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是我們的傳統-美國印地安藝術學院博物館系與附屬博物館的使命

傳統與創新
阿美族竹筏製作與藝術創作
史前館電子報第89期 2006.08.15 
   

 

阿美族竹筏製作與藝術創作
 文‧攝影 / 林建成


阿美族竹筏

阿水的作品「爸爸捕魚去」

  過去東海岸阿美族人漁獵方式,捕魚、曬魚乾或撿海菜、貝類佐餐相當普遍,現代阿美族藝術家以傳統生活為核心,進行相關的藝術創作,讓人更覺得親近與貼切。

  每年四至六月是東海岸阿美族人的飛魚季,出海捕飛魚,阿美族過去靠的工具是竹筏,製作竹筏因此成為部落的大事,通常在一年前,由男子上山挑選竹子,以麻竹及刺竹為主,合力採取適合的竹子回來,再砍成所需長度的竹筒埋在海沙裡自然乾燥。

  經過數月後,將埋在沙中的竹筒取出,用刀子削去竹皮,有的部落為了製作竹筏彎曲的幅度,族人以原始的燒烤方式進行,這是較細膩的手工藝,竹筒必須控制燒烤的熱度,迅速處理,否則易燒壞或變形。最後將竹筒併排,以藤條綑綁固定,另外找來榕樹幹削製成木槳,就可以大功告成。

  阿美族的竹筏完成後,也有簡單的下水儀式,或邀請長老帶領大家祈福,或族人合力抬起竹筏,口中大聲呼喝奔向海邊,皆是齊心齊力祈求平安豐收的表現。事實上,竹筏製作雖然不太難,但是操作起來卻是不易,且由於體積較輕,常會被海浪帶著走,操控它需要經驗與技術,時下因塑膠管材料取代竹筒,因此傳統的竹筏已經較少見。

   東海岸長濱鄉曾於2005年在南島社區大學的推動協助下,舉辦了傳統竹筏比賽,各部落自行製作竹筏,然後一起展露身手,下海競賽,以兩艘竹筏一組,分別由兩人操控,在預定的近海海面上划向岸邊,首先抵達隊伍獲勝,當竹筏在海浪中破浪前進或載浮載沉時,岸上的族人加油聲不斷,場面相當壯觀。

竹筏的藝術創作

  父親阿美族、母親噶瑪蘭族的藝術家「阿水」-陳正瑞,2006年展出一件名為「爸爸捕魚去」的裝置藝術創作,與漁獵生活息息相關。童年都在東部海岸鄉下度過的阿水說:噶瑪蘭族與阿美族皆靠著竹筏打漁,因此從小就接觸到竹筏,記憶中國小五六年級時,他曾經隨著舅舅的竹筏一同出海,但是經過兩小時就暈船,舅舅只好將竹筏開到岸上要他下船,他強調,這是成長期間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因為身為噶瑪蘭與阿美族,在海上會暈船是不可思議的。

  阿水說,竹筏雖然簡易,但是卻是族人手藝的考驗,要擁有一雙巧手,竹筏才會做得漂亮。「爸爸捕魚去」木雕作品則是大致完成於六年前,參加國內一場木雕比賽未得獎,就將它藏在倉庫束之高閣,四年前再度拿出來加以修飾,到了今年才確定以裝置藝術來呈現海洋民族的生活。

  作品本身的焦點集中在兩位族人辛勤地划著竹筏,粗獷的造形顯示出靠海民族的強健體魄,另外在一塊深藍色的木製台上,舖滿了鵝卵石與漂流木,阿水表示,台東海岸線綿長,鵝卵石是一大特色,用它來裝飾,就像看到海底世界一樣。至於漂流木線條呈現潮流水性,竹筏在上就有動力呈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