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個大能量場-「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的分享

纖維種子,創意花園
公立博物館的評鑑與營運管理-以國立社教機構指標評鑑建置計畫為例(五)
史前館電子報第86期 2006.07.01 
   

 

博物館是個大能量場
-「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的分享
  
文‧圖/ 林頌恩


樹皮布上課情形

學員仔細觀看藏品阿美族胸披的羊毛纖維

長老教導不同族群的學員編藤技法

前期學員教導本期學員葛藤繞編

師生之間有意思的互動

  博物館不只是展覽文物的場所而已,還可以是個大能量場。若將博物館的志業朝族群知識文化體系的建構發展,將範疇擴展至館舍以外的社區,透過博物館與原住民、與部落間的互動,相信將可蓄積並展現許多耐人尋味的能量。

  在這個思維下,如何促進部落人士認識博物館是一處轉換部落知識,進而與大眾分享的極佳場所,也是族人可善加利用,做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地推手。如何利用這個知識轉化的成果,進一步促成一般民眾得以藉此做為終身學習的資源,再將學習成果與部落進行對話,形成雙方成長的養分與能量。這些都是博物館與部落間可以發揮的空間。

  這個展覽是史前館近年來結合「博物館與原住民社區計畫」,以纖維創作培訓班研習成果所推出的展覽。此一培訓班目的在促進學員親身體驗、了解自然材質與人類文化的關係,能享有充足的知識與發想,將技術與創意展現於成果展,綿延這項物質文化的發展,呈現纖維創作具有的新鮮視野。在課程當中,學員有機會與部落工作者、耆老合作,更重要的是與專業工作者共事,不僅分享彼此對各項事物的知識,也產生新思維,讓創造力可持續與時代、文化及環境對話。

  在這個學習過程,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員也有機會感受,博物館既是保存物質文化的地方,也是傳習物質文化發展的所在。博物館裡的許多藏品,是先人面對大自然各項材質時,以智慧與技術凝鍊的結晶。然而當我們在觀看時,總因缺乏對技術與文化的親身體驗,而覺得這些藏品在時空上距離我們太遙遠。事實上,這也是當代人們可學著用自己的手,去找回人與自然的最初情感與關係連結,並賦予作品更多當代的意義。

  在培訓班研習期間,非常令人動容的一幕,就是當學員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館藏阿美族羊毛胸披,所流露出驚奇、讚嘆與崇敬的神情。大家很難想像,遙遠的祖先如何去面對、運用全新的材質。而他們的作品流傳至今,又會與我們進行什麼樣的創作對話。透過推廣活動的連結,博物館的藏品,不僅發揮它被保存與研究的價值,也再次成為今人創意與創作的泉源。

  參加纖維創作培訓班的學員與講師,除了本身熱愛手工藝以外,也多半具有各式學藝背景。課程進行期間,彼此的相互學習,不僅鍛鍊了更多的創作思維,也具體而微呈現在作品之中。因此這個展覽的特點之一,就在於展品都出自於學員在培訓期間,以所學結合原有的手藝專長,每一件作品都與他們生活脈絡密切相關。每位參展者在作品成形與創作意念的背後,各有其動人的小故事。而這些參展者,不再是年代久遠的藏品背後,那為人所不知的工匠。他們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觀眾週遭的親友,他們的故事,也可能是每位觀眾潛藏於自身的映照。這些背後的千絲萬縷,形成了比作品自身更令人動容的力量。

  期待來看這個展覽的朋友,能因此對博物館的使用擁有更多的想像力。也期盼越多人有這個機會,能感受到這股力量的召喚,一起加入這個學也學不完、越學越年輕的大能量場。

   後記:「用手去找‧新纖事」纖維創作特展於7月8日開展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用手去找‧新纖事」特展策展人)