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燕作品柔性佔據 |
葛藤編的各種可能性 |
隨性繞邊的葛藤球體 |
體驗採集葛藤的樂趣 |
自從我們的老祖先在自然界中找到素材、發現方法,來織作身上穿的衣服,染出美麗又能顯示身份的顏色,或編製籃簍、首飾、傢俱、屋棚等,「編織工藝」就在人類的文化生活發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實用和裝飾的角色。當我們已經不需為了保暖穿衣、編籃置物而日夜手腳不停地勞動製作,也許有些人會為了手工藝的沒落而感傷喟嘆,但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解除了這些古老技藝為實用性與裝飾性服務的捆綁與框架呢?
在傳統工藝染色、織布、編籃、刺繡等手藝的基礎上,開展和蛻變出來的纖維藝術創作,在臺灣雖然少見,但於同樣擁有豐厚傳統染織歷史的歐美、日本等國,自1960年代以來,就有許多藝術家、工藝創作者及設計者,在他們各自的傳統沃土中,注入當代思維和個人情感,藉由編織手法,表達獨具魅力的材質造型、個人情境,或延展至空間建造了場所氛圍,或形成地景藝術、環保行動等,綻放出璀璨的纖維藝術花朵。
持續拓展自身領域與可能性的纖維藝術創作,方式自由寬廣,無法單以編與織的技術語言就能囊括。因此使用編織工藝的最基本素材「纖維」,來統攝染織工藝裡各種技術、媒材與形式的可能,以做為「創作」的藝術表現。使用纖維創作的手法,無論在材料或技術上都能貼近生活經驗,也能與自身文化淵源相連結,同時開拓更豐富的藝術表現語言。
由史前館舉辦的纖維創作種子培訓班,啟動了多層意義非凡的活潑潛力。我們樂見史前館的用心與前瞻的視野,透過研習與展覽,以幾項與原住民相關的古老編織手藝做為發端,重新回頭關注與學習,並延伸帶出創意、創造的視野,為花東這個地方注入優質文化創意的活水。同時對史前館耙梳厚實古老文化,連結原住民歷史與在地觀點,並以更活潑創意的方式推廣給社會大眾的理念,感到與纖維創作深掘古老編織文化、連結與環境親密關係、創新展現當代的美與思維,於理念上映照相契。
這是一場看似回復古老手藝的復興運動,實則已不再侷限傳統手工藝的範疇。就纖維創作的視野,開展我們優質生活美學與品質,以及當代創意思維的可能。它可積極提供以下幾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