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個大能量場-「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的分享

纖維種子,創意花園
公立博物館的評鑑與營運管理-以國立社教機構指標評鑑建置計畫為例(五)
史前館電子報第86期 2006.07.01 
   

 

纖維種子,創意花園
 文 / 陳淑燕 圖/ 陳淑燕‧林頌恩


陳淑燕作品柔性佔據

葛藤編的各種可能性

隨性繞邊的葛藤球體

體驗採集葛藤的樂趣

  自從我們的老祖先在自然界中找到素材、發現方法,來織作身上穿的衣服,染出美麗又能顯示身份的顏色,或編製籃簍、首飾、傢俱、屋棚等,「編織工藝」就在人類的文化生活發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實用和裝飾的角色。當我們已經不需為了保暖穿衣、編籃置物而日夜手腳不停地勞動製作,也許有些人會為了手工藝的沒落而感傷喟嘆,但換個角度看,何嘗不是解除了這些古老技藝為實用性與裝飾性服務的捆綁與框架呢?

  在傳統工藝染色、織布、編籃、刺繡等手藝的基礎上,開展和蛻變出來的纖維藝術創作,在臺灣雖然少見,但於同樣擁有豐厚傳統染織歷史的歐美、日本等國,自1960年代以來,就有許多藝術家、工藝創作者及設計者,在他們各自的傳統沃土中,注入當代思維和個人情感,藉由編織手法,表達獨具魅力的材質造型、個人情境,或延展至空間建造了場所氛圍,或形成地景藝術、環保行動等,綻放出璀璨的纖維藝術花朵。

  持續拓展自身領域與可能性的纖維藝術創作,方式自由寬廣,無法單以編與織的技術語言就能囊括。因此使用編織工藝的最基本素材「纖維」,來統攝染織工藝裡各種技術、媒材與形式的可能,以做為「創作」的藝術表現。使用纖維創作的手法,無論在材料或技術上都能貼近生活經驗,也能與自身文化淵源相連結,同時開拓更豐富的藝術表現語言。

  由史前館舉辦的纖維創作種子培訓班,啟動了多層意義非凡的活潑潛力。我們樂見史前館的用心與前瞻的視野,透過研習與展覽,以幾項與原住民相關的古老編織手藝做為發端,重新回頭關注與學習,並延伸帶出創意、創造的視野,為花東這個地方注入優質文化創意的活水。同時對史前館耙梳厚實古老文化,連結原住民歷史與在地觀點,並以更活潑創意的方式推廣給社會大眾的理念,感到與纖維創作深掘古老編織文化、連結與環境親密關係、創新展現當代的美與思維,於理念上映照相契。

  這是一場看似回復古老手藝的復興運動,實則已不再侷限傳統手工藝的範疇。就纖維創作的視野,開展我們優質生活美學與品質,以及當代創意思維的可能。它可積極提供以下幾個方向:

  1. 古老的手藝,可以成為當代美學的獨特表現

      在全球化議題與網路流通火熱發燒的年代,一切異質文化透過媒體平台,逐漸傾向均質與類同,造成各地自我特色稀釋在此洪流中。但人類喜愛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本能仍在,在交流的同時,更為自我找尋定位與特質。因此回溯母文化的脈絡,成為不可被取代的立足點。假如你能在這塊肥沃的傳統染織土壤上吸收養分,本身具有美學涵養與旺盛創作企圖,加上敏銳於當代生活的視野,便極有潛力,開創出深具個別特色與藝術性的纖維產品或當代藝術表現。

  2. 花東地區的工藝美學潛力與躍升契機

      臺灣東部這塊美麗的土地匯集許多族群,可喜的是許多原住民部落仍保有傳統或逐漸創新的活絡編織文化。然而不論是傳統編織老藝師,或林立的手工藝工作室等,普遍遇到類似的發展瓶頸。那就是技術有了,但美感設計、整體文化內容與個別特色並沒有出來,無法使產品躍升至優質文化手工作品之列。時間匆促、無法累積好的品質固然是其中因素,但在技術背後,沒有美感涵養及創作思維、視野的演練,往往是難以提升優質手工藝文化的主因。

      在這次研習課程中,只來上部份技術課程,而無法全程參與文化脈絡介紹,或作品賞析、延伸討論的學員,其作品就容易在自己原有的框架打轉;相對的,越投入的學員,不管是對自己母文化的脈絡線索有更多連結,或對本身創作的開展與扭轉,都踏出令人驚喜的步伐!纖維創作有一種特質,就是要深入、沉潛編織技藝的傳統中學習,往古老文化伸長觸手,再透過自我情境和當代思維的揉製,然後勇於發射出未來的一種聲音。

  3. 在激盪與學習的過程中,照見轉變的創作能量

      研習過程中很重要的部分,在於透過親身參與、材料採集,直接向大自然學習,無形中將人拉到自然環境,面對面來思考和感受植物生態的問題。這個過程體認人做為自然界親密且休戚與共的一份子,參與整體神聖自然界的循環,了解更接近生態平衡的原住民觀點;同時由自己身體的行動和勞動,重新認識未發掘的創作潛能。

      技術的單純成為作者發揮個人內在感動最直接的語言。這幾項古老編織手藝是編織的源頭,技術本身並不複雜,而能發揮更多感情和創意。重要的是必須花時間與它相處,讓材質發揮個性、讓創作者發展自身感受才有現代性。在編織過程中能找到自己的體會,成為個人表現情感思想或獨特美學的創作語言。

      讓過程帶領創作的無限與未知,可以解放作者原先既定的框架。令人感佩的是,幾位在部落做編藝教學多年的專業工藝者,也在研習課程中開始思考與過去完全不同的處理態度,突破自己嚴謹的創作習慣,讓過程中自由衍發的造型自然流洩,對於不完美也是美的詮釋,擁有新的挑戰與體會。這份對創作過程的扭轉體驗,持續影響他們,面對編織教學有不同的思考,並在創作上有更新的開展與可能。

  期待,由臺灣各地前來參與這次培訓班與展覽的學員,能經由這次連結古老編織文化、親近自然環境、開展創作思維的機會;或是參觀展覽、接觸教育活動的朋友們,都能將這顆新鮮的「纖維」種子,灑在你(妳)親近耕耘的土地,讓我們看見美麗的「創意花園」在各地成形、綻放。

   (作者為史前館「纖維創作工藝種子教師培訓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