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史料<番社采風圖>中看原住民的織布

天然染色與染材
一次奇特的相遇與接觸:「豐美的織紋」-台灣、東南亞南島民族染織特展
史前館電子報第87期 2006.07.15 
   

 

一次奇特的相遇與接觸:「豐美的織紋」
 -台灣、東南亞南島民族染織特展
  文 / 林建成 圖 / 史前館典藏品


掛飾─龍目島
史前館典藏品

雙人舞織紋─作者張胡愛妹
史前館典藏品

  七月的東台灣到處充滿著「染織」味道,主要是2006年南島文化節以「染與織」為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史前館也將新近收藏的一批東南亞織品配合台灣原住民織品進行策劃展出。

  事實上將台灣、東南亞民族兩地區的織品放在一起展示,雖然皆屬南島語族,但單以染織的材質、技術層面而言,就存在許多差異,何況在區域、環境及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資料尚極欠缺下,如何加以串聯起來是一項挑戰。

  所幸,策展團隊包括徐主任雨村、方鈞瑋、張至善等成員群策群力,經多次討論後,決定以「織紋」圖像與文化意涵為軸線貫穿整個展示,同時也讓兩地區南島民族有一次奇遇與特殊的接觸。

  搭起兩地橋樑角色的織品,除了實用性質外,進一步因美觀、生命禮俗或社會規範等需求,分別在布上織出美麗的圖紋與色彩,產生不同的意義,生動地傳達族群豐富的情感與文化特質,且凝聚族人認同及內涵;染織品更因社會環境變遷等因素,出現特殊的織紋造形色彩,記錄部落的生活事物、信仰、歷史、傳說,和自然觀察等蘊含豐富的生命層次和象徵功能。

  以台灣南島民族的泰雅族織品來看,婦女的生命史與「織的文化」緊密結合,通常在少女時期就跟母親學習,具備有一身織藝,才有條件進行紋面,獲得族人認同,為往後婚嫁做準備。

  東南亞地區的南島民族則盛行著一種稱為「ikat」的染織技法,做法是在棉線織品的經緯線上創造染色圖紋,織前先將染線按織作時所需的密度牽在一個長方形木架上,再以綁繞的方式將木架上的染線紮出紋樣來,然後經多次染色,即可染出具美麗紋樣的染線。然後再將染線移上織機,即可織出具渲染韻味的伊卡織品。以此技法製成的織品被視為高貴品,並用於出生至死亡的人生各階段儀式上。

  特展從傳統染織的使用意義,經由台灣、東南亞地區的相關染織品織紋圖像的分類,列舉常用的相關織紋如人頭(人像)紋、動物紋、植物紋、幾何紋、文字圖紋等,各有特定使用場合與意義,藉著織紋的造形、色彩反映了族群生活中相關的美感觀念、信仰、生命禮俗、社會規範與生命經驗。

  織紋圖像就如同「文化符碼」傳遞族群生命意涵,透過展示織品交流機會,呈現兩地南島民族間織紋的多元美感,同時有一番「同台展示」的比較。展示結束前,再回頭看看台灣土地上各地南島民族染織團體的現代發展狀況,串聯起一個完整的概念。

  過程中雖然經過多方波折,但也獲得許多團體如泰雅民族博物館,烏來、象鼻編織協會及尤瑪、蕙如、蜀桂等多位友人的協助,高玉美姊妹慨允借用母親留下來的織品結晶,國內染織名家陳景林的傾囊相助,這些盛情無法一一予以致謝,只得謹記於心。

  在田野採訪中,烏來泰雅婦女Migo(高蓮君)說過的「織布是我不可分割的生命」,簡單的句子道盡了族人心目中對織布的熱愛與投入,也見證了過去到現代原住民婦女用生命寫下的心血。Asun(高玉霞)則說,「我們家的織布,尺量不出長度,因為它會一代一代地長大」,面對多元文化的時代,她對織藝傳承的信心與賦予了新的詮釋意涵,也讓我相信「染織」的精神與實質創作,一定能夠不斷的茁壯、綿延不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