一種感通。所謂感通,是一種類似經驗的交流。當創作者在塑造形式時,以及當觀者觀看整體形式時,都產生相通的經驗。這種共同經驗的了解與分享,會在創作者與觀者之間建立一種緊密的聯繫,這樣的交流也是視覺藝術溝通最珍貴的價值,演出與展覽是創作者與觀者進行交流與互動的方式與場所。劇場藝術是凝聚創作的方法與手段,現代劇場是可以包容各種可能性的平台。因此要思考的是為何而作?如何表現?還有過程的意義是什麼?戲劇演出是結果說明,而展覽是同樣事情的另外一種說法,在兩種不同的空間裡,作者透過同一個作品與不同的觀眾互動。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以泰雅和布農手織品、賽夏竹藤編、羊毛氈、皮革和樹皮等材料製做出西方文藝復興(1450-1520)風格的戲劇服裝作品,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6年9月7日至10月5日展出的「布農.莎士比亞.賽夏-2006陳婉麗展」。展出中的戲服在舞台上的功能是完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戲劇與角色的詮釋,在展覽中戲服不再只是戲服,轉化成五組的裝置作品來表達傳統與現代的辯證。《羅密歐與朱麗葉》服裝在展場中的觀者可以區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住民觀者,另一類是非原住民觀者。這兩個不同族群的觀者對於展品的文化象徵性,反應出不同的認同意識,這對臺灣原住民編織工藝傳統的變遷,形成了重要的辯證。

  在機器沒有發生的年代,講究的細節與沒有瑕疵的完美幾乎是所有手織品的最高價值,因為能用手做到機器才能做出的細節與完美,對織者的手藝技術而言是嚴厲的挑戰。精緻無瑕的織品是無價的,也是織者的最大榮耀。因此對從事傳統重建與傳承的現代織者而言,精準的複製過去是一切訓練與努力的目標,完美的細節是判斷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他們視覺喜好的習慣,更是同類族群共同的價值觀。因此部分的原住民觀者在展場看到《羅密歐與朱麗葉》服裝時出現了認同困難的現象。

  因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服裝的美感型式是建立在「瑕疵美學」的概念上,不論是材料、結構或是型式都刻意的保留其錯誤的、不規律的、不穩定的或未完成的有機感。這樣的型式對原住民的編織傳統而言是極大的挑釁。在作品中他們可以看到他們熟悉的部落象徵,然而他們從來沒有看過自己的傳統被表現成這樣的型式,部落裡沒有人會去把東西作成壞掉的樣子,這樣的型式對他們既親切卻又存在著難以理解的陌生。當我問他們好看嗎?你喜歡嗎?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意回答我,然而卻又忍不住問我為什麼?為什麼我要這麼作。從他們的疑問我才理解,這樣的作品打破的是原住民心中的那把尺。他們不回答是因為無法回答,因為人們無法對不存在的經驗作判定。這批作品觸及到的是長期養成的文化傳統、是非觀和判斷價值的問題,這是重要的跨文化的差異性的問題。

  相對於原住民的反應,非原住民觀者對作品的反應則出現了不同的認同感。當然隨著觀者與服裝、織品或原住民的主題了解的經驗不一,會影響作品所觸動到的問題。首先,我發現許多對作品背景不常接觸的觀者,如果沒有其他影像裝置的線索引導,他們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聯想作品與臺灣原住民的關係,當他們知道所有的服裝織品是臺灣原住民織出來的,甚至會表現出訝異的反應。同樣的情形,非傳統的型式讓觀者產生了文化辨識上的困難,但普遍的可以感受到作品是根植於某種原始的、部落的、自然的創作理念,沒有絕對的歸屬性。這樣的反應讓我聯想到跨文化的通適性與文化的混淆錯亂或許只有一線之隔,許多的後現代或後殖民的創意都是走在傳統與現代的斷層上,而這樣子的創作思考到底對傳統跟自我認同有何意義?

(本文作者為「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參展人之一、展出作品為「鳥居龍藏的迴響─羅密歐與朱麗葉」,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